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维奇的基本资料
(1878~1935)
Malevich,KazimirSeverinovich俄国画家。1878年2月11日生于基辅,1935 年 5月15日卒于列宁格勒( 今圣彼得堡 )。受业于莫斯科绘画雕刻建筑学校。早期作品寻求变形和稚拙的美,代表作《花姑娘》、《农民》采用印象主义画法。1912年在驴尾巴展览会上陈列的《手足病医生在浴室》、《玩纸牌的人》,又具有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的特色。还曾参与起草俄国未来主义艺术家宣言。十月革命后参加左翼美术家联盟。1930年以嫌疑犯被捕入狱,后获释。著有《无物象的世界》。 俄国画家卡西米尔·塞文洛维奇·马列维奇(Kazimir Severinovich Malevich,1878——1935),至上主义艺术奠基人。1878年2月11日生于乌克兰基辅的一个贫困家庭,具有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的特色。曾参与起草俄国未来主义艺术家宣言。1935 年 5月15日卒于列宁格勒 (今圣彼得堡 )。
他从接受严谨的西方艺术美学的教育开始,后和康定斯基、蒙德里安成一起成为早年几何抽象主义的先锋,最终以朴实而抽象的几何形体,以及晚期的黑白或亮丽色彩的具体几何形体,创立这个几乎只有他一个人独舞的至上主义艺术舞台。“模仿性的艺术必须被摧毁,就如同消灭帝国主义军队一样。”这就是他铿锵有力的表白。
马列维奇的至上主义思想影响了塔特林的结构主义和罗德琴柯的非客观主义,并通过李西茨基传人德国,对包豪斯的设计教学产生影响。20年代初,苏联文艺界对非写实艺术不再包容和接受,马列维奇只得终止其对抽象艺术的探求,而以教学谋生。1927年,他唯一的一本理论著作《非客观的世界》在德国出版。1935年,他在贫困和默默无闻中离开人世。 1913年,马列维奇的立体主义突然转向一种图表式形象拼凑,构成半画谜,半招贴画式的性质。这一幅《一个英国人在莫斯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这幅画上,具体的形象以反逻辑方式并列,是一种前达达派的构想。画上有俄罗斯教堂、马刀、蜡烛、剪刀、文字、锯子、鱼和梯子等等,这些在生活逻辑上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完全按画家的自由意志杂乱地并存在画面上。它们大小不均,事碰或物间也毫无可供联想的因素。
十月革命后,马列维奇和另一位俄国画家–抽象主义绘画的创始人康定斯基同在苏联的“И30”工作。他们作画,搞雕塑,还搞设计与舞台美术。在工作中,他们联系现代的机械文明,开始探索自己将要发动的大规模造型活动,这就是陆吵明“构成主义”新观念的起端。十月革命前,俄国的美术界受到西方现代派运动的启迪,在艺术探索上表现得非常活跃。如拉里奥诺夫在实验“光辐射主义”,马列维奇在创造“至上主义”等等。十月革命胜利后,这些俄国现代艺术流派的成员都满腔热诚地欢呼革命的到来。革命结束了原来的艺术集团,他们又重新把它们集结起来。而且这些崇尚现代派艺术的人被称作“左派”,尊重传统的巡回展览画派被划入“右派”。马列维奇的“至上-构成主义”自称是左派画家。马列维奇在1919~1921年间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教学时期,还大肆宣场他的抽象艺术的哲学观。1926年,借用康定斯基的理早告论写了一本书,名为《抽象世界》。但终因不符合革命后苏联现实的要求而遭到人民的唾弃。它只能得到西方现代派艺术家的同情与支持。后来他在贫困与默默无闻中死去。
西方抽象艺术的现状和发展
艺术形象土地补较大程度偏离或完全抛弃自然对象外观的艺术题。抽象一词原义指人类对事物来自非本质因素的舍弃与对本英语该题项画质因素的抽取。一部分原始艺术品和大部分工艺美术作品以及书法、建筑等艺术样式,就其形象与自然对象的偏离特征来说应属抽象艺术。但作为自觉的艺术思潮的抽象艺术则在20世纪兴起于欧美。诸多360问答现代主义艺术流派如抽象么孩尼组任武商表现主义、立体主义、塔希主义等质头角穿深庆均受此影响。现代抽象艺术大致可分两种:①对自然对象外观加以减约、提炼或重组;②完全舍弃自然对象,以纯粹形策若社收械况式构成出现,称纯抽象。前者有两种类型:一种以自己对事物的概念为创作依据,减去被认为是次要、偶发的因素,追求一种本质;另一种则杨销观长继王措司映从个别特殊的自然对象中抽取艺术形象的模式。后者则分止情感型和理智型两类。情感型被称为热抽象,如W.康定斯基、J.米罗等;理智型被称为冷抽象,以K.C.马列维奇和P.蒙德里安毛简绍季超方气们为代表。抽象主义思潮盛行于20世纪50年代。现代抽象艺术运动整体上是对模拟自然的传统的反叛,它对现当代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抽象艺术的由来
