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塞尔杜尚-我心自由

马塞尔杜尚

马塞尔杜尚,1887年出生于法国诺曼底,被誉为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领军人物。

少年时代的杜尚画过水彩,彩笔,也学习外公创作过版画。《薄兰韦勒风景》创作于1902年,是他最早的作品。多年之后,他把这幅画看作是挑战传统艺术流派,代表艺术革命方向的印象派作品,并坦言受到了莫奈的影响。或许此时的杜尚,潜意识里已经萌发出了对所谓正统艺术的质疑和批判。

1906年兵役期满后,杜尚陆续创作出《丛局神神林之屋》,《花瓶里的牡丹》等带有明显野兽派色彩的作品,因为这种风格里有他心动的品质:自由。

重病缠身,英年早逝的诗人拉福格鞭挞理性,蔑视传统。作为一名拉福格迷,1912年的杜尚为其偶像的作品画了一组插图:《下楼的裸女》,并把这幅作品送给了独立沙龙艺术展。艺术展宣称:立体主义虽然被指责为一个体系,却是反对一瞎旅切体系的,是最前卫、最新潮、最解放的流派。《下楼的裸女》颜色单调,极具动感,再现了一个完全非人化的裸体,充满了作者苦心孤诣的探索和自由精神。没想到作品却被组委会给拒绝了。这件事给杜尚带来了极大的醒悟:人都是自以为是,不可理喻的,任何流派,团体,主义在刚兴起的时候都自诩开放、先锋、独立,一旦慢慢发展起来,获得了话语权以后就开始走向反面:僵化、保守、故步自封,成为新的阻碍力量。艺术的破绽被杜尚看得一清二楚,从此以后他决定与艺术告别。

不仅是放弃画画,更要真正地与所谓艺术家的生活剥离,于是他选择去图书馆做一名普普通通的管理员,工作就是简简单单的借书,还书。他阅读了很多哲学著作,而且,“无差别美”的观念已经显现,这几乎是他此后艺术生涯的全部立场。

1913年,纽约“国际现代艺术大展”开幕,这是美国第一次全面介绍欧洲现代艺术的大型展览。此时的美国,在艺术上,还是欧洲的“跟屁虫”。杜尚的《下楼的裸女》初次登台,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美国人对杜尚的看重超过了立体主义真正的创始人毕加索和波拉克。这幅画已经成为美国先锋派的象征,杜尚也成了将欧洲现代派观念带入美国的引路人。

与艺术决裂在态度上是容易的,实践中到底该如何做到?答案就是“悄无声息地做你自己的东西。”他想做的就是时时改变自己,于过去的一切艺术理念、手法,包括自己过去的种种尝试彻底决裂。于是就有了反艺术的结果——《大玻璃》。从1912年构思到1923年停笔,历经11年艰辛,《大玻璃》完工了。《大玻璃》是简称,全称是《新娘,甚至被光棍们剥光了衣服》。作品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是新娘,支离破碎,不可名状,有点写意,下部分是一些机器的堆砌物,算是光棍们的形象。这既不是油画,也不是雕塑,什么也不是,却是杜尚最为重要的作品。在这里,点、线、面、色彩等等艺术家看中的元素全部消失,代之以机器般的精准。杜尚想表现一个不可见的四维空间,一些用眼睛看不到的东西。是的,他对只吸引桐亏眼球而非智慧的东西厌恶至极。他倔强和坚定的立场就是,艺术不要只停留在外显式的表达上,而应该反映心灵的翻转和思想的巨变,必须关乎真正的心灵自由。随着《大玻璃》的诞生,现代艺术品的定义产生了。这部作品如今摆放在费城美术馆杜尚专馆最醒目的地方。

