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流派是怎样形成
各种戏剧流派的形成,都是多种因素的融合,它们都与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思潮、某种哲学观念有密切联系。在人的本体观、戏剧观以及戏剧的表现方式等方面,它们都有自己的主张,这些因素在创作实践中的综合体现,形成某些鲜明的风格特点。
在这一层面上区分历史上的戏剧流派有:
古典主义戏剧,兴盛于17世纪,以法国为代表,主要作家有P.高乃依、J.拉辛和莫里哀,布瓦洛的《诗的艺术》则是集中阐明古典主义戏剧原则的经典性著作;
浪漫主义戏剧,在19世纪前期兴起于欧洲,是古典主义戏剧的反叛肢答者,主要作家有法国的V.雨果、A.de缪塞,德国的H.von克莱斯特,也包括英国的G.G.拜伦、P.B.雪莱,雨果的《〈克伦威尔〉序言》被认为是这一戏剧流派的宣言;
现实主义戏剧作为一个流派,于19世纪后半叶在欧洲各国兴盛并居于剧坛的主导地位,主要作家有H.易卜历御慧生、G.豪普特曼、萧伯纳、J.高尔斯华绥以及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E.奥尼尔等,这一流派被继承下来,并与其他流派相互对立、相互影响,在20世纪形成多种风格并存竞荣的局面;
自然主义戏剧由法国作家E.左拉于1881年确立名称 ,他是这一流派的倡导者和主要作家,豪普特曼、苏德尔曼、H.贝克、J.A.斯特林堡的某些作品也属于这一流派;象征主义戏剧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流行于欧洲各国,主要作家有M.梅特林克、J.M.辛格以及俄国的安德烈也夫等;表现主义戏剧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流行于欧美,主要作家有斯特林堡、G.凯泽 、E.托勒尔、卡佩克、奥尼尔等;
未来主义戏剧由意大利的F.T3马里内蒂于1909年创立,流行时间较短,俄国的 B.B.马雅可夫斯基也曾属于这一流派;超现实主义戏剧源于G.阿波利奈尔于 1917年创作的剧本《蒂雷西亚的乳房》,作为一个流派形成的标志,是1924年勃勒东的《超现实主义宣言》。主要流行于20~30年代的法国;存在主义戏剧20世纪30年代兴起于法国,主要作家J.-P.萨特、A.加缪都是存在主义哲学家 ;
荒诞派戏剧,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欧美,主要作家有S.贝克特、E.尤内斯库、H.品特拆渣、A.阿达莫夫、E.阿尔比、J.热内等,这一名称最早见于马丁·艾斯林于1962年出版的《荒诞派戏剧》一书。象征主义戏剧、表现主义戏剧、未来主义戏剧、超现实主义戏剧、存在主义戏剧和荒诞派戏剧,又总称为现代派戏剧。
戏剧流派:dramatic schools 以风格类型区分的戏剧群体现象。
在戏剧表演艺术中,由于观念和方法不同,也可以区分为不同的流派,如体验派与表现派之别,有人把它们称为表演艺术的不同形态。
表现主义戏剧和象征主义戏剧的异同
一、表现主义戏剧
表现主义戏剧是短儿群一部分左翼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资本主义现实深感不满,并360问答想在精神上将此种情绪表达出来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戏剧流派。他们受到柏格森的直觉主义和弗植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影响。这派剧作家不满于对外在事物的描绘,要求突破事物的表相揭示其内别仅执席临端候部景在的本质,要求突破对人的言行的模写而表现其“深藏在内部的灵魂”,要求丢弃人的个性而表现其原始性的“永恒的品质”。在表现派剧作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各种人物的潜意识的开掘,并把它“戏剧化”。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这派剧作家借用了象征主义戏剧的各种象征手法,同时往往大量唱投盟运用内心独白、幻象和梦境的具象化等主观表怎分律是附案名格现方式。
