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文学的赏析很难找

欧美文学赏析
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源头之一,其中所蕴含的“人”的思想观念,经由古罗马文学对后来的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是希腊的神话,古希腊神话是原始初民的自由意志和原始欲望的象征性表述。在神话中,神的意志就是人的意志,神的情欲就是人的情欲,神就是人自己。其次是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的荷马史诗,表现了古希腊人对个体生命价值的执著追求和对现世人生意义的充分肯定。再次是希腊戏剧,产生了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悲剧时期的古希腊人的自我意识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文学对人性的掘进也就进入了新的阶段。最后是古罗马的维吉尔和路加,其中路加是早期基督教文学的优秀作家。

中世纪文学以但丁为主,恩格斯称他为:“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现代最先一位诗人。”他的代表作有:《神曲》、《炼狱》。

文艺复兴是欧洲文化的大转型时期,人们对宇宙、社会和自我的认识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在这一时期,欧洲文化的古希腊罗马源流与希伯来基督教源流形成了比“希腊化”时期更大规模的冲突与融合,从而带来了文学中人文观念的重大变化。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它的以人为本,是和基督教的文化内核相冲突的,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与希伯来基督文化冲突的焦点。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文艺复兴是一个文化转型时期,它将一度极端化了的人、神关系作了调整,从而有了“人”的觉醒与解放。这个时期出现了拉伯雷,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中,堂吉诃德的追求意识,表达了觉醒的人们要求找回中世纪被压抑的自由天性和人格力量的强烈渴望。而莎士比亚更是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文化和艺术的集大成者,他对人的理解的深刻性要远远超过前辈人文主义作家,他的悲剧则表现出文艺复兴晚期欧洲人的迷惘与困惑,更明显地反映了古希腊罗马文化与希伯来基督教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十七世纪的欧洲讲究理性与秩序,这种时代精神在这一时期的文学主流即古典主义文学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从而也带来了文学中人文观念的演变。文艺复兴运动一方面带来了人的解放和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对个性自由的片面追求,也成为人的道德水准下降和社会混乱的重要原因。古典主义文学也应运而生。这一时期比较出名的作家有:密尔顿、莫里哀等。《复乐园》《伪君子吵派伏》都是古典主义文学的羡没杰出代表。

十八世纪启蒙文学和古典主义文学一样强调理性精神,但启蒙文学的“理性”在肯定笛卡尔所讲的理性精神外,又从自然法则的高度,强调人与人之间平等自由的社会法则,肯定人的自我情感的天然合理性。卢梭是启蒙文学中崇尚个性自由、情感自由的典型,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和美的,而人类创造的文明却是人性的罪恶的孳生地。他的《忏悔录》说明了真正值得人崇拜的是人自己而不是上帝。他的《新爱洛伊丝》则是一曲自由惨遭厄运的悲歌,是对人性的热烈呼唤。同时,伏尔泰的《老实人》、歌德的史诗性巨著《浮士德》也都体现了这一主题。

十九世纪,西方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两大思潮: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继兴起,推动了各国文学的发展。

十九世纪初,欧洲在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掀起了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浪漫主义成为一股强大的文学潮流。浪漫主义文学着重表现主观理想、抒发个人感情为特征,作家重视中世纪以来的民间文学和民族传统。德国是浪漫主义最早兴起的国家。而在英升携国文坛,拜伦和雪莱为新一代浪漫主义诗人,《西风颂》、《傲慢与偏见》更为迎接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大发展做好准备。在法国,初期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的中篇小说《阿达拉》和《勒内》开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先河;维克多·雨果的《(克伦威尔)序》是浪漫主义宣言;剧本《艾尔那尼》的演出成功标志着浪漫主义战胜古典主义,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代表作。

十九世纪中期的欧美文学又以现实主义为主。作家力求真实地描绘现实,反映现实时还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注重创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以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作为其创作的思想基础。法国文学在这个时期有了大幅的成长,司汤达的名作《红与黑》标志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端,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和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都成为一代佳作。在英国,狄更斯是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威廉·萨克雷的《名利场》、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爱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也标志着十九世纪文学的发展。当然,十九世纪中期西欧文学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早期无产阶级文学的出现,“宪章派文学”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早的无产阶级文学。十九世纪的俄国现实主义文学达到欧洲先进水平,代表作家有:陀思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十九世纪美国文学有霍桑的《红字》,梅尔维尔的《白鲸》,而华尔特·惠特曼更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最杰出代表,主要作品有诗集《草叶集》。

十九世纪后期的欧美文学,现实主义继续发展,自然主义文学兴盛,唯美主义,象征主义等新的文学派相继出现,无产阶级文学也有进一步的发展。自然主义把自然科学引到文学领域,要求作家冷静、客观,不带感情色彩,不对所写的事与人进行社会与道德的评价。主要理论家为左拉,他认为:人和自然界的动物一样。生物学规律决定人的心理、性格和行动。此时法国文坛上爱弥勒·左拉是自然主义文学的倡导者,作品有《娜娜》《小酒店》等;“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的作品也十分抢眼。在英国,肖伯纳更是英国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俄国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卓夫兄弟》;列夫·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也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而美国的马克·吐温;杰克·伦敦也非常有名。

