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画家李向军作品赏析

她的作品飘逸灵动,让人看了身心舒畅,仿佛置身与仙界,脱离凡俗,与自然融合在一起了

巴比松画派被称为印象派的精神之源

巴比松画派是法国19世纪30-70年代兴起的一个风景画派,以画家卢梭、米勒为核心,还包括柯罗、特洛容、迪普雷、杜比尼、迪阿兹等。枫丹白露森林的小镇巴比松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原始荒凉的自然景色,吸引了一批对政局失望、躲避浮华都会的画家,他们从事田园风景画创作,用艺术追求他们的理想社会。

巴比松画派的画家们试图把科学的精确渗透到艺术中,对画面上光色的变幻进行初步探求,力求摆答喊野脱绘画中意大利式的风景,以自己的眼睛从身边自然中发现美。他们创作出民族的、现实主义的风景画,承接了古典主义,同时开启了印象派。

巴比松画派深受18世纪启蒙思想家卢梭“回归自然”的清喊启示,致力于把自然作为艺术的主题,冲破旧的艺术题材桎梏,把绘画由画室渗戚引向室外,为面向现实和自然的写生奠定了基础,对开拓绘画艺术更广阔的视野产生重大影响。

最后的晚餐赏析

《最后的晚餐》是基督教新约圣经记载的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几乎被所有宗教画家描绘过。但在达·芬奇为米兰格雷契寺院食堂画《最后的晚餐》之前,所有的画家对画面艺术形象处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把犹大与众门徒分隔开,画在餐桌的对面,处在孤立被审判的位置上。这是因为画家们对人的内心复杂情感无法表现,从形象上难以区别善恶。由于达芬奇对人的形象和心理作过深入的观察和研究,能从人物的动作、姿态、表情中洞察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并表现出来。
画家选择的瞬间情节是耶稣得知自己已被弟子犹大出卖,差弟子彼得通知在愈越节的晚上与众弟子聚餐,目的并非吃饭,而是当众揭露叛徒。当耶稣入座后即席说了一句:“你们中间有一个人出卖了我。”说完此话,引起在座的众弟子一阵骚动,每个人对这句话都作出了符合自己个性的反映:有的向老师表白自己的忠诚;有的大感不惑要求追查是谁;有的向长者询问,整个场面陷于不安之中。过去的画家无法表现这一复杂的场面和弟子们各不相同的内心精神活动,唯达·芬奇从现实生活中对各种不同个性人物的观察,获得不同的个性形象,于是在画中塑造了各不相同的人物形象,观赏者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对画中人作出不同的心理分析。
画家描绘的弟子们的心理和情态,在现实生活中都可以找到相似的模特儿,可是叛变者的形象是很难画的。达芬奇为塑造犹大的形象已停笔几天,他常站在画前沉思。当时请达·芬奇作画是按时付酬金的,后几天不动笔使院长十分恼火,并打算扣芬奇的工资。院长将想法通过总管告诉达·芬奇,达·芬奇说了停笔的原因。总管虽能理解,但扣工资非他本意,而是承院长旨意。这时达·芬奇转首看看院长,立即表示可以很快完成犹大的形象,如果实在找不到犹大的模特儿,就把院长的头像画成犹大,总管会意地笑了。后来米兰大公来看芬奇已完成的画,一见坐在犹大位置上的是院长,他笑了,并说:我也收到修士们的指控,说他克扣修士们的薪金,他和犹大是一个样的,就让他永远地坐在这里吧。大公对芬奇说:“他对你不公平,你巧妙地报复了他。”达·芬奇之所以用院长作模特儿,并非完全是出于个人的报复,而是发现院长和犹大都很贪婪金钱,他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所以犹大是作为贪财、叛卖、邪恶的典型而进入达·芬奇的作品的。
这幅在格雷契寺院食堂墙壁上的宏大画面,严整、均衡,而富于变化,无论从构思的完美、情节的紧凑,人物形象的典型塑造以及表现手法的纯熟上都堪称画家艺术的代表。它也是人类最优秀的绘画作品之一,由于它的问世而使达·芬奇名扬世界。

21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