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鉴

【文章摘要】在轰轰烈烈的新课改浪潮中,一切都是“新”的。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在更新观念、创新思维、积极实践。本文将针对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内容的选择谈谈笔者的看法:音乐教育专家紧扣新课程方向选择风格、流派、地域、体裁不同的音乐作品供学生欣赏,以满足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但学生对教学内容存在异疑,他们喜欢音乐的“流行美”、“直观美”,他们对时尚的旋律、明星的表演、浪漫的意境、动听的配器等方面充满期待。他们想通过直坚技极练知余封告观的方式学习音乐,渴望在音乐课堂上得到音、画、舞等方面的全方位欣赏,以满足他们的感观需求,从而对音乐鉴赏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更新教学观念,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学生的的音乐作品,整合高中《音乐鉴赏》教移衡投雷李反约者学内容,更好的服务学生,服务教学。
【正 文】
记得中国顶级的成功学激励大师陈安之讲过:比尔盖茨之所以会成为世界首富,答案是他具有非凡的眼光,选择了最具前景的软件行业,如果他选择卖烧来自饼,答案一定是否定的。由肉真井工础此可见“选择”的重要性。在我们身边很多人每一天都在任劳任怨、勤奋努力的工作,但收获颇少,平凡依旧,原因是没有选择真正剂城需磁洲派年及属于自己的方是与方法。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作为教360问答师教学、学生学习的依据,对整个教学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根据大纲、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教学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专家倾力协作 科学构思教学内容
纵观我们整本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不难发现:专家为了实现新课改的各项目标,紧扣高中数音乐鉴赏教学的指导思想看课吃有,以审美教育为核心,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城板总据击研续多角度、多渠道地从各个领域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学生在聆听中树立正确地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实践中体味音乐鉴赏的过程与方法;在学习中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
从秋教学评价入手―――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 知识与技能的协调发展
首先,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专家们特别注重对学生情感呵护,引导其树促说她土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学习观。例如:《音乐与人生处社派》、《京剧大师梅兰芳》、《贝多芬》等单元侧重将音乐和作为未吗般她音乐活动主体的“人“联系起来,使音乐学习过程真正成为”人“的活动。一切从“人”的思想、意识、兴趣、情感出发。
其次,让学生通过对不同体裁、形式、风格的音乐作品的聆听,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音乐的能力,引火参民限某委下映重导学生的探究、创造能力,养成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例如:《多彩的民歌》《丰富的民间器乐》等单元是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族音乐的区域搞育比老轮属美讨导许威风格特征,认识民族音乐中的体裁,感受传统民族音乐文化中的精神财煤值时拉菜粒富,从而得到文化、精神洗礼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迫洋扬低旁及其他地区或国家的民族音乐,从而归纳民族音乐的鉴赏方法。
第三,通过欣赏多种中外音乐作品,认识、了解、掌握音乐要素、音乐流派、代表人物、风格特征、题材文化、流九行音乐等方面知识与技能。例如:在《京剧》、《非洲歌舞音乐》、《爵士乐》等单元中,音乐知识与技能学习是展站声冷艺部如简帝动必不可少的。因为这些知识与技能恰好是服务于我们的欣赏过程,有利于我们鉴赏音乐的旋律美、和声美、结构美。例如:京剧单元让我们知道了人物行当、唱腔、京剧名家、京剧的发生发展历史等知识;非洲音乐单元则是让我们了解了非洲乐器、非洲歌舞音乐的特点;爵士乐单元则让我们学习到了爵士乐的相关知识,了解爵士乐的主要特征和风格特点。
在教材的构思的过程中,专家往往在同一单元中同时考虑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等多个评价标准,并使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方法;在方法中学习知识和技能,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树立积极向上的学习观和人生观,真正达到音乐鉴赏课教学目的。