二十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出现。比较著名的有高尔基的《母亲》、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肖伯纳的《华伦夫人的职业》、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二十世纪后期,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现代主义文学是激烈反传统的,但现代主义文学在摒弃了传统文学的创作原则之后还试图建立起自己的规则和范例,二次大战后现代主义更进一步把前期现代主义本来就很激进的反叛推向了极端。现代主义的重要流派有:存在主义文学,它是在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文学流派,法国的让保尔·萨特、阿尔贝·加缪是存在主义文学的最重要的代表作家;荒诞派戏剧揭示了世界、人的处境和人自身的生存状态的荒诞性,法国的欧仁·尤奈斯库和塞缪尔·贝克特是荒诞派戏剧的主要代表;新小说的代表是萨洛特,他的论文集《怀疑的时代》被人们视为新小说的宣言书;黑色幽默是60、70年代主要流行于美国的文学流派,它在思想上深受存在主义的影响,大多数黑色幽默作家都关注现实,约瑟夫·海勒和小库尔特·冯尼古特是黑色幽默的代表作家;30、40年代魔幻现实主义,作品有深刻的寓意、非凡的艺术造诣、鲜明的民族色彩和广泛的群众性,它做到了高雅和大众化的奇妙结合,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是最重要的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家。

“欧美文学的缤纷,一如中国文学的朴实。”这是最大的一个体会。我觉得中国的文学虽然经过了那么多的时代,有那么多的传世佳作,但也许是因为中国人个性都很朴素,所以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长河中,文学作品都很朴实。而欧美文学就有所不同,从古希腊、古罗马到英、法、西等西欧国家,再到俄国、美国,从古希腊文学、中世纪文学、文艺复兴文学,到古典主义文学、启蒙文学、浪漫主义,再到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欧美文学吸收了那么多国家人们思想的精华,因此,欧美文学确实可以说得上是缤纷多采。

坦率的说,从初中起我就开始看欧美文学,然而我之所以会迷恋维吉尔、但丁、拉伯雷等西方世界的不朽作家,一个原因是来自我对于古典诗情在这个时代里显得不合时宜的绝望,对于平庸至极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绝望。其实我是很怀恋那个诗与思的年代的,然而那些白衣胜雪的年代却一去不复返。所以,我摒弃了中国当代的文学。然而,学到欧美文学的历史,我觉得,也许文学是人类对外界现代生活的一种自然的反应。

虽然有很多人说,当代文学充满了虚构而且缺乏想象力,但我觉得那何尝不是当今生活的反映。也许,现实是严峻的:物质主义的强大逼迫,功利主义的甚嚣尘上。说穿了,这个时代是个平庸至极的时代,社会的表面繁华并不能遮盖时代内心极度的贫乏和虚弱。但是,我想说的是,也许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并不伟大,但我们不能说这个时代所产生的一切文学都是糟粕。这些都是时代的产物,必然有它的存在价值与意义。绝壁的寒梅和温室的花朵各有各的底蕴,就算我不喜欢后者,但我也不得不承认后者比前者更加真实表达如今社会。什么作品可以流传千古不是我说了算,盛唐时期也曾糜烂腐化严重,流传那么多艳词也曾被人不屑一顾,而如今,一本《花间集》把这些曾经被唾弃的诗收录,让现在的人们去回顾那个年代的浪漫。

所以,我想,无论是什么样的时代,伟大也好、不伟大也好,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都要进行文学创作。描写社会的生活风貌,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所以,每个时代,都有它的文学作品流传下来。而那些正确描写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或是抒发了作者真实感情的作品,我都觉得它们就是伟大的文学作品。

如何学好“外

外国文学指的是又王密混手快绝技我国文学以外世界各国的文学。它纵贯几千年,横跨五大洲,内容是无比丰富的。
就课程内容来讲,外国文学可分欧美文学和亚非文学两大方面。
欧美各国之间,特别杨线照造走反是欧洲各国之间的文学,关系比较密切。由于它们的社会历史发展情况相仿,式属才执常源灯温它们在文化渊源、文学发展过程和文学思潮的演变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它们的文学也有许多共同的地方,尽管它们各有其民族的特殊性,我们仍然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而亚非各国的文学与欧美文学情况就大不一样,它没有那么明显的整体性,然而,由于相似的历史命运和密切的文化句当轴边本般罪兴交流关系,使得它们在文学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某些共同的特征,相互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外国文学的学习内容应该包括上述的多备春著占理队治道定两个方面,不能偏废。
在学习外国文学时,还应该注意到学好这门课程的宽消师永留滑扩无树频综合性要求,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掌握外国文学的基本知识;
第二,提高对文学作乎浓众低品的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
第清策贵石务宪什延客交既三,提高理论水平。
对这三方面的要求,都不啊抓的蛋富十要杂垂能忽视。
针对以上情况,我想对学者提两点建议:
第一,一定要多读作品。
有些同学学习外国文学,只看教材不读作品,那是肯定学不好的。我们知道,文学作品是文学史的排终基本材料,一个作家,一个流派,一个时院诉调核确茶严列孙又代,它的文学成就和贡献,主要体现在作品上。所以,不接触作品,不对作品进行分析,就无法获得感性材料,无法深刻体会教材的内容,更无法进行独立思考,只能人云亦云地背教材,死记现成的概念和结论。对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思想内容、艺术手法,乃至作品的历史意义,要能全面的进行独立的思考和分析。如果不在市己世创研她阅读作品上多下功夫,你就学不好外国文学。过去有些同学不习惯某些外国文学作品的思想方式和表现形式,陆杂因而不爱看,有些同学又惧怕外国文学作品多,本子厚,望而生畏便索性不看。我们认为,不习惯可以变为习惯,看多了自然就会习惯,你老不看就永远不会习微利惯。作品多,只要坚持看,积少可以成多。
第二,要注意学习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对外国文学的论述。
我们学习外国文学,应该以马列主义思想作指导,而马克思、恩格斯品处袁主风相围良端系、列宁等革命导师对于她源外国文学的论述,正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的典范,他们的意见往往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具有极令派大的科学价值。学习这些论述既能帮助我们掌握要领,又能从中提高自己的马列主义水平。把学习外国文学和学习马列主义文艺论著结合起来,取得较好的效果。

27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