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主义音乐兴
印象主义音乐产生于十九世纪末,是受“象征主义文学”和“印象主义绘画”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音乐流派。
这一流派的音乐家与此前的浪漫主促侵民艺树妒判草架诉一义音乐家有很大区别,他们并不通过音乐来直接描绘实际生活中的图画,而更多的是描写那些图画给我们的感觉或印象,渲染出神秘朦胧、若隐若现的气氛和色调。集印象主义音乐之大成的两位音乐家都是法国人,即德彪西和拉威尔。
20年代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是:
李金发,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等。
李金发,通常被认为是第一个将渣培法国象征主义介绍到中国来的诗人。他的诗集《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是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代表作。
穆木天、王独清,他们两人对早期象征诗派的贡献主要在于理论方面,分别有专门论述《谭诗-寄沫若的缓碧一封信》《再谭诗-寄给木天伯奇》。另外,穆木天早期诗集有《旅心》,王独清有诗集《圣母像前》,冯乃超有诗集《红纱灯》等。
对于20世纪早期象征如哪唯诗派有进行专门研究的有一本书,孙玉石《中国初期象征派诗歌研究》,相关介绍很详细。如果有兴趣,可以找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