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象征主義手

象征主義手法是指整部作品都充滿着象征,它不是個别詞句的象征,也非段落部分的象征,而是整部作品的形象體系都具有象征性,它隐喻的是一個完整的世界.象征主義手法與象征手法雖有一定的繼承性,但在本質上卻大相徑庭,強調整部作品的象征性,直接表達主觀感受,象征的内涵較虛特點.

外國文學象征手法的起源

外國教育象征手法産生的起源時間是19世紀後期的法國。
象征主義是19世紀後期法國的一個頗具影響的詩歌流派,出現于1886年。先是詩人勒内吉爾發表《言詞研究》,詩人斯特凡馬拉美爲它寫了前言。這部論著肯定了從波德萊爾以來詩壇上出現的一些新詩。稍後,一個筆名爲讓莫雷亞斯的詩人在1886年9月18日的《費加羅報》上發表了一篇文學宣言,主張用“象征主義”作爲當時文壇上出現的具有創造精神和新傾向的詩歌的定名,并且把波德萊爾視爲該流派的先驅,把馬拉美、魏爾倫和邦維爾視爲主要代表。這篇宣言獲得廣泛的響應,這标志着象征主義流派的産生。
下面是關于《費加羅報》的相關拓展:作爲法國最具影響力的新聞機構之一,《費加羅報》展現的帆孫信中國形象很有研究價值。考慮到互聯網技術對法國傳媒業的影響。1826年1月15日,詩人莫裏斯阿羅伊和小說家艾汀納阿拉果在巴黎創辦了一本諷刺性周刊。該周刊每期印刷四頁,以小尺寸紙張刊行。由于周刊的諷刺性太強,其發行的過程中遭遇了很多阻力和困難。這便是《費加羅報》的前身。1854年4月,依波利特威爾梅桑凱态取得了該周刊的所有權,取名《油燈》。他于1866年11月16日将周刊改爲日報并改用現名。此外,威爾梅桑還奠定了該報的基調:根植于巴黎文化土壤之中,目标讀者群是巴黎的知識階層。威爾梅桑雇傭了大量優秀的編輯人員,并開展了徹底的改革,包括創建常設專欄,重新培養忠實讀者;報道簡明新聞、增設訃告欄目和讀者來信欄目。此外,威爾梅桑還創立了著名專欄《回聲》,該專欄爲《費加羅報》赢得了巨大的成功。《回聲》熱衷文字遊戲,介紹奇聞轶事,有時甚至以披露态輪秘聞爲樂。這些都給讀者留下了《費加羅報》以爲公衆服務爲己任、值得信賴的印象。

第一部象征主義書籍是什麽

50
标簽
顯示驗證碼
沒有賬号?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