从音乐内在体裁结构入手―――分时期 分流派 分地区 分门类设置教学内容
专家们在进行内容选编的时候,为了更加全面的让学生了解到各种不同时期的音乐,选择了巴洛克、维也纳古典乐派、浪漫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等不同流派的音乐,并对其代表人物进行了介绍;为了更加全面的让学生了解到不同地域的音乐,选择了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等地区的具有代表性的民族音乐;为了更加全面的让学生了解到各种不同体裁的音乐,选择了京剧、爵士乐、中国民族歌剧、古琴音乐等不同门类的音乐作品;为了更加全面的让学生了解到各种不同民族的音乐,还选择了中国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等民族的民族歌曲等等。都较系统、全面的含盖了各种音乐题材、风格和流派。从音乐鉴赏内容层面上基本上满足了教师学生“教”与“学”的需求。

根据笔者三年来的新课程教学经验发现:尽管教育专家们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费了不少心思,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选择的内容顺应了新课程的正确导向,为学生找到他们眼中“最新”的教学内容。作为学生,为了适应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最彻底的课改,同样也在努力的寻找音乐给他们带来的那份“情”,那份“美”。然而,音乐课堂上他们总是没精打采,毫无兴趣。调查发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有很大异疑,他们认为教材所选择的内容陈旧、曲调老土、配器难听、版本单一等等,基本上都“不好听”,“不爱听”。所以,现在从学生的角度谈谈音乐鉴赏课教学内容的“选择”。

学生强烈呼喊 我们努力过但没有“兴趣”
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因为音乐课堂没有他们想要的东西。所以大多数同学在课堂上要么是迎合老师,做出一副很认真的模样;要么是趴在课桌上睡觉或听音乐;要么是带上其他文化科作业或课外书籍等等。总之,他们在音乐课堂上找不到他们的需求。那么,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需求是怎样的呢?
与时俱进 追求音乐的流行美
现代世界,包括音乐在内的各方面都在飞速的发展。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表演,都在技术上,艺术上有了很大突破,紧紧的体现了时代气息和人们对音乐文化的需求。作为欣赏主体的学生,理所当然对音乐的品味也越来越高。经过笔者三年来的教学实践发现:
时尚旋律美,是学生音乐鉴赏的首要需求
在《学堂乐歌》单元中,学生对教学内容比较陌生,缺乏兴趣,甚至认为其旋律老土,没有新意。课后,我认真的反思并作出了调整,我将“学堂乐歌’和 “校园民谣”结合起来,课堂上简略的聆听“学堂乐歌”,重点是欣赏具有时代气息的“校园民谣”。比如《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这样既抓住了学生的兴趣,又自然的进行了同类音乐的拓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求对一个音乐作品鉴赏的论文~!!急!!3000字

舒伯特艺术歌曲鉴赏
圈伯特是近代艺术歌曲(Lied)的奠基人。他在海短十几年的创作生涯中创作了六百多首歌曲。他的词唱同一旋律的分节歌,音乐优美动人,充满抒情气息。
歌曲常常是和诗人交沐思想感情的产机
当他读到一首诗,情动于中,不能自己,诗
的音乐形象也就闪现在面前了。为了有效
地表现诗的内容和境界,他扩大了旋律与
和声的表现力,并提高了钢琴伴奏的作
用。抒情歌唱性旋律在他的歌曲中占有重
要地位,但富于语言表现力的朗诵调也同
样起着很大的作用。现将英国女高音歌唱
家玛格丽特·普赖斯(1941一)演唱的21
首舒伯特歌曲择要介绍如下(汉译歌词是
笔者所译,可以配谱演唱):
《夜与梦)}(。卜43No津.0827)
(/霖黔黔默言诗升邺
神圣的夜马上要消近
温馨的梦也核沉沦,
皎洁的月光照进房里,
照亮人们静悄悄的心。
当她听到白昼已睡醒,
当她听到白昼已睡醒,
不禁声声呼唤
回来吧,神圣的夜!
把温馨的梦找回来!
音乐悠长缓慢,轻柔婉转,描写夜
深人静、似梦似幻的精神境界,是一首二
部曲式的抒情歌曲。
((欢笑与哭泣)}(op.59No.4,D.777)
歌词是德国诗人弗里德利希·吕凯尔
特(Fridc逾土Rt比ert,1788一18肠)的诗
1.我对变幻莫测的爱情保持冷静,
变得时而欢笑,时而哭泣,捉摸
不定。
早晨怀着希望欢笑,为什么
要在晚上对着落霞哭泣悲伤,
我自己也不知道,我自己也不知道。
2.我对变幻莫测的爱情保持冷静,
变得时而欢笑,时而哭泣,
捉摸不定。
晚上还在哭泣伤心,为什么
早晨醒来忽然面带笑容,
我要问你,我的心,我要问你,
我的心。
音乐是一首变化分节歌,两段歌词
前半唱同一曲调,后半稍有变化。每逢歌
词说到哭泣时从大调转入小调,突出调
性色彩的变化。
《春天的信念》(Op.20No.2:D.686b)
歌词是德国诗人路易·乌兰德
(LudwigU拟and,1787一1862)的诗,
描写图宾根附近尼卡河沿岸的山谷里,
春天绿树成荫、山花烂漫的景色,洋溢着
乐观主义精希电
1.柔和的春风已苏醒,
簌簌地吹拂昼夜不停,
它装点万物,除旧布新。
啊清音燎亮,啊香泽氦氯!
可怜的心灵别‘优愁!
如今一切都要变更。
2.世界一天比一天美丽,
不知道要达到什么境地,
鲜花常开无尽期,
开在遥远的深谷里
可怜的心灵别忧愁!
如今一切都要变更。
舒伯特为这首诗谱写了一首两段歌
《致音乐)}(。p.88No.4‘。547)
歌词是舒伯特的朋友法朗茨·冯
·