1917年的艺术展是美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艺术展,组织者想把现代艺术的精神全面呈现给观众,此时的美国,一切都是新鲜而富有朝气的。为了体现真正宽容自由的精神,组织者对参展作品不做任何限制,只要缴纳5美元年费和1美元场地展览费。杜尚选择了一个瓷质的小便器,签上了一行字:R.Mutt 1917。但却又被拒展,站在人群中不发一言的杜尚,默默走开了。1912年他就明白了艺术流派的秘密:所有的团体都不会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这个惊天动地的小便器,是杜尚贡献给艺术史的一个新词语:现产品。

关于现产品,杜尚的定义是:不是艺术的艺术品。现产品的立场是没有美,没有丑,没有任何美学性。杜尚的目的只有一个:反对艺术权威。人们多把《自行车轮》作为现产品的第一次亮相:一个普通的自行车轮,一个普通的小凳子,加以一种立体主义的组合。紧接着,《酒瓶架》也出现了,一个普通的酒瓶架被选中,被签上名字。这个名字与物品无关,是双关或文字游戏。这种做法剥离了物品最初的价值,也使得普通的物品被艺术家从生活中提取出来。正所谓万物有灵且美。继《自行车轮》、《酒瓶架》之后,现产品纷纷出现了,《预防断臂》、《梳子》等。最有颠覆性的一幅作品是给《蒙娜丽莎》画上胡子。这是一张1919年从街上买来的一张明信片,信手之间,杜尚为“蒙娜丽莎”画上了一抹唇须,再加山羊胡子,并在空白处写上“L.H.O.O.Q.”据说这一串字母的含义是:她有一个骚屁股。至此,艺术这尊大神,在杜尚现成品的大炮下轰然倒塌。杜尚不仅是反对艺术的种种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反对艺术的根本:美丑之辨。在这里,思维的惯性,审美的固定模式遭到巨大的冲击,撕毁。现产品可以说是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废品雕塑、波普艺术、偶发艺术、大地艺术的精神源头。

1915年6月,自由女神像映入眼帘,杜尚初次来到了美国。美国的自由精神与他蔑视权威,反艺术的主张很是相投。刚下船,他就被纽约的记者团团围住。杜尚很是惊讶,他无法想象那张在法国被拒的画——《下楼的裸女》在美国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它震撼了美国,开启了美国艺术的现代性大幕。很快就有画商慕名而来,愿意每年出资一万美元,买下他一年之中的所有作品,无论他画什么。杜尚断然拒绝了:我已经29岁了,知道该如何保护自己了。坐得冷板凳,不为名利所动,而且反对利益腐蚀艺术的独立性,这些是杜尚内心的真实写照。为了解决生计,像当年选择做图书管理员一样,他成为了一名法文家庭教师。这也使得他能够发自本心地创作。杜尚开始以美国标志性的图像为创作蓝图。他在自由女神像照片的面部挖了一个洞,然后把布勒东的头像粘在照片后面,这样女神像的面貌变成了布勒东。这是一本诗集的封面,名字叫“防野兔伤害的樱桃树苗”,引自歌德写给情妇的一封信。这种创作大大影响了后来的波普艺术家,他们把杜尚视为精神导师和榜样。《艺术和艺术家》词典里这样评价杜尚:他是纽约达达和超现实主义的领袖,并深刻影响了美国后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相当大程度上决定着美国最引人注目的艺术的发展立场。

毕加索一生都在证明艺术是什么,而杜尚则恰恰与之相反:艺术不是什么。他虽开启了动态雕塑,开启了现成品,开启了观念艺术,开启了行为艺术等等。然而他非艺术的一生,就是要破坏人类理性的自负,把艺术与生活扯平,最终达至心灵的自由。他活得很自在,因为他彻底放下了浮躁与浅薄,势利和投机,在更高的境界里大开大合,风卷云舒。“心无挂碍,究竟涅槃”。

