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欣赏贺拉斯兄弟之誓

有关战争的名画,讲清楚画家是谁

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口的拿破仑世界名画【画作名称】《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口的拿破仑》 【创作者】雅克·路易·大卫 (法国) 【创作年代】1800–1801年 【类别】画布油画【风格】新古典主义【题材】肖像【规格】 高270厘米 宽232厘米 【材质】布 油彩【存藏处】巴黎 卢浮宫藏画家简介雅克·路易·大卫(1748—1825)是欧洲新古典主义绘画的先驱和代表性画家,在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时期雄踞法国画坛。他的作品大多表现历史英雄人物,构图严谨,技法精细,画风简朴庄重。其代表性历史画有《荷拉斯兄弟之誓》、《马拉之死》、《拿破仑一世及皇后加冕典礼》,肖像画有《雷卡米埃夫人像》等。法国大革命期间,大卫是雅各宾派的负责人之一。1792年大卫被选为国民公会议员,并任公共教育委员会和美术委员会委员。1794年的“热月政变”把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庇尔送上了断头台,大卫也被捕入狱,经他的学生奔走营救得以出狱。大卫十分崇拜拿破仑,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加冕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后,大卫做了他的宫廷画师,创作了许多颂歌式的巨幅画作。大卫一生的荣辱也就和拿破仑紧密相连。1815年滑铁卢战役后,波旁王朝复辟,大卫逃亡到布鲁塞尔。波旁王室永远不会宽恕他,因为他曾投票赞成处死国王路易十六。大卫在布鲁塞尔作画教书,10年后在郁闷中去世。他死后被安葬在布鲁塞尔艾弗尔公墓,心脏运回巴黎,埋葬在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绘画史上,也许没有哪一个画家像大卫那样深深地介入政治同时又执著于艺术。他创作的反映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活动的油画,虽然成为那一时期的宣传手段,但是,由于出自大卫之手,毫不失水准。那些大气磅礴,焕发着英雄主义激情的作品,已成为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作。法国画家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David,1748年8月30日-1825年12月9日)是洛可可大师─布雪〈Boucher〉的远亲,也是法国拿破仑政权的首席官方画家。他是新古典主义的推动者与实践者,更主导当时许多艺术政策的制定,颇具影响力。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当上代议士,投票赞成处决路易十六,自此,使他成为美术上拥有最大权力的人。他画了很多巨大的宣传画─如《贺拉斯兄弟之誓》、《理性的飨宴》等,此外他又着手绘制为革命而牺牲的─《马拉之死》纪念肖像,戴维的妻子因他过于热衷革命而与他离婚,后来一度被捕入狱,经他的妻子及学生多方奔走陈情,才获释放。经此事件后,他们才破镜重圆。1798年,他所画的一幅《萨比奴的女人》画里,蕴涵着对妻子的感激,同时也说明了他对古代的憧憬。同年因崇拜拿破仑,而成为他的拥护者,拿破仑也乐于利用他的绘画才华,来为他作宣传。于是画了歌颂英雄事迹的《跨越阿尔卑斯山的拿破仑》,并在1805─1807年间画了一幅包括百余人的巨画─《拿破仑的加冕典礼》,以及后来的一幅《颁赐军旗的君王》。在滑铁卢之役后,拿破仑的势力瓦解,他逃到瑞士的布鲁塞尔,终老该地。大卫的绘画,融合了各种不同的风格─从年轻时严肃的新古典主义,到拿破仑时代转而采用威尼斯画派的色彩及光线,然而在他当时以及稍后古典主题的作品中,所表现出来那种对素描及刻板的古物研究的重视,与威尼斯派的风格,是截然不同的。他画的肖像画,构图极佳,而且非常写实。他是一位伟大的画师,带出几位杰出的弟子:如安格尔(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杰拉〈Gerard〉、葛罗〈Gros〉、吉洛地〈Girodet〉等人都是。


抽象绘画 我最喜爱的一幅名画

这幅《鸢尾花》是我最喜欢的凡高的画之一。怎么说呢,也许仅仅是被她的美丽所吸引。虽是很平凡的植物,却被画得那么可爱,我认为他画的鸢尾花一定比真正的还美,还真实……提奥曾说这幅画在独立沙龙上“很受观者的欣赏……他远远地就吸引住你的目光。这是一幅很美的作品,画面上洋溢着清新的气氛和活力。”就在我写这些文字的时候,就在我面前,摆着这幅鸢尾花。只可惜画是印刷品,目前我按原尺寸临摹中…..我天天都看着她,的确是说不出的美。你会有一种很幸福的感觉。而当回想起凡高的种种不幸及这些画的种种命运,你又会发出无尽的感叹,感叹大师为我们留下的无穷无尽的享受,而他自己却永远无法知晓,永远在痛苦与无奈中漂泊。我真的很奇怪,像这样一幅画在当时竟没有人买!也许欧洲人也很老古董,意识僵化。我觉得凡高后期的许多作品都是很唯美的,大部分是很向上的。那些画是对大自然的赞美,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们为什么不被人理解呢?在1988年,这幅画被拍了5300万美元!就像《凡高的历程》中说的:“公众又一次面对这一幅不可捉摸的绘画作品,其价值的高低竟然靠拍卖时的竞价大战来决定,其利润的获得者竟然是跟这件作品的创作毫不相干的人。”看到这些,你能说什么呢?为凡高高兴?因为他在今天真正成了大师;为他悲伤?因为他早上了天堂,永远无法享受人民对他的爱戴了。


经典世界写真名画欣赏

列奥纳多·达·芬奇——蒙娜丽莎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溶压仍独村认永联送吸当级的妇女形象。那如梦似的妩媚微笑,被不少美术史区力她稳行费否证家称为“神秘的微笑”。


46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