伯(Franzvonschober)的诗:
1.高雅艺术,我常常心烦意乱,
许多凡夫俗子把我包围,
您在我心中点燃起爱的火焰,
使我在美的世界中神迷心醉,
美的世界,神迷心醉!
2.你常在琴中发出一声叹息,
奏出神圣而又甜蜜的和贺哗弦,
带我走进尽善尽美的夭堂里。
高雅艺术,我对您深深铭感,
我对您深深铭感!
舒伯特把这首诗谱写成两段歌词唱
同一曲调的分节歌;歌唱性的枯谨旋律深情
婉转,妩媚动人。
《西尔维亚.她是谁?》(oP.88No.4,
D891)
歌词选自莎士比亚的双维罗纳二世》
(由鲍伦菲尔德译为德文),是维罗纳青
年瓦伦廷赞美米兰公爵之女西尔维亚的

1西尔维亚,她是谁,
青年们一致赞美?
圣洁、秀丽而又聪慧;
这般天赋的温雅,
使她为人一致钦佩,
使她为人所钦佩。
2.她很秀丽,也很和气,
因美和善是兄弟
慈爱来到她眼睛里,
救助盲目的人儿,
得救后住在一起,
_
得救后住在一禅败行起。
3.让我们来歌颂伊人,
歌颂她超绝群伦,
她胜过茫茫尘世
居住的一切众虫
我们要用花冠献敬,
要用花冠献敬。
舒伯特为这首诗谱写成三段歌词唱
同一曲调的分节歌,音乐优美流丽,活色
生香。
见与上帝喜相逢,
走完人间崎岖路程
和平安宁归千万灵。
舒伯特为这首诗谱曲,写成两段歌
词(原有三段)唱同一曲调的一首分节
歌。音乐悠长缓慢、庄严肃穆。
生活的欢情。
一心倾慕着
你我心心相印,
唉,这就是苦痛
所以产生!
《死神与少女》(OP.7No3,D531)
歌词是德国诗人马蒂亚斯·克劳迪
乌斯(Matt扭aselau山us,1740一1815)
的诗,分二节,拟写少女和死神的话:
[少女】快走开,唉,快走开!
狰狞的骼骼,走!
我还年轻,走,朋友,
不要向我追求,
不要向我追求。
〔死神】伸出手来,你美丽的芳体!