��

美术作品泉的资料

《泉》,布面油画,法国画家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Jean-Auguste Dominique Ingres)杰出的新古典主义美术画家,作于1856年。163×80cm(一说为164×82厘米),卢浮宫建含种两没博物馆藏,为西欧美术史上描写领鱼建蛋宜端结女性人体的优秀作品之一。
360问答《泉》大概从1830年安格尔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逗留期间就开始酝酿,但一直没有完稿。最初在安格尔心中构思的“泉”,是仿效意大利大师们在画维纳斯时的愿望,他早在1807年就画过一些草图,后来不满足前施比县往坏区句期人已画过的“维纳斯”免大胞字样式,企图使形象更单纯化。26年以后,当他已是队鲜罗76岁高龄时才画完此画,据说曾有助手帮他绘制,如有人认为这幅画最初更句易太回呀空士头高是由他的两个学生保罗·巴尔泽和亚历山大·德戈弗协农客征项助完成的。 安格尔一生在裸体素描上下过精深的功夫,而且只有当面对裸体模特儿时,他的现实主义真知灼见才显现出来。《泉》,(1856年)是安格尔最著名走艺注使权杨获它作希的画作之一。为了创作好这幅作品,安格尔竟酝酿了36年的时间。它通过一个抱罐倒水的裸体少女形象,表现了画家终身追求的古典美。这幅作品的动人之处,还在于它匠心独具地表现了少女的纯洁,在画面上创造出了一种恬静、思雅和抒情诗般的意境。 实际上,画中少女上肢的姿态并不符合人体的动态规律。安格尔为了使少女的动态看起来更美,为她编造了这样一个不可能存在的动作。这幅作品对于水的表现非常神奇。从水瓶中倾泻而出的泉水行川云乱是宁静的画面上最具动态的因素。但经过画家的巧妙处理,飞泻的清泉非但没有打破画面的宁静感,还使象空日虽际都衡处六散措之平添了一种流动的韵律。
热方儿编辑本段内容和特点
《泉》内容为年轻的裸女拿着壶罐让水倒出来,其中展示了可以得到人类普遍赞美的美的恬静、抒情和纯洁性。《泉》把古典美和女性人体的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少女的肌肉因安翻门通似著格尔美丽柔缓的曲线而更具魅力,色彩运用非常柔和而富于变化。有一位评论家参观了《泉》后说:“这位少女是画家衰年艺术的产儿,她的美姿已超出了所有女性,她集中片心般料落新钢路方场达了她们各自的美于一身,形象更富生气也更理想了。”
编辑本段创作背景和理念
安格尔一生中在裸体素描上下过精深的功夫,而且只有当他面对裸体模特儿时,他的现实主义真知灼见才特殊地显现出来。他曾说:“标准的美——这是对美的模特儿不间断观察的产物”,还认为:“一幅画的表现力取决于作者的丰富的素描知识;撇开绝对的准确性,就不可能有生动的表现。掌握大概的准确,就等于失去准确。那样,无异于文门罗儿令怕士在创造一种本来他们就毫无感受的虚构人物和虚伪的感情。” 这位古典主义绘画的末代风流画家,吸收文艺复兴时期前辈大师的求实的技巧,使自己的素描技巧发挥到炉火纯青的境地。这里所不同的据临时每热花又重七发只是,像马萨卓、米开朗基罗、乔云来王评尔乔奈等大师的裸女体现的是一种充满人施括位里性的时代理想,而安格尔在裸女上所寄予的理想,则是“永恒的美”这一抽象概念。究其实,乃在于寻求以线条、形体、色调相谐和的女性美的表现力。这在他那些描写土耳其宫女的裸女画上尤为明显。晚年,安格尔画了这一幅《泉》,则进一步反映了画家对美的一种全新观念,那就是他深深觉得用精细的造型手段创造一种抽象的古典美典范的必要性。76岁高龄的安格尔,终于在这一幅《泉》上,把他心中长期积聚的抽象出来的古典美与具体的写实少女的美,找到了完美结合的形式。 安格尔经常在同一主题或构思中进行复制,有时花上几年甚至几十年工夫。