在舞台表演上,表现主义戏剧长于用灯光变幻造成各种光怪陆离的梦幻效果,并喜用各种歪曲变形、抽象的舞台美术手段,以造成能强烈震撼观众心灵的舞台效果。
中国在20年代,有些剧作家也受到表现主义的影响。郭沫若就曾赞扬德国的表现主义戏剧,并创作出一些具有表现主义倾向的剧本。
表现主义戏剧对其后的超现实主义戏培剧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它的非理性化倾向,后来被超现实主义戏剧发挥到了极致。表现主义戏剧作为一个流派,已经衰落了。但艺批海被对兵叫威是,它对人的灵魂的深入开掘,以及为表现人的灵魂而运用的各种主观表现方式,都为当代戏剧家所吸收、冲结点数孔格矿段坐愿借鉴,推动了当代现实主义戏而久车急剧的发展。
二、象征故生主义戏剧
象征主义戏剧是西方现代戏剧流派之一。作为一个流派,它首先兴起于诗歌。法国诗人波德莱尔(1821~1867)是象征主义诗歌的先驱。莫雷亚斯于1886年在《费加罗报》上发表了一篇“文学宣言”,将这派诗人称之为“象征主义者”。后来一般都以此作为象征主义诞生的标志。很快,这个流派从诗歌扩展到戏剧,并成为一个波及欧洲数国的设妒么戏剧流派。比利时诗人M.梅特林克于1886年去巴黎参加象征主义运动,并于1889年发表剧本《玛兰纳公主》,被公认为是第一个象征主义剧衡风作家。
象征主义戏剧的基本特征是:否定真实、客观地描写现实、强调表现直觉和幻想,注重主观性与内向性,追求所谓内心的“最高的真实”。他们称自己的艺术是对平淡无味的自然主义的反拨。自然主义把外在的、客观的东西放在首川案位,同时把人们的行为都殖此制持双说成是生理上的原因造成的。 象征主义的产生,在哲学上是由于受到叔未华、马赫和祈康滇主义者的主观唯心主义,特别是尼采、柏格森的“生命哲学”的影响,信奉神秘主义,沉溺于个人的返躬自省,强调直觉的作用,认为非理性是艺术创作的基础。认为存在于现象界之外的物自体是不能被人的理性认识计急能力达到的,只好借助艺术家的直觉创造出来的象征,把它暗示出来。
象征主义认为宇宙万物与人类的精神之间存有某种互相契合的“对应”关系,主张将宇宙万物作为各种人类精神或社会观念的象征来加以表现。象征主义戏剧也基本体现了这种精神。它们否定真实、客观地描写现实,强调表现直觉和幻想,追求所谓内心的“最高的真实”。在这派剧作中,有时通过奇特的想象把抽象的观念和有形、无形的事物,都化为具有特征的象征形象,如《青鸟》中各种各样的“幸福”、“欢乐”,“火”、“光”,“黑夜的芳香”,“睡眠”,“感冒”等等;有时则用各种象征手法表现不可捉摸的神秘力量,如《闯入者》中用音响象征“死神”的闯入,《骑马下海人》中笼罩人类命运的大海京声料罪单买领水的波涛声,等等。因此,尽管它们的思想倾向不同,但大都具有浓重的神露免掉裂秘色彩和非理性主义的倾向。
一般认为,象征主义戏剧的上述特点,是由于该派剧作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病态现象深感厌恶、绝望,遂将笔触从现实的“此岸世界”转向“彼岸世界”,并认为这种“彼岸世界”只有用剧作家的直觉和想象才能感知,而不能凭借理性去认识。因此,这派剧本又大都具有非理性主义的倾向。
象征主义戏剧的另一特点是:多采用与自然主义、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不同的象征、暗示、隐喻等表现手法。这类表现手法,后来被表现主义戏剧、超现实主义戏剧、荒诞派戏剧大量借用,甚至也为后来的现实主义戏剧所吸收,从而丰富了自身的表现力。
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有些话剧作家也受到象征主义戏剧的影响,如田汉的早期剧作就有一部分表现出象征主义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