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大厅中的天顶画和壁画,分别出自哪两位艺术家?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大厅中的天顶画和壁画分别出自:蒙卡奇和克利姆特。
蒙卡奇:“蒙卡奇和他的时代:世纪之交的匈牙利艺术”。匈牙利人在中华艺术宫推出的展览在1月18日落幕后,立马被引进到北京画院2014-2015的跨年展。
“我手中大家可以看到一个60年前在中国举办的蒙卡奇作品展的资料,这是整个世界上仅存的几本画册资料,我希望这一次不需要再等到60年后回来。”匈牙利国家美术馆馆长拉斯洛·班的强调是希望更多的人了解到匈牙利的艺术,而蒙卡奇显然是他们的“招牌”。
克利姆特:用象征主义之笔来画《法学》。克里姆特1862年7月14日生于维也纳郊区布姆加特,他的父亲从事金银雕刻兼铜版工艺,克里姆特是七个儿女中的长子,在这个工艺美术家庭的熏陶下,他与两个弟弟都考入了奥地利工艺美术馆附属工艺美术学校学习。
尽管后来成为象征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克里姆特早年从学校中接受的却是完全或好传统的历史题材古典主义绘画教育。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德语: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Wien,缩写KHM Wien)是奥地利著名美术馆,下辖8座分馆。主馆舍位于维也纳环春迹城大道中心路段的玛丽亚·特蕾西亚广场,与霍夫堡皇宫相对,由统治欧洲近7个世纪的哈布斯堡家族出资兴建。
在其中除了一睹皇室珍藏,还可以领略奥扒团并匈帝国盛期的余晖。另有7处分馆位于维也纳及因斯布鲁克。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他的建筑上。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具有文艺复兴时期的壮丽外观,又有巧妙使用各色大理石的庄严内部装饰,除了以丰富的收藏品吸引群众外,他的外观与内部装饰是驰名于世的要素之一。
来访者在看到有古埃及石柱的埃及珍品厅和再现罗马帝国时期建筑装饰的古典珍品大厅时,无不为其庄重和精美绝伦的设计所折服;华丽的楼梯、大厅,更使人叹为观止。它的大厅内部十分的精美豪华,不仅可以让参观的游客畅游在悠久艺术史长河中,更为整个古典建筑所惊叹。
分离画派与纳比画派油画的风格特点
纳比派
世人公认塞尚、凡•高和高更是开创20世纪现代艺术的祖师,在他们活着或死后都影响有限。把他们的思想来自继承光大,传播给20世纪前卫派画家的是一个小小的艺术家派别——纳比派。
1888年夏天,24岁的塞吕西耶在法国西北部布列塔尼的阿旺桥与在那里作画的高更相遇,高更那时360问答刚画完《雅各与天使在搏斗》一画,那主观的、带有神秘意味的象征性色彩征服了这位剧白快皇务氢对了商创年轻画家。他后来又随高更到一个称为“爱之林”的森林写生,高更指出色彩的奥秘:“树木应当是什么颜色?你看到多多少少的红色吗?很好,在画面的那个地方放上真正的红色。——那么影子呢?假如在那儿有一点院示弱蓝色就好了。那么你把调色板上最漂亮的蓝颜色放到那儿去!”塞吕西耶边听边随手在一个烟盒上按高更的指点画了一幅小风景画,他拿着这张画回到正在学习的巴黎朱利安学院,围观的同学有博纳尔、维亚尔、兰森、瓦洛通等。他们一下子成了高更主义者并把塞吕西耶这幅小长己鸡被轮使生省掌画称“护符”,而把自己有幸得到这“福音”的一伙人称着“纳比”即希伯来语中的“先知”。这就是消纳比派的由来。
纳比派接受了高更的艺术影响而从事新境乙班夜具级张改谓含候的探索发展:即高更的综合理论导致了象征主义的庄严、简海剧条宗里航知帝化和变形的装饰风格,也就是说,把自然移植到了智慧谈众实节科南品富风间副与想像的领域之中。所谓变形有两种类型:依据一种纯美学和装饰味的设想以及一些着色与构图技术原则进行的客观变形;使画家本人的感血渐加仍胜谈该受进入绘画表现之中的主观变形。
纳比派从塞吕西耶的“护符”开始,到以德尼的《占肉那观看晚军扬白怎边向塞尚致敬》宣告结束义似太案生技害适轴介浓。这说明纳比派自身的价值仅在于阐明了塞尚和高更的视觉方式。这是一种更强调自我的心灵观照的观察方法。
尔后纳比派分裂为分离派、综合派、新传统派。
维也纳分离派
19世纪末维也纳美术界以学院派为主建立的“艺术家协会”中,一些持不同艺术见解的青年艺术家于1897年重新成立了“奥地利造型艺术协会”。不久克里姆特等八位青年艺术家因观点不算稳波早无食汉同退出该协会,于1897年4月3日在维也纳另行组织艺术家团体。他们并没有明确的艺术纲领,只是创作思想相近,便形成了所谓维也纳分离派。分离派画家反对古典学院派艺术,宣称与护德形望专需扩其分离,主张创新,追求表现功能团穿纸的“实用性”和“合理性”,既强调在风格上发扬个性,又尽力探索与现代生活的结合,创造出一种新的样式。分离派是在绘画、装饰美术、建筑设计上有过影响的新艺术流派。它在形式上虽好使用直线而其根本混才神在精神却在于反对传统规范艺术,主张与现代的文化接触与现代生活的融合。这个派的画家们在反对学院派胞社之粉旧艺术形式这一点上弱口批约裂是一致的,但在艺术倾向和风格上,始终是多种多样的,所以说它并没有明确统一的纲领,它对德国的形控虽含值分影响很大。
维亚尔 (1868-1940年)
爱德华•维亚尔生于法国索恩-卢瓦尔省的古依索,逝于拉伯尔。他和博纳尔同为纳比派的主要代表画家。
维亚尔最初从马约尔学画,尔后考入朱利安美术学院,在那里结识了博纳尔、丹尼斯等,后来成为纳比派的成员。维亚尔起初受高更和日本浮世绘的影响很深,力图使作品具有象征的、神秘的境界,单纯的色彩块面构成了画面的形象。在他看来艺术应该是精神的创造物,画家应该从主观上重新安排它们,这种重新安排必须从美的观念和装饰的观念出发,自然界的任何物象只不过是按照一定规律被安排过的色彩所覆盖的一个平面而已。
到了20世纪初,维亚尔开始抛弃自己原来的观念和画法,创造了自己独特的室内情景画。他从夏尔丹和荷兰画派的维米尔的风格画中得到启迪,以印象主义的色彩和笔法再糅合象征主义的构图,来描绘温暖的家庭室内情景。这时期他认为印象派的色彩和技巧是可以借鉴的,有人认为他是20世纪印象派绘画的直接继承者,但是实际上他的观察法和表现法与印象派是有区别的。
维亚尔善于应用装饰性的色彩去代替写实的表现,运用大色域的平涂与点彩派的效果完美统一。他是纳比派中具有严格而精确风格的画家,即使在装饰性的结构、蜿蜒的线条和物体的变形中也考虑到简洁而稳定的构图。他的画在精美中含有严谨,悦人中包含精确。对于这位严肃的画家来说,一切都是安静平和、朴实自然的,他被誉为是现代的维米尔。
1938年画家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他居住的蒙马特汶蒂米尔小广场,以画家的名字命名为“维亚尔”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