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达利的作品介绍
张达利的《字非字 图非图》系列作品运用朴实的手法,单纯的色彩以及汉字构成了创作的主要元素,汉字的内容是取材于老子著作中的片段和当代流行文化,将不同的汉体无意识的分解。正如德里达从索绪尔的文本中解读乱拍出了形而上学是以逻格斯为中心的。人类任何思想和行为,都只能依据其与逻格斯中心或边缘的关系,而被强制性的赋予秩序与等级。然而在事实上,我们所要认识的世界既无中心,也无边缘,“中心”与“边缘”这样的提法是我们通过概念强加给世界本身的。
作品的这种创作手法使汉字失去了原有的传统功能,对于文字的功能的思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源远流长哗游羡的,在先秦哲学里,老子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王弼更进一步的说:说:“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指出“存象者,非得意者”。在这些作品中,以全新的表达手法力图将作为象形文字的汉字的美感作出重新的释义。
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编制的手法。编织和拓印是人类最古老的手工艺之一,将这种编织物作为绘画载体,在国内外是原创。编制工艺在中国源远流长,在磨消《易经·系辞》就曾有记载,旧石器时代,人类即以植物韧皮编织成网罟。在新材料、新手法的创新上使作品的东方韵味显得更为突出。
在这里,一切约定俗成的艺术概念已经被否定,它给人的不是一般的视觉上的快感,而是让人体验到作者对传统文化意识的自我发现,努力试图突破传统的禁锢,在静止的形态中追求艺术包容力,在小小方寸的有限中发现无限,在创作的短暂与艰苦中获得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