是朋友,并不来要挟你。
尽管放心!我并不凶,
温柔地睡在我的怀里。
舒伯特采用二部曲式为此诗谱曲,
少女的曲调坚定沉着,死神的曲调以单
音为主,显得阴森暗淡,死气沉沉。1824
年3月,舒伯特把这首歌的音乐用于《D
小调弦四重奏抓D.810)第二乐章,作为
变奏曲的主题。
((迷娘之歌})(op.62no.4o.877no.4)
歌词是歌德的诗,作于1785年6月
上旬,后收入《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
代)},作为迷娘与弹竖琴老艺人的二重
p昌
只有懂得相思的人
能理解我的哀怨。
我孤身只影,
总是郁郁寡欢。
我只有凄然面对
那边的蓝天。
啊!我的知心人
远在天边。
头昏目眩像
火烧我的心田。
只有懂得相思的人
能理解我的哀怨。
舒伯特为此诗谱曲,写成了一首三
部曲式的抒情歌曲。音乐分四段,从缓慢
平静转向热情洋溢,最后又回到开始的
段落。
是否向林间去逃避?
一切一切都白费!
生命的花冠幸福无际,
爱,就是你,
啊,爱就是你!
舒伯特采用没有再现部的三部曲式
为此诗谱曲,用“无穷动”式的快速伴奏
表达不可遏制的热情。
《流浪者的夜歌》(。p,96nO.3D.76甲
_
歌词是歌德的诗,作于_178。年9月
6日夜晚,当时歌德居住在德国中部图林
《万灵节祷词》(0343)
万灵节是每年十一月二日(逢星期
日顺延一天)为死者祈祷的天主教节日。
这首歌曲的歌词是德国诗人约翰·乔治·
雅各比JohannGeorgJaco悦的诗:
1.万灵享有和平安宁,
曾经遭受创巨痛深,
曾经做过好梦无数,
饱经沧桑历艰苦,
走完人间崎岖路程
和平安宁归于万灵。
2太阳已经收起笑颜,
忧心如捣难于人眠,
从皎洁的天光中
《无穷尽的爱分沁p·sno·ID.,3田
歌词是歌德的诗二1776年歌德因迷
恋着一个有夫之妇仁魏玛宫廷御马司之
妻斯坦因夫人)而深感烦恼,适奉大公爵
之命来到图林根山区的伊尔美瑙山城,5
月6日在雨雪交加中写了这首诗抒发爱
情的苦闷:
甘冒雨和雪,
甘冒寒风急,
穿越峡谷
中的雾气径直
向前走!向前走!
永远不停留!
我情愿自作
自受寻烦恼,
放弃享受许多
根山区的游览城市伊尔美瑙城西南基刻
尔罕山上的别墅里,他在别墅的墙壁上
题写了这首诗。其后在1813年8月29日,
刚过了54岁生辰的歌德又登山游览,在
别墅的墙壁上看到了三十三年前的题诗,
摩掌吟诵之余,用笔加深了墨迹。再过十
八年,在1831年8月27日,歌德在72岁
诞辰(也是他有生之年的最后一个诞辰)
的前夕,再度登上基刻尔罕山,回诵壁上
的旧题诗句,引起了无限的感慨,不禁喃
喃自语:“待一会,你也要去安憩。”啼嘘
叹息了一回,才拭着眼泪,慢慢离开别墅
下山。七个月后,诗人就与世长辞,这首
诗也就成了歌德抒情诗的绝唱(但并非
最后的诗作);后来曾由许多作曲家谱成
歌曲,总数在二百首以上,其中包括德国
作曲家策尔特、吕威、奥地利作曲家舒伯
特和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的作品。
一片沉寂笼罩群峰,
所有的树梢都已停止摆矶
小鸟在林中默默地栖息,
待一回,待一回,你也要去安憩。
舒伯特在这首歌曲中用轻柔缓慢的
抒情笔触和简单朴素的乐段结构,表现
恬静安谧的诗的境界后乐句的反复,使
人感到余音袅袅,韵味无穷。
来自山间耕地。
我看见菩提树边,
有一群翩翩少年,
我把他们说服。
腼腆腼腆少年郎,
拘拘束束小姑娘,
都跟着我起舞。
有趣的游戏我同你耍,
五彩的花朵开在岸上,
我的母亲给你缝金衣裳。”

父亲啊,父亲啊,你听见了吗,
魔王在轻轻地同我讲话?”

