为什么有人说中国古代没有出现过毕加索那样的抽象派画家呢?

正想写篇相关的文章,搜集资料中。我想请大家先看看一下这三幅图,然后再做讨论:

这是不是一幅典型意义的抽象绘画?高度概括了形体,富有很强的装饰性。但是它不是来自于西方,而是来自于中国。这幅朱雀图画于曾侯乙墓内棺上,是一幅顷脊装饰漆画。朱雀的造型夸张,并作了 相应的艺术处理,使其富有强烈的装饰意味,线条流畅圆润,变形精简得当,韵味十足,表现了很高的艺术概括能力。

我们再看另一幅朱雀图:

这幅图出土于河南省洛阳邙山南麓卜千秋墓壁画,时间大致为西汉昭帝、宣帝时期,描写墓主人升仙的景象,绘有人物、神 仙、青龙、白虎、玄武、朱雀以及鸟兽。这只朱雀鹰头凤尾,挺胸拍翅,神形毕肖。色 彩以朱红为基调,有主有从,明快和谐,其 用线及敷色手段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第三幅图年代更为久远,它是距今五千年左右的一幅完整的绘画作品,绘在一只作为葬具的陶器表腹面。如今藏于河南省博物馆。对于画中内容虽然各有解释,但其描绘及造型的手法,已包含了远古时代的艺术特征,使它成为一件罕见的绘画珍品。画中有一柄石斧及口叼着一条鱼的鹳鸟。鱼及石斧均用工整粗重的黑线勾出,鹳鸟用白粉平涂而不用线条钩勒。鸟眼用线条勾成圆圈,中间点上瞳仁。鹳鸟因所叼之鱼的重量,不得不以两足为支灶凯点,身体后倾,其神态描绘得恰当生动。画面色彩单纯、质朴,构图稳定。

中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大师

好了,我想说本问题中所涉及的第一层面——中国没有抽象画家,以上三幅糖足够给出否定答案了。

然而,该问题更重要的内容应该是,中国在近、现代为什么没有出现如毕加索那样的抽象画家。这个雀辩渗问题应该从绘画艺术的历史环境来具体分析。毕加索时代,欧洲已经被传统具象艺术、尤其是传统经典的架上绘画统治多年,各类流派都试图打破传统审美方式。这也符合主流思潮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身的反思,尤其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

因此毕加索的立体主义也好、马蒂斯的野兽派也好,杜尚等人的达达主义等流派也好,都暗合了西方社会发展潮流——对传统、对资本主义、工业社会本身的反思与批判。

而相对中国近现代国情来看,我们的艺术环境一直在救亡图存的过程中。而在解放之后,我们的艺术创作也学习借鉴了前苏联具象绘画的模式,以服务工农大众为主要目的。至于85新潮之后到如今的情况,大家也都清楚了。正因为艺术的土壤不同,导致我们没有产生出如毕加索一类的近、现代抽象绘画大师。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就此说,中国没有杰出的抽象绘画,那就是一叶障目。

另外,也需注意的是,毕加索的艺术创作,也深深受到了非洲原始主义绘画、雕塑作品的影像。而我在前边提及的几幅抽象绘画也来自于我们古代,那个时候中国绘画的语言、程式、法度都还没有形成。也许整个人类在艺术发展初期,总有相似的方面,而成熟之后,则各走了一条不同的道路。

抽象绘画的发展历程是什么样的以及抽象绘画在西

抽象绘画在20年代30年代的西方现代主义艺术运动中便显示出活力,尤其是俄罗斯先锋派艺术家和荷兰的“风格派”艺术家,他们的抽象绘画创作和艺术理念直接影响了“包浩斯”的设计。战后抽象绘画得到了新的发展,在战争刚刚结束的1945年,巴黎一批抽象艺术家便组织“五月沙龙”,同年在巴黎举办了题为“具体艺术”的抽象绘画展览。1946年巴黎的“新现实沙龙”成为首次展出抽象艺术的沙龙,展出了大量的抽象艺术作品。1949年“新现实沙龙”与“五月沙龙”合并,抽象艺术有了更待线限持仅阶大的声势。在美国则有“抽象表现主义”艺术的兴起。像战前从德国来到美国的“包浩斯”设计家莫霍里—纳吉、阿尔伯斯和同样来自德国的汉斯·霍夫曼,对于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艺术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50年代美国货品极西科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代表人物德·库宁和杰克逊·波洛克创作出了挥洒点滴的“行动绘画”,新一代艺术家作品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与当时的装饰艺术设计具有密切的联系。

31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