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尼尔的具有表现主义特征的戏剧

文学的基本审美形态是什么?

文学的基本审美形态是启蒙文学、革命文学和守成文学。


阐述德国

特点: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现代重要艺术流派之一。20世纪初流行于德国、法国、奥地利、北欧和俄罗斯的文学艺术流派。1901年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韦为来自表明自己绘画有别于印象360问答派而首次使用此词。后德国画家也在章法、技巧、线条、色彩等诸多方面进行了大胆地“创新”,逐渐形成了派别。后来发展到音乐、电影、建筑、诗歌、小说、戏剧等领域。历史价值:表现主义大都受康德哲学、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强调反传统,不满于社会现状,要求改革岩载,要求“革命”。在创作上,他们不满足于对客观事物的摹写,要求进而表现事物的内在实质丰存获率伯球品宣曾;要求突破对人的行为和人所处的环境的描绘速刻前架意药赵而揭示人的灵魂;要求不再停留在对暂时现象和偶然命地鱼武服存显万师现象的记叙而展示其永恒的品质叶耐卫语请起今述。它在诗歌、小说和率脸经能所田季四心戏剧领域都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作家和作品。其诗歌的主题多为厌恶都市的喧嚣,或暴露大城市的混乱、堕落和罪恶,充满了隐逸的伤感情绪或是对资观搞乐道继还“普遍的人性”的宣扬。它的特点是不重视细节的描写,只追求强有力地表现主观精神和内心激情。代表制侵阿人物有奥地利的特拉克尔和德永全笔按国的海姆、贝恩等。其小说的人物和故事都是现实生活的异乎寻常的变形或扭曲,用以揭示工业社会的异化现象和人失去自我的严重的精神危机。代表人物有奥地利的卡夫卡等。其戏剧内容荒诞离奇,结构散乱,场次之间缺少逻辑联系,情节变化突兀,生与死、梦幻与现实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 。多用简短、快速、高声调、强节奏今依谈物鸡够二燃半次的冗长的内心独白来表现人物的立造重针死思想感情。同时也大量运用灯光、音乐、假面等来补充语言的效果。代表人物有瑞典的斯特林堡、德国的托勒尔、美国的奥尼尔、捷克的恰佩克、英国的杜肯、衣修午德以杂自质省响及爱尔兰的奥凯西等。


尤金·奥尼尔的个人作品

奥尼尔一生的创作可分为早期(1912年—1920年)、中期(1920年—1934年)和晚期(1934年—1953年)。主要剧作有《天边外》、《安娜·克利斯蒂》、《无穷的岁月》和自传性剧作《长夜漫漫路迢迢》等。奥尼尔一生写了45部戏剧,主要的有:《渴》,1914年。《东航卡迪夫》,1914年。有的批评家认为此剧的上演可以看作美国戏剧的诞生。《鲸油》,1917年。《天边外》,1918年。1920年上演于百老汇,获得普利策奖。“由于他剧作中所表现的力量、热忱与深挚的感情——它们完全符合悲剧的原始概念”,1936年奥尼尔凭此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安娜·克里斯蒂》,1920年《琼斯皇》,1920年。把人物精神世界外化为舞台形象,是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作之一。《毛猿》,1921年是一出包含有典型的表现主义手法的戏,它不分幕,全剧由八场组成,情节简单,多采用大段独白。它以邮船司炉工扬基为中心人物,叙述他如何在非人条件下为老板干活,却被老爷太太们视为人猿,最后只有到动物园去向黑猩猩诉说痛苦,被黑猩猩拥抱而死。《榆树下的欲望》,1924年。1958年被改编为电影,由索非亚·罗兰主演。《大神勃朗》,1925年。《奇异的插曲》,1927年。《悲悼》又译《悲悼三部曲》,1931年。此剧借用了埃斯库罗斯的悲剧《俄瑞斯忒亚》的情节。是希腊悲剧的推陈出新,是向埃斯库罗斯与莎士比亚看齐而努力迈进的一大步,被认为是奥尼尔最重要的作品。 也是作者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依据。《送冰的人来了》,1939年。《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又译《长夜漫漫路迢迢》《长昼的安魂曲》),1941年。自传体剧本,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作品,但又使用了大量象征主义手法。《月照不幸人》,1943年。此剧实际为《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的续集。作品主旨:面具理论。奥尼尔在《关于面具的备忘录》中写道:“一个人的外部生活在别人的面具的缠绕下孤寂地度过了。”在奥尼尔笔下,美国是一个虚伪的王国,人与物都戴着面具。在其剧作中不少人物都戴着面具演出。


7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