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画像》是席勒 Egon Schiele在1912年创作,人物画藝術作品,点描派藝術作品,藝術作品尺寸32.2 x 39.8 cm,使用材质油彩和画布,目前该藝術作品由维也纳利奥波德博物馆Leopold保管。

《自画像 Self – Portrait with Physalis》

《自画像》藝術作品赏析

藝術作品名稱:《自画像》

藝術家名稱:席勒 Egon Schiele

《自画像》是席勒 Egon Schiele在1912年创作,人物画藝術作品,点描派藝術作品,藝術作品尺寸32.2 x 39.8 cm,使用材质油彩和画布,目前该藝術作品由维也纳利奥波德博物馆Leopold保管。

死亡一直萦绕着席勒的生命.对人性也是巨大的嘲讽。席勒的维也纳同胞弗洛伊德提出了心理分析理论.将对象的心理置于观者的解释性分析之下。在这幅自画像中.席勒也利用了心理分析的理论.只不过这次的分析对象是他自己。他笔下的人体姿势扭曲怪异.人物消瘦憔悴.色彩构成压抑、质朴.同时突出强调出血红色.就像我们这里看到的中国灯笼花一样。它们的色调与艺术家脖子和嘴唇上斑驳的红色斑点构成呼应和回响.同时.着重描绘出的深色衬衫与他有斑疤的面貌彼此平衡。尽管席勒英年早逝.他还是成为了奥地利表现主义画派的领袖之一。他与克林姆是好朋友.又受克林姆影响.而且他早期的藝術作品表现出很多 Jugendstil 中装饰性趋势的风格和意识.同时也能找到日本版画的痕迹。Jugenstil 是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在德国和奥地利的表现。席勒的藝術作品比克林姆特更发自内心.他对性的处理富有侵略性.同时伴随着性可以导致的痛苦和隔膜。席勒成就的本质.是将人类形体、有时甚至是风景.变成载体.成为人类感情最全面的展现。

作者席勒介绍

1906 年 16 歲的席勒考入维也纳美术学院,在克里姆特指导下学习,并结识了科柯施卡。他的画最初受学院派和印象派影响,打下了坚实的造型基础。受克林姆和科柯施卡之後,他的藝術作品具有明显的装饰风格,这表明他受到新艺术派—青年风格阿拉伯式图案的强烈影响。如果说克林姆的艺术是从象徵主义走向表现主义,而席勒则已走进纯粹的表现主义天地。席勒 20 歲时便已经达到了其艺术创作的成熟期。1910 年创作了首幅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表现主义藝術作品,随後又在短暂的8年时间里创作了许多惊世骇俗的藝術作品。席勒後期的艺术不仅受到瑞士的霍德勒影响,还直接受尼采和佛洛德心理学的启迪。他毫不掩饰地表现了那个时代人的心理和情感,他所描绘的人物和景物都不是静态的,无论是什麽样的形态都像处在惊恐不安状态,生的欲望和死的威胁交织成可怕的阴影,始终笼罩着他的藝術作品。他笔下的人物形体瘦长,那冷峻刚直的线条令人震颤,他强调形象清晰的外轮廓,喜欢用红、黄和黑色来表现强烈的情绪。他除对人物表情动作的夸张刻画外,着意描绘人物神经质的情绪。为了创作他处於紧张不安的人物情态,他还深入到疯人院去研究精神病人的神态和动作,表现出一种类似哑语的动作表情,令人感动不已。他的画风压抑、沉闷、常以颓废、神经质般的病态人物造型入画。1918 年西班牙感冒席卷欧洲,1918 年 10 月 31 日,席勒也被这次瘟疫夺去生命,走完了仅 28 年的艺术之路,像流星一样转瞬即逝。

45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