安静些,不要紧张,我儿,
是风吹枯叶瑟瑟作响。”
((诗神之子》(Op.92no,1D.764)
歌词是歌德的诗,抒写诗人在大自然中
的快乐逍遥。原诗分五节,每节六行,按
“裙韵”(Schwe汀reim)的格律用韵,六
如虎添翼的诗人,
穿山越谷有精神,
顿觉天宽地广。
活泼可爱的诗人,
何时再见到你们,
共度安闲时光?
舒伯特为此诗所谱的曲,是一首三
部一一五部曲式(ABABA)的变化分节
歌,中段(B)是同节奏的对比段落。全
曲自始至终保持着和谐、统一的节律,表
现诗人从容不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乖巧的孩子,跟我来吧,
我的女儿在那里等你呱
我的女儿将陪你寻欢作乐,
每天夜里要为你唱催眠歌。”
“父亲啊,父亲啊,你看见没有,
他的女儿正在暗中转悠?”
,’)口阿,儿啊,我看得清楚,
那好象是灰色老柳树。”
行诗的韵脚是aabccb,笔者译诗也
用裙爵
我口吹一支小调,
在野外林间逍遥,
到处信步走!
受小曲节拍鼓舞,
被小曲韵律迷住,
大家跟着我走。
果真如我所预料,
花园里开花最早,
树上一枝先放。
我唱歌表示欢迎,
哪怕冬天又来临,
我为春梦歌唱。
《魔王})(Op.1D.328)
歌词是歌德的叙事诗。1781年4月,
歌德在图林根的极树旅馆听到一则传闻
前几天夜里,有一个库尼茨村的农民抱
着生病的孩子骑鸟去耶那,想请一位著
名的内科医生诊治,但医生对此病束手
无策,这位父亲只好抱着孩子赶回家去,
在没有到家之前,孩子已经死在他怀里。
歌德听到这个传闻写作叙事诗《魔王》
时,显然是受了德国诗人赫尔德根据丹
麦民歌改写的《魔王的女儿》一诗的影
响,不仅诗的内容受到赫尔德的启发,连
诗的命题和遣词措意都明显借鉴了《魔
王的女儿》一诗:
夜深风又大,谁还骑马?
是父亲带孩子赶回家
他抱住小孩在怀里安放,
紧紧地抱着,怕他受凉。

我喜欢你,你长得很漂亮,
倘若你不情愿,我要把你抢。”
“父亲啊,父亲啊,快把我抱住,
魔王抢我去,使我苦楚!”
父亲心害怕,他策马狂奔,
把呻吟的孩子在怀里抱紧,
回到家中,力竭精疲,
怀里的小孩已经断气。
歌唱远方的伊人,
虽然遍地已冻冰,
冬花开得艳丽!
尽管鲜花会枯死,
却迎来新的喜事,

我儿,你为什么这般惊惶?”
“父亲,你可曾看见魔王?
他穿着长袍冠冕堂皇。”

我儿,那是一阵雾光。”
“你,小宝贝,跟我来吧!
原诗分八节,每节四行。舒伯特的
叙事歌曲也分八节,按通谱歌的原则每
节歌都唱不同的曲佩一头一尾(第一和
第八节>用第三人称叙述故事第二节是
父亲和孩子的对话;第三节是魔王引诱
孩子的甜言蜜语;第四节是孩子和父亲
的对话;第五节是魔王进一步巧舌如簧
的媚语第六节又是孩子和父亲的对话
第七节是魔王凶相毕露地最后威胁的话
语。每一节用不同性质和木同音区的曲
调来谱写第三人称的叙事性诗句和不同
人物的对话。孩子三次惊呼“父亲啊”,曲
调一次比一次高半音,使孩子痛苦、惊惶
的情绪一步步达到高潮。全曲从头至尾
贯穿着描绘马蹄声的伴奏音型,最后马
蹄声告歇,第三人称的宣叙调唱出了“怀
里的小孩已经断气”。刚

7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