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新《马拉美、瓦雷里及“纯诗”理念》片段1

1、马拉美(1842—1898),19世纪晚期法国象征主义的领袖人物,出版有诗集《牧神的午后》。他的诗曾被德彪西谱曲,其诗也像德彪西谈陆的音乐一样,有一种朦胧神秘的“魅幻之美”。他的名言是“世上存在的一切,都是为了一本书”(在中国,这句话也译为“世间存在的一切,都是为了结束在一本书中”)。这就是著名的“马拉美主义”。

马拉美的诗和诗观,被视为法国象征主义“纯诗”传统的发端。与那种热衷于“自我表现”的浪漫主义诗观不同,马拉美强调诗本身的本体性,认为诗人只是一种精神世界通过他“借以变得可见、得到发展的能力”。(11)因此,他专注于诗的语言本身。他著名的一句话是:“把创造让给词语。”(12)

2、在瓦雷里的文章中,多次提到一个小故事:一次画家德加很不解地问马拉美为什么他诗中的那些思想他也有,但却写不出那样的诗来,马拉美这样回答:亲爱的德加,诗人写诗靠的不是思想,而是词。

马拉美被誉为象征主义的

在《最后一次拜访马拉美》中,瓦雷里还回忆了他和马拉美的最后一次散步,当他们走近一片金黄的麦田时,“成熟已开始给平原镀上金色”,于是,马拉美对瓦雷里说:“瞧,小麦是人世之秋的第一声铙钹。”(13)这使当时还很年轻的瓦雷里深受震动。在自然秩序的更迭中,马拉美不仅看出了比耀眼的金色更深刻的东西,这麦地的金黄还像铙钹那样发出了盛极之后哐的一声,宣示了人世之秋的来临!

而瓦雷里之所以受到震动,就在于这句话所透出的语言的造化之功(它不仅把视觉的转变为听觉的,还透出了某种更深刻的东西)。马拉美就这样激励着瓦雷里和其他后来的法国诗人对语言潜能的挖掘。

3、不过,马拉美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些中国诗人最有影响的,或者说他让他们感到最亲切的,是他对暗示性的强调:“诗只能慢慢地弄成预言,直接描述等于压抑掉四分之三的诗歌享受。暗示才是我的梦想,它完美地运用了那构成象征的神秘……”(14)对这位信奉诗的“绝对”的诗人来说,“再也没有东西比诗歌的含糊更宝贵,在诗歌里,那不明确的和明确的结合在一起”。他干脆把象征主义定义为“一点含毁顷一点地引出某物以便透露心绪”的艺术。(15)马拉美的这种诗观,在穆木天、戴望舒等诗人那里都唤起了共鸣。余凳(16)

至于马拉美所梦想的“纯诗”,就是他心目中那些不可说的事物的语言的物质呈现,就像他意念中的“花”:“我说,一朵花!自遗忘中升起,遗忘里我的声音排除所有的轮廓,它不同于我们熟知的花萼,它是所有的花束里所找不到,一种意念、芬芳的、音乐般升起。”(17)

显然,这样的“纯诗”观带有某种超验的性质。(18)不过,马拉美的“纯诗”不仅是“一种意念”,它还要“芬芳的、音乐般升起”。这同样体现了法国象征派的原则:“音乐高于一切。”(魏尔伦)无论是对马拉美,还是对后来的瓦雷里,趋向诗的纯粹即趋向音乐的境界。

4、法国当代著名诗人,被视为继承了马拉美、瓦雷里衣钵的伊夫·博纳富瓦曾这样谈到他的诗观:“当我们再看不见鸟的羽毛,鸟就在此,和我们在一起。现实的真相必须是‘隐而不可见的’……我们必需要写诗才能经验这一事实,唯有诗才能保有这种不落形相而尽得形相之妙的表达。因为要唤起的是那看不见的鸟,而非禽学家的鸟……诗的意趣不在世界本身的形相,而在这天地演变成的境界,诗只写‘现身’——或‘缺席’。”(19)

博纳富瓦的“隐而不可见”的鸟,显然正来自于马拉美。

象征主义文学代表作家有哪些

象征来自主义者们强调发掘隐匿在自然界背后的理念世界,凭个人这田宁供直的敏感与想象力来创造超自然的艺术。尼采、弗洛伊德以及柏格森的思想是象征主义的哲学基础

象征主义者,在题材上注重描写个人幻360问答影与内心感受,很少涉及广阔的社会题材;在艺术方法上,否定空泛的修辞与生硬的说教,主张用有质感的形象与暗示、烘托、对比以及联想的方法来创作。此外,象征主义文学作晶特别重视音乐性与韵律感。

象征主义文学在诗歌领域确跑问断二内的成就是最高的。美国诗人爱伦·坡的理论与创作对法国象征主义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诗歌创作原理》主张反自然、反说教的诗学观点,还强调形式美、暗示性以及音乐性,是象征主义的理论开端。法国诗人夏尔·波穿带帝积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就是第一部具有象征主义特质的诗作。

19世纪70、80年代蜚声法国诗坛的保尔·魏尔伦在《诗的艺术》中提倡:诗歌应该首先要有音乐性,那是早挥化世友传前判队英换流动的、朦胧的、清灵的;选词上要求模糊与精确相结合;要色晕而不要色彩;不要整氢叶赵直专够格言警句、插科打诨类的东西。他的代表作品还有《三年以后》、《白色的月》和《狱中》等等。

阿尔图尔·兰波是法丰回若国象征主义诗人中较激进的一位,他为法国象征主义文学带来了超现实主义审宽击脸红五德冷得的因素,其诗作以其瑰丽的色彩而著称。他的代表作是《皮醉舟》、《母音》和《地狱一季》。1912年,兰波成为超现实主义文学的鼻祖。

斯蒂凡·马拉美,被誉为“象征主显未乎强劳达义之象征”,是象征主义发展历程中的关键人物。他是第一个将象征主义理论系统化的诗人。马拉美的《天鹅》、《海洛狄亚德》和《牧神的午后》是他的代表作品。保尔·瓦雷里的作各早让不引图背站品有《年轻的司命女神》、《脚步》、《石榴》、《风灵》以及《海滨墓园》。奥地利的莱纳·玛利亚·里尔克是象征主义在德语文学中的代表。他的作品有《豹》、《致奥干剂族议变民定尔弗斯十四行诗》和《杜伊诺哀歌》,也正是这些作品奠定了里尔克在现代诗坛上大师的地位。他的风持罗个孙负朝将格晦涩难懂,其中有很多存在主义的观点、象征主义诗歌系统化以及抽象化的特点。象征主义的代表人物浓资伟立主要威廉·巴特勒·损易三征菜苦五田叶芝以及T·S·艾略急身殖存剂该星书特。叶芝的作品有《奥辛之浪迹》、《驶向拜占庭》、《丽达与天鹅》以及《在营轴规名危学童中间》等等,还有理论著作《灵视》。艾略特是英国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荒原》和《四个四重奏》。

21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