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美國藝術家愛德華·霍普?
愛德華霍珀,
可能是畫出了“ 最孤獨 ” +“ 最像電影繪畫 ”的畫家。
來,
小玉從這個角度跟大家一起聊聊這位美國畫家。
(霍珀繪畫與真實人物場景的完美對接)
其實評價一個畫家是可以有很多角度的,
比如他的流派、技法等等,
但是戚虧對于這位美國經典的當代畫家,
小玉更希望從 繪畫的風格以及背後傳達出的 社會 情緒角度 ,
跟大家欣賞霍珀的繪畫。
《陽光下的女人》
霍珀繪畫的第一個特點,
就是 傳達人情緒中的孤獨一面。
愛德華.霍珀生于二十世紀八十年代,
是美國最重要的寫實畫家之一,
也被譽爲美國20世紀最受歡迎的通俗畫家。
因此他畫中所表現的場景和情緒,
是我們 當代人能夠感同身受的。
所有人看到他的畫都會産生一種奇妙的思索——畫中的人,難道就是我自己?
《自助餐廳》中,女人獨自坐在咖啡廳中喝着咖啡,沉默不語似乎充滿心事;
《晨光》從窗戶照進房間,女人像是剛剛醒來,獨自做在床上安靜的看着窗外;
《城市夏日》也可以很安靜,兩個人同時出現在畫面中,卻似乎關系格外疏離,坐在熟睡男人床邊的女人似乎比一個人的時候更顯得孤單和心事重重。
霍珀表現的,
就是這種 人的孤獨情緒。
《夜鷹》
而這種 個人的情緒彌漫成爲整個 社會 情緒 時,
就成爲了那個時候美國的一種 社會 病。
在霍珀的代表作《夜鷹》中,
出現了二戰後美國人消極、焦慮和悲哀的心态表現。
這暖黃色的燈光和本該讓人興奮的酒精,
并沒有讓這些孤獨而沉默的人們快活起來,
更反襯出 二戰時期美國人一種空前的壓抑和沮喪狀 态。
而這種在霍珀畫中表現出來的氣質,
是不是 和我們看過的美國好萊塢老電影很像 呢?
左:霍珀《夜晚的窗》,右:畫作與希區柯克電影劇照重合之後表現出驚人一緻的效果,表現了大都市人孤獨而冷漠的生活現狀;
左:霍珀《讀報的陰影男子》,右:畫作與希區柯克電影劇照重合之後表現出驚人一緻的效果,表現了美國資産階級家庭婚姻關系的疏離。
霍珀本身也是好萊塢電影的忠實愛好者 ,
大導演希區柯克也從他的繪畫中汲取了靈感。
這其實也表明繪畫和電影藝術其實是相通的,
不同的藝術形式在表現内容時竟可以驚人的相似。
在霍珀靜态和定格的畫中,
你可以産生影像一般的想象空間。
也許霍珀,
早就洞悉了疏離的人性,
在畫中不動聲色的表現出來了吧。
《鐵道旁的旅館》
愛德華•霍普是美國近現代以寫實風格著稱的繪畫大師,1882年出生在美國紐約一個郊區小鎮,1967年告别人世。
此時,西方藝術已經進入了現代主義,畫家們都在大玩抽象主義和立體派,而霍普獨樹一格,以美國現代生活形态梁仿入畫,對城市田園生活充滿了熱情。
在大的文藝思潮方面,霍普跟同時代藝術家沒有偏離太遠。這時的美國,在文學上正在經曆“垮掉的一代”,或者稱“迷惘的一代”,是新一代人面對美國整體 社會 時,所流露出來的一種精神狀态和價值觀念。
這些人鄙視循規蹈矩的一切秩序,喜歡自由,刺激,瘋狂,在精神上相當空虛,迷茫和頹廢,讨厭工業文明帶來的 社會 新秩序,向往來到大自然中釋放壓抑的情緒。
形成這種 社會 意識形态的根本原因,是人們沉浸在二戰帶來的心靈創傷裏一時難以自拔所導緻。
從霍普的繪畫風格能看出,美國當時在文學上的創作理念對他的繪畫影響非常大,他把這種思潮融進了繪畫裏。同時,他又在畫中吸收了抽象派的一些手法,對人物和景物做了适當變形。
他的畫面色調比較晦暗,不夠明快和亮麗,有濃濃的荒涼感和蕭瑟感。畫中人物通常是一副苦瓜臉模樣,心情沉重。
并且,他喜歡在畫中設置一些懸疑和隐密,讓觀者不容易看懂他的思想感情表達意圖,觀者隻有結合整個時代背景,才能對他的畫外之意有所了解。
愛德華•霍普《夜莺》
如,他的最重要代表作《夜莺》,像迷一樣吸引着很多橡仔纖人解讀過。整個畫面陰暗,幾位食客坐在冷清的餐廳裏,有背對着畫面的,也有注視着服務員舉動的,所有人各有所思,預示着好像有什麽事情要發生,給觀者充滿想象空間。
即使畫一些人體畫,霍普也往往不注重表現人物面部神态,許多人都是背影或側影出現,孤零零地置身在空間,看不清面部感情,觀者隻有通過想像來解讀。
愛德華·霍普是近代的一位美國畫家,生活于19-20世紀,他的畫風是都市寫實畫風,被評爲“垃圾桶畫派”。垃圾桶畫派主要是因爲他們喜歡畫肮髒的城市,所以譏諷爲垃圾桶畫派,也被稱爲城市寫實主義。在20世紀與學院派對立。
愛德華霍普的作品裏總有一種憂郁和孤獨,用大城市的喧嚣,襯托深夜的落寞孤寂。他的代表作《夜鷹》就可以看出他的寂寥,深夜的小酒館,以一位孤獨的旁觀者角度來作畫,是大城市中深夜的低吟。也是一種美國式的孤獨。20世紀中期的美國,經曆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年輕人大多生活在一種迷惘中,由于戰争的創傷對生活失去了信念。當時文學上“垮掉的一代”也是這個時代的象征。但是他們沒有失去對人性的渴望,這在愛德華霍普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到,他在尋求人物 情感 的流露與内心訴求。他衆多作品都以冷色調爲主,是十分低調的。映襯出活在時代陰影下的生死與孤獨。
他在尋找突破,并沒有順從于當時流行的畢加索、馬蒂斯等的風格,而是不斷在探求自己風格。霍普的創作有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他希望通過畫面來表達自己的内心,完成一種傾訴。有時候他會在畫架前好幾天不動,當他找到靈感的時候,就開始傾瀉一般的躁動,描繪出内心無法訴說的感情,也是他作品的靈魂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