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主义讲课

寻南艺教材《外国美术史》的考试复习资料及试题。

美术史1原始雕像审美价值,扩展原始人审美价值,1. 古埃及雕塑艺术的特征和审美价值,2. 古希腊雕塑艺术目的何在?为什么说维纳斯是美的化身3. 如何欣赏拜战庭艺术4. 罗马与哥特式风格是什么,他们在意义上有什么不同,5. 意大利文艺复兴在西方美术史上改变了什么,有哪几个发展阶段,主要代表人物6. 尼得兰美术与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创作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7. 巴若克时代美术创作有哪几个具体方向,他们有什么特点,代表人物,8. 卢本斯艺术成就什么9. 诺可可艺风格特征,代表画家有哪些10. 安格尔与德拉可罗瓦在艺术创作风格上有什么不同,11. 印象派追求是什么,这种追求有什么价值 2003年春季学期朱老师开设了《艺术史�6�1现代部分》全校通选课,与此同时,一门与之相应的艺术史专业研究生的研讨课(seminar)设立。这门研究生课程的开设目的是为了对本专业的研究生进行编写讲义和讲课的训练。朱老师的全校通选课一般分为三段进行,第一段是知识性部分讲解,由助教小组的同学轮番上阵,第二段是朱老师讲解一个较为深入的问题,第三段是回答同学的问题。所以这一次研讨课的结果之一就是通过精心准备辅助大课的知识性讲授。每一个同学都分配得到做一个课件的任务(见附件1),每一次上课都由一个同学试讲他准备多时的课件,课件内容是现代艺术史中的一个段落,做成powerpoint的格式,再配上讲稿,在上研讨课的同学面前宣讲。然后大家进行讨论,对讲授内容提出质疑,对专业术语进行推敲。朱老师不仅在具体讲课内容上作指导,还要纠正同学的发音、吐词、声调、语速,改进用图片说明问题的方式,以达到良好的讲课效果。 以耿焱同学为例,她讲解表现主义这一段。由于她本科是学历史的,朱老师就特别强调让她从表现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中去寻找线索:让她联系当时德国蒸蒸日上的国力和年轻人的自由受到压制,以此说明表现的冲动不可遏止的外在环境;同时又特地找出一幅德国中世纪雕刻作品(Roettgen Pietà,Early 14th century)的图片,以作品中刻划有力的线条和尖锐的转角来说明表现主义的渊源在德国艺术传统中由来有自。除此之外,朱老师还请耿焱联系同时代的其他艺术形式,如文学、音乐、无声电影,努力“复原”出那一个特定时代的整体风貌。在讲课的技巧上,朱老师指出她的语速太快,一句话所要强调的重点不清,因此让她在课上练习重复说一句话,放慢语速,突出重点,直到得到大家的认可为止。为了达到满意的效果,耿焱曾经将同一句话重复了六、七次!试讲时会碰到各种问题,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下一句话突然忘了,这对于从来没有上过讲台的同学来说,的确会不知所措。对此朱老师打了一个有意思的比方:讲课就象带兵打战,突然碰到壕沟,有几个兵掉下去了,怎么办?这个时候就只有不管那几个小兵了,先让他们在沟里呆着,同时调整队伍,继续前进。具体说,也就是讲稿的结构性要强,是一块一块有逻辑关系的块组成的的结构体。这样讲的时候就很清楚自己讲到了哪一块;哪一块可以根据情况略讲,甚至暂时不讲;哪一块必须反复讲,结束时再强调地讲。另一个相关的问题是背稿子,背得很熟了,临上台又忘得差不多了。针对这样的问题,朱老师建议大家在上讲台的前一天,自己先脱稿把内容想一遍,而不要上讲台前几分钟还在背。也就是对于自己要说的话,在熟悉的程度上要稍微有些“生”,这样讲起课来才不会给人感到象是在背书。不同的同学上课有不同的问题,像汪瑞同学以前就当过几年的艺术史教师,讲课的经验并不缺乏,朱老师就给他提了另一方面的建议。在用图片对比来说明问题方面,朱老师在中央美院教书时就做过三台幻灯机同时放的尝试,这回又建议汪瑞在图片扫描以后,在电脑上作局部极度放大。比如为了说明毕加索作品与格列柯的关系,将格列柯的画中经常出现的云彩细节放大到不能再放为止,专门看云彩之间的三角形块,以此来说明锐角给人在心理上造成的感觉。 又如于润生同学,朱老师特别指出他的发音问题,而他马上就纠正了,下一次在五百人的大讲堂上讲课时果然没有了试讲时的“丝丝”声。除了发音之外,于润生的试讲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扬。因为他从各种途径找到了大量的图片,其中有许多是大家从没见过的,图片很好地说明了他想说明的问题,结果文字只配了不多的一些就够了。大家都觉得朱老师的“网相语”的构想初步得到了实现。在练习讲课的同时,每一个同学还受到另一方面的训练,就是练习编写一本小小的教材。这次的编写工作有些特别,不但有着明确的流程(见附件2),而且有确定的框架(见附件3)。训练的内容就是要用结构性很强的框架来将纷繁的史实纳入其中。有同学觉得这样太过于理性了,但朱老师说,艺术史固然不是一个这样的框架所能涵盖得了的,但这样的练习正可以见出理性的力量。除此之外,在写书的过程中每个同学都会使用大量的图片,于是就要求将图片的信息严格著录,这也是艺术史研究中的一个基本训练。为了练习使用网相语,课件都要做成powerpoint格式。(参见同学作业中的ppt)。这次课不少同学感觉收获特别大。附件1 次序 时间 试讲 1 2月13日 布置讲课任务和教材写作分工,讲解写作规范 2 2月18日 写作模式练习和批改 3 2月25日 每人确定的结构(赵磊应完成讲述提纲见《工作流程与规范》3.2) 赵磊:印象派 4 3月4日 分头布置学生进行论文写作 耿焱:表现主义 5 3月11日 中文材料归入确定的结构 6 3月18日 讨论中文材料问题 于润生:抽象主义 7 3月25日 Dictionary of Art 材料归入结构 汪瑞:立体主义 8 4月1日 学生网上收罗的材料归入结构,并返还学生令其深入(并选出优秀者进入些书稿的行列,布置其撰述结构和方法)。 严冰:超现实主义 9 4月8日 讲义写作练习 施杰:杜尚 10 4月15日 开始书稿撰述并配图 童颖骏:设计主义 11 4月22日 同上 冯华年:抽象表现主义 12 4月29日 同上 刘礼红:巴黎画派 13 5月6日 14 5月13日 同上 陈亮:波普艺术 15 5月20日 同上 刘国琪:新潮艺术 16 5月27日 同上 武秦瑞:70年代 17 6月3日 出版清样完成 彭俊军:80年代 21 6月30日 完成书稿(包括图片)


【多选题】结构主义语言学对语言教学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结构主义语言学影响教学过程和教材编写过程;听附击殖常说法就是在结构主来自义影响下产生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仍然360问答被广泛应用在课后的扩展、替换与句型练习中



6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