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19世纪浪漫主义标题交响乐的创立者柏辽兹。

海克托•柏辽兹(HectorBerlioz,1803-1869)法国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不仅是一名作曲家、评论家和指挥家,而且还是浪漫主义标题交响曲的创立者。他在1830年春天创作的《幻想交响曲》标志着浪漫主义标题交响曲的诞生。这是一部有文学标题的、浪漫主义的和带有自传性的作品,它的副标题是“一个艺术家的生活片断”,五个乐章的情节经索通过比较详细的文字标题提供给听众。尽管如此,作者后来也承认,如果这部作品在音乐会上单独演奏,标题便不必让听众知道,因为他希望这部作品能“不从它的戏剧目的,而从它的音乐本身表现出它的趣味。”但是,和他的18世纪前辈库普兰或拉莫一样,柏辽兹天生倾向于音乐的描绘性。这是一部没有台词的音乐戏剧。《幻想交响曲》受到贝多芬的第六交响曲(田园)的很大影响。除了标题的使用,柏辽兹也用了五个乐章,此外,慢板乐章的田园气息也很相似。但这部作品却表现出更鲜明的浪漫主义特征。
《幻想交响曲》主要的形式上的特点是第一乐章的主部主题(也叫固定乐思,代表交响曲的主人公为之倾倒的那个女人)在其它四个乐章中的再现。这部作品的真正的创新存在于它的音乐之中。作品的统一不仅依靠固定乐思的再现,而且依靠贯穿在五个乐章中的戏剧思想的有机发展(他在继承贝多芬交响乐传统的基础上,根据内容的需要对古典的结构框架作了大胆的突破)。柏辽兹的独创性的一个突出方面是配器。全曲到处充满生动的听觉想象和管弦乐音响上的发明,如第三乐章中四个定音鼓对远方雷声的描绘和末乐章小提琴弓杆敲弦表现地狱骷髅碰撞的声音。他在对新的音色等表现手段上的探索影响了里夏德•施特劳斯和德彪西等后世作曲家。
柏辽兹的第二部交响作品是为中提琴和管弦乐队而作的交响乐《哈罗德在意大利》(1834)。这是根据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长诗《哈罗德漫游记》的四个场景而作的,共有四个乐章,主要主题由独奏中提琴奏出,有些象协奏曲的写法,但独奏者并不象一般协奏曲那样突出。据说帕格尼尼因此而拒绝演奏它(这部作品受帕格尼尼委托而作,但未按委托写成小提琴协奏曲。中提琴时而独奏,时而助奏,时而和乐队交融,意在刻划哈罗德这位孤独的浪漫主义艺术家的形象)。实际上乐队的处理也有些象室内乐,中提琴的旋律也运用了一个固定乐思,在各乐章中反复出现,与乐队的其它主题完美地结合。末乐章对前面乐章的主题作了总结。
五年的的1839年,他写出了他的戏剧交响乐《罗米欧与朱丽叶》,他认为莎士比亚代表了诗意的语言的顶峰。莎翁的戏剧表情的真实和形式结构的自由在柏辽兹的心灵中得到了直接的反响。他在乐队中象贝多芬那样运用了合唱和独唱,整个作品共有七个乐章,声乐出现在前奏和其它三个乐章中。作品既保持了古典交响曲的一些特点,又象是一部没有舞台表演的歌剧。在总谱的前言中,作者阐述了作品的标题,可以看作《幻想交响曲》的标题思想的延伸,其中标题为“玛珀仙后”的谐谑曲尤其富有浪漫主义的神奇想象。在表现罗米欧和朱丽叶的爱情与死亡的两个场景时,柏辽兹采用了无声乐的纯器乐语言。他在前言中指出,器乐的语言更丰富、限制也更少,对于他的表现目的来说,这是无可比拟的更有力量的手段。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

浪漫主义时期(ROMANTIC PERIOD)(1820-1910年)。最广义地讲,从古典主义时期

浪漫主义时期中提琴协奏曲有什么

到浪漫主义时期的转变,可以说是从共性到个性的重点的转移。这一时期的风格与技术的
变化可以清晰地在三方面看出:一是和声,变化音迅速发展;二是乐队;三是乐器演如袜奏技
巧。另外的一些变化如旋律风格的变化(小型曲式更为抒情, 大型曲式更为华丽);节奏
风格的变化(节奏更为夸张);以及曲式上的变化(更 多地追求织体的前后连贯,主题更
加“有机”地发展和演化)。可以说这是音乐史上百花齐放的时期,这一时期造就了无数
的作曲家。
这一时期的音乐更注重表达人的精神境界与主观感情,对自然景物的表现也愈加突出
,创作上对民族和民间音乐的利用更加重视与频繁。19世纪中后期出现了以振兴本民族音
乐为己任的民族乐派。在音乐体裁上出现了新的器乐独奏体裁,如夜曲,即兴曲,叙事曲
,谐谑曲,幻想曲与无词歌等。此渣高激时期作品风情万种,各自独具特色,入门曲目有舒伯特
艺术歌曲精选、《美丽的磨坊少女》;萧邦夜曲、钢琴协奏曲第二号;门德尔松小提琴协
奏曲、钢琴协奏念举曲第一、二号;华格纳歌剧序曲集;布拉姆斯交响曲第一、三号;柴可夫
斯基小提琴协奏曲第一号、钢琴协奏曲第一号;拉赫曼尼诺夫钢琴协奏曲第二号、《帕格
尼尼主题与变奏》;拉罗《西班牙交响曲》;拉威尔钢琴协奏曲G大调。

推荐:

帕格尼尼(1782~1840):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

推荐曲目:
1.二十四首无伴奏
小提琴随想曲。
2.第一、二号小提琴协奏曲。
3.摩西幻想曲。
4.《心中类乱》主题变奏曲

19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