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 求:英美影视赏析!!! PM5:00前有效!!

《法国中尉的女人》影评
——现实与自由
作家约翰·福尔斯1969年出版的同名畅销小说改编的电影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是英国文化反思电影中的典范作品。影片讲述了发生在一百多年前的维多利亚时代的爱情故事,而且是用二十世纪现代人的眼光与心境,讲叙这个过往的心酸旧事。电影通过时空交错的方式展现了两个不同时代,男女之间情感的困惑与选择。影片的主线索是展现一对维多利亚时代具有独特个性的莎拉和贵族青年查尔斯的爱情故事,而另一条线索则是反映两个演员安娜和麦克在拍摄主线索这个故事时所产生的感情。
维多利亚时代是一个封闭、保守、极具有传统等级观念的时代。莎拉是一位受过良好教育,爱好绘画的贫苦女子,但是她的出身,当时的社会背景,决定了其社会地位,不允许她施展自己的艺术才华,也不允许她有爱和思考的自由。影片呈现的是一个冷酷无情、等级观念深重的维多利亚时期。“法国中尉的女人”,是她生活的莱姆镇当地人对她的一个轻蔑的称呼。她与一名前来镇上疗伤的法国中尉相爱,后来又离开被自己证实是花花公子的法国中尉。因此她受尽了莱姆镇人民的轻蔑。
查尔斯是从伦敦来莱姆镇考察地质的青年绅士。他站在防波堤上迎风独立的略带忧郁和神秘的黑衣女人深深吸引,而萨拉也注意到查尔斯的热情、真诚和不同流俗的谈吐。他们彼此吸引,卷入爱的漩涡。当事情被暴露后:萨拉被辞退,失去了给波坦尼夫人当随从的工作,而查尔斯在解除了与本地富家女的婚约的同时被迫在侮辱人格的认罪书上签字。
接着发生的事却出乎预料:在旅馆里查尔斯发现萨拉仍是纯洁女子;一夜欢情后萨拉竟不辞而别、杳无音信。直到三年后萨拉托人捎信给那个苦寻心上人身心疲惫不堪的查尔斯,他和她才在洒满阳光的平静湖面上重温鸳梦,而当时的萨拉刚找到一份家庭教师的工作。萨拉看似神秘乖逆的举动正好说明了她为爱情与自由而不懈抗争的努力。在跟沉闷苛严的世俗风气抗争中争取自由恋爱的权利;在与法国中尉的恋爱交往中仍然保持着女性可贵的自尊和自由的人格。她追求的是爱情中的自由欲求、人格独立和道德律令的完美统一。影片中表现莎拉时始终采用昏暗的色调,来表现莎拉情感的压抑、矛盾,孤傲、冷漠性格。在莎拉与查尔斯在树林约会这一场景中,那些盘根交错、粗大阴森的树木,无形中给观众一种强大的压力,导演巧妙的运用这一场景既表现出了古代时期封建保守的社会环境,受到压抑、束缚的感情,同时又达到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在故事结尾,莎拉再次出现在镜头中时,其色彩基调则是明亮的。色调的转变也暗示了莎拉生活得到了一个全新的转变。与查尔斯结合而又分开三年后,莎拉仿佛获得了重生,她得到了真正的自由,没有任何负担、束缚的追求艺术,寻回自己曾经遗失的那份真爱。莎拉与查尔斯重逢,船从一个灰暗的桥拱下划过,当小船渐渐远离镜头时,画面色调变得愈加明亮。折射出莎拉真正摆或汪哪脱痛苦、束缚,饱经磨难的恋人获得了重生后来之不易的爱情。
