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主义文学的特点?
象征主义文学的特点:
1、强调主观真实,并将象征作为主竖瞎要创作手法,因而得名象征主义。
2、运用联想、暗示、烘托等手段来表现主题,并大量采用象征联想来激发创作灵感。
3、强调感觉的移借。
4、追求诗腊滑歌的雕塑美和音乐轮纤腊美;追求形式的工整和音韵的和谐。
19世纪俄罗斯有
19世纪最后10年,为俄罗斯乃至世界文学开启了新的时代。自19世纪90年代初到1917年10月,在这大约四分之一世纪里,俄国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的生活,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一历史文化发展的新阶段,较之19世纪80年代社会的停滞与某种程度的文学停滞,表现出剧烈的变动和最来自尖锐的戏剧性。无论是变化的速度看调植获学与深度,还是内部冲突的尖锐程度,俄国在这个时期都超过了其他任何国家。所以,俄罗斯古典文学时代向新文学时期的过渡,远非是整个文化以及文学内部的平和进程,而是审美取向发生了快速突变(以19写纸笔世纪标准来看),360问答是文学手法的彻底更新。在这一时期,俄罗斯诗歌继普希金时代之后,重新走上文化生活的前台,表现出勃勃生机,尤为令人瞩目。后来,这个时期的诗歌获得?quot;诗艺复止门该办兴”或”白银时代”的美称。这一名称是从”黄金时代”这个传统上表示普希金时代俄罗斯文学的概五念推演而来的,起初用来评价20世纪初诗歌文化的鼎盛现象,即А.勃洛克、А.别雷、И.安宁斯基、А.阿赫玛托娃、О.曼德尔施塔姆等杰出的语言大师们的创作。但渐渐地有人怕仅海着王余开始把术语”白银时代“,指称19世纪末20世纪初象征主义、阿克梅派、”新农民”文学以及部分未来主义文学那部分俄罗斯艺术文化。今天,许多文艺理论家则把”白银时代”当成了”世纪之交的文化”这一概念的同义语,这当然是不确切的。因为世纪之交的一系列重要现象(首先是那些革命理论),很难同”白银时代”最初所指的那种文学艺术现象谐调起来。两个慢务世纪交替之际,首先是人的世界感座丰全爱临容争垂氧受,相对于19世纪而言是崭新的。人们认识到前一个时代已告结道述育掉称费束,这一认识越来越牢固地植根到社会意识东断孩连一造征变收验中。对俄国社会经济与整个文化的前景,人们提出了相互矛盾的评价。新的时代将是一个边缘上的时代,因为旧的生活形式、劳动形式、社会政治的组织形式正在成为过去而一去不返,课余否精神价值的体系本身受到彻底的重新审视;对这一时代的这种认识,在19世纪末国内蓬勃展开的世界观的争论中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危机是表现这个时代的关键用词,经常见诸各种政论和文心友学批评中(人们也常常使用含宽传海义相近的一些词,如”复兴”、”转折”、”十字路口“等等)。文学很快斯棉加入了一系列现实问题的讨论,因为从俄罗斯的传统来看,文学从未对社会激情袖手旁观过。它对的磁等风凯强陈社会的参与表现在各种作品的题目上,这些题目对于那个时代来说是很有代表性的。如В.韦列萨耶夫给自己的中篇小说取名为《无路可走》、《转折关头》;А.阿姆菲捷阿特罗夫的历史长篇小说叫做《旧世纪的晚霞》;М.阿尔志跋绥夫给自己的长篇小说题名为《在最终的边界上》。但是,意识到时代的危机,并不等于说这个时代一无所获。恰恰相反,大部分语言大师觉得自己的时代是一个成就空前的时期,文学对国家生活的作用这时迅速扩大。因此,人们不仅开始热切地关注创作本身,而且对作家们的世界观与社会立场,对他们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联系,给予了巨大的关注。在作家中间产生了一种愿望,即热切地要找世界观与审美观上志同道合的文艺家、哲学家、从事相邻艺术的专家通力合作。与过去的几十年相比,文学团体和小组在这一历史时期发挥了更突出的作用。世纪之交新的文学流派也像通常那样,是从作家创作小组的活动发展起来的;每个小组周围都聚集了一些艺术观相近的年轻作家。与19世纪相比,作家在数量上明显增多了,而在质量上,即以文学家所受教育和生活经历而论,更主要的是从审美立场与创作技巧的多样性方面看,作家情况变得极为复杂。19世纪的文学体现出高度统一的世界观;作家文学天赋的高低清晰可辨,因为不论是在哪个阶段,都很容易找出堪称一代作家楷模的那些大师(普希金、果戈理、涅克拉索夫、列夫·托尔斯泰等等)。19世纪和20世纪交替时期的文学遗产,并不仅仅限于一二十位大作家的作品;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逻辑,也不能归结为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的中心,或者是各种流派之间简单地相互更迭。这一遗产呈现出多层面的文学现实,作家个人的创作天赋不论有多么出众,也只不过是宏大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着手研究世纪之交的文学之前,我们不能不对这个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整个文化语境(“语境”指艺术赖以存在的处境、外部环境)作一简要的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