例如,他的一幅《罗哲与安吉莉卡》有两幅复制,均作于1841年。《保罗与弗朗切斯卡》有五幅复制,最早的作于1819年,其余的分别作于1856年以后。有时,他在这幅画上出现了在另一幅画上曾经出现过的个别人物形象,比如《瓦尔平松的浴女》上的形象,再次出现在后来的《土耳其浴室》一画上;在《授圣餐的圣母》中的圣母,是从另一幅《路易十三的誓言》一画的构图中搬来的,其中有一个天使的脸差不多和他的《土耳其浴室》上的裸女一模一样。这一幅《泉》(1856年作,现藏巴黎卢浮宫)基本上与《阿纳底奥曼的维纳斯》(1848年作,现藏法国尚蒂伊贡德美术馆,画的内容为从海水泡沫中诞生的女神,故此处画的是维纳斯从海水泡沫中升起,周围有许多小爱神簇拥着)相雷同,仅具有微小的变化。此外,周围一群小天使形象被删去了。这种创作特点过去有人认为是安格尔创作思想枯竭的表现,这样说未免太武断了些。当然,古典主义画家除了画模特儿很少到现实生活中去,但安格尔本人却解释为,这是使主题更接近自己的理想,形象更趋完美的一种求索精神的反映。
编辑本段名画的归属
当《泉》完成之后,画家对人说:“同时出现了五个买主,有人简直向我猛扑过来。他们争执不休,我几乎要让他们抓阄。”《泉》确实具有人们所向往的那种“纯粹的美”的品质,尽管她是画家深藏心底历半个世纪的理想化身,一旦付诸画布上,人们确为这位艺术家的镂月裁云之作而发出由衷的赞叹。1857年,《泉》被迪麦泰尔伯爵(也翻译为为玖沙泰里伯爵)收购,成为私人藏画品。后根据这位伯爵的遗嘱,他的家属于1878年将此画赠给国家,成为巴黎卢浮宫内又一镇馆之宝。
编辑本段艺术作品
《泉》,法国艺术家马塞尔·杜尚的作品,所谓的《泉》其实就是一个陶瓷小便池,而且这个小便池也不是杜尚自己制作的,而只是从商店买来,署上“R·Mutt”的标记,并冠以《泉》的名字而已。杜尚自己对这件作品的具体阐述为:“这件东西是谁动手做的并不重要,关键在于选择了这个生活中普通的东西,放在一个新地方,给了它一个新的名字和新的观看角度,它原来的作用消失了,却获得出了一个新内容。” 1917年,杜尚将一个从商店买来的男用小便池起名为《泉》,匿名送到美国独立艺术家展览要求作为艺术品展出,这一举动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成为现代艺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杜尚之所以把小便池命名为《泉》,除了它确实水淋淋的外表之外,也是对艺术大师们所画的泉的讽刺。2004年,在英国艺术界举行的一项评选中,《泉》击败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和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的《金色玛丽莲》,被推选为现代艺术中影响力最大的作品,在这次评选中,64%的评委把票投给了杜尚的《泉》,而名列第二位的毕加索名画《亚威农少女》只得到了42%的选票。《亚威农少女》被看作是立体画派的开山之作,也一度被艺术界奉为现代艺术的第一部伟大杰作。
编辑本段《泉》的意义
杜尚的《泉》意在质疑人们关于何为艺术品的观念:很少会有什么东西去让人们思考艺术实际上是什么,或它是如何被表达的问题;他们只是假定了艺术要么是绘画,要么就是雕塑。所以才会很少有人会将《泉》视为一件艺术作品。“这个小便器可能是件艺术品吗?”在小便器摇身一变成为艺术品的过程当中,名字的变化原来是如此的重要。正是这个名字的变化,变得不同寻常,使得人们审视物体的角度也发生改变。不等大雅之堂的小便器,也就随之被视为格调高雅的艺术。

15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