影片把19世纪的道德标准和现代爱情的自由解放做出比较—陵宏—维多利亚时代女子的神秘和情感压抑与现代女性情感的自主性的鲜明对比。在现代故事中,影片的色彩基调大都是明亮的,这就突出了现代女性所具有的自主性,形成了与套层故事中人物性格的鲜明对比。影片最后,安娜饰演完莎拉这一角色后,重新审视与麦克感情并选择离开麦克。而最富戏剧化的一幕是在最后一个镜头,麦克推开窗子想对安娜做最后的挽留时,脱口而出的那一声“莎拉”让观众顿时从对麦克背叛妻子感情的厌恶中得到释放。镜头给麦克特写、定格时,从他的表情中观众多少也能体会到,他与安娜那段感情究竟是源自内心深处的真爱还是所谓“入戏太深”的意乱。或许此时彼此的心灵都得到了洗礼,获得了重生。
原作小说有两个结尾,一个是查尔斯宽恕了莎拉对他的伤害;另一个是他离开了。但是在影片中两个结尾都用上衫码了,在维多利亚时代的爱情故事里,采用了第一个结尾,而在现代故事的部分,采用了第二个结尾,将两个时代女性的自主意识进行鲜明对比,让电影更有戏剧性,又凸显了创作者《法国中尉的女人》是上世纪80年代英国“文化反思电影”的一部经典。维多利亚时代的普通女子为了女性的自尊,竟然宁可担着不贞的罪名保守一个谎言;现代女演员拍戏时和男主角有婚外情,戏结束了,她也主动终结了这段露水之情,“我轻轻地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连天边的一抹云彩都不想带……
在维多利亚时代,爱情与理想或许是不自由的,被压抑的,而现代,人们是完全可以自主的,你可以选择自己爱的人,与他结为夫妻,也可以选择你想要的生活与事业,就像安娜,她是一个典型的现代女性,她选择了当一个演员,为了演戏她可以和迈克象情侣一般的生活在一起,最后当戏终也就以为着人散,他们在戏中的情感也被一并带走了。萨拉争取她的自由,她的勇敢是不容忽视的,从她的身上隐约可以看到那个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她被称为“法国中尉的女人”,抑郁的心情只有望着大海是才能获得她想要的平静。也就是她特殊的气质吸引了查尔斯,对萨拉的同情逐渐转为爱恋,在这一过程中他有着明显的思想斗争,最后毅然决定放弃他曾经认为最适合他的伴侣,选择和萨拉在一起。这与现实中的迈克或许有着共同的地方,他沉迷于戏中与萨拉的情感,我们会想如果安娜没有离开,又或者她回头了,迈克是否会像在戏中的查尔斯一样放弃原本的选择和她在一起,这种设想是没有答案的。因为安娜知道她该如何抉择,戏终究只是戏,激情并不能代表永久,分清现实后的她潇洒地离开了,没有留恋……
查尔斯或许迷惑,他对萨拉是同情,亦或许已经变为爱恋;萨拉或许迷惑,查尔斯是否是她一直以来追求的那个人,他是否和自己一样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最后他是否会和曾经的法国中尉一样不值得自己依托;迈克或许迷惑,安娜与萨拉哪个才是自己要的,她们两人是否一样,无论在戏里戏外都与自己有圆满的结局,而现实中的他真的可以放弃一切,放弃自己的家庭;安娜也或许会迷惑,她与迈克是爱情还是激情,肉体与灵魂究竟哪个更重要,什么是更自得自己追求的,到最后,她没有迷惑,当迈克依然沉浸在戏中,她已抽身离去。
影片以现代故事作为结尾,与影片以套层故事开机镜头作为开始达到了首尾呼应,达到戏里戏外、始末都相互对应的效果。整部影片多次运用蒙太奇手法,以时空间转换达到自然转场的效果,淋漓尽致描述、展现故事内容。两条线索同时进行做比较,引导观众思考社会中的道德标准和爱情的自由之间能否达到一种平衡,同时也使得电影更具有戏剧化的效果。另外,影片色彩基调前后的鲜明对比,从侧面更有助于故事内容的表述,观众也可从中把握情绪的变化。

24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