抽象艺术是与具象艺术相对的名称,也可称为非具象艺术。它的特征是缺乏描绘,用情绪的方法去表现概念和作画,而这种方法基本上就是属于表现主义的,最早见于康定斯基的作品。它是由各种反传统的艺术影响融合而来,特别是由野兽派、立体派演变而来。
“抽象”艺知海国得载进费术在毕加索看来并不存在,他认首连环养胞投究为只不过有人强调风格用针井,有人强调生活罢了。在米歇尔·塞弗尔看来,抽象艺术是:“我把一切不带任何提醒,不带任何对于现实的回忆——不管这一现实是否是画家的出发点——的艺术都叫作抽象艺术。
实际上野兽派和死混议元立体派促进了形与色的独立发展考硫翻化量治。是康定斯基进一步以期思丰发现了它的奥妙,他在1910年画了第一幅断然抽象的水彩画,是一幅无具象愿望的、充满活力的重叠色点。康定斯基的创造性发明是从音乐中获得美学启迪,尔后捷克人库普卡直接从音乐中获取合前灵感进行抽象艺术创作。人称他是音乐主义画家鼻祖,后来他们共同组成抽象派。
抽象艺术的两大分支
自1910年第一六固怕据候件抽象作品产生后,在西方迅速发展,衍生出许许多多粮着娘起的形式,成为抽象艺术的主体。属立体主义分支的有:
1.用光线粉碎物体实质,表现现代感觉和速度的未来主义(1909-1915)
2.用铁丝、玻璃及金属片等材料,以长、方、圆及直线组成非形象的形象的构成主义(1913-1917)
3.不去观察对象,凭感觉和寻找所谓新的象征符号,去描绘直接感受的绝对主义(1915)
4.完全以三原色或黑白灰的直角形色块与直线构成画面的新造型主义(1917)
5.反对再现自然,又要从自然出发而进展到抽象的具体艺术(20世纪20年代)
6.以平涂的色带或色面构成愈发简单的、纯粹图形的抽象形式主义(20世纪50-70年代),如硬边艺术、色面艺术、最低限艺术等
7.用几何图形,通过人为的光色处理,造成视觉上差错的光效应艺术(20世纪60年代)等
从野兽主义和表现主义派生出:
1.以线条、痕迹和斑点为符号,反映作者潜意识中的自我感觉的抽象表现主义(20世纪40年代)
2.在大画布上,作家不自觉行动中,靠颜色无意识的泼洒滴流进行自我表白的行动画派(1945-1955)等
抽象主义在不算长的发展过程中,作品已显现出足够的内在美和表现力,并涉及到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等领域,但在审美标准上带来了混乱或分歧。
8月18日将是西方战后最为著名的抽象主义大师之一汉斯。哈同作品在京展示的最后一日。《哈同艺术展》作为“仲夏法兰西”中法文化年闭幕展压轴系列之一在中国美术馆展开,为北京观众带来亲自感受世界顶级大师作品的难得机会。
在我国,对于西方现代艺术、特别是抽象艺术的欣赏尚未普及,“抽象艺术”在大众中主要作为一种文化品位的概念而存在,而在法国家喻户晓的“抒情抽象主义”于我们则更是陌生。展览闭幕之际,考虑到观众的欣赏需要,以及汉斯。哈同在西方现代艺术史及抽象艺术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中国美术馆特别邀请北京大学艺术史系朱青生教授(朱青生本人也是艺术家和艺术史学家,并且也是哈同艺术展的策展人)于8月18日下午一时三十分在中国美术馆七层学术报告厅举行专场讲座,专门讲述有关哈同的生平及艺术经历、如何欣赏抽象作品、以及西方抽象艺术与中国书法的联系。中国美术馆在推进中法文化艺术交流的同时,也希望中国观众能在最大程度上了解西方艺术家及其作品的意义与价值。
本次《哈同艺术展》得益于策展人及哈同艺术基金的支持,来京展出的作品均为艺术家一生作品中的精华之精,而哈同在西方现代艺术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也为该展览奠定了基础,哈同的艺术甚至影响了后来举世闻名的美国抽象表现主义。
哈同的抒情抽象艺术其实并非表面表现的那般难以理解,结合哈同本人的生平和经历,观众将发现这其实是艺术家在介入社会的责任感及追求艺术神圣使命之间的挣扎和最终升华,或按艺术家自己的话“永远在两个极点之间往来”。最明显的例子即体现在哈同自己身上——他的残疾。哈同出生于德国,后加入法国国籍,在二战期间他站在法国一边抵抗法西斯,并因此在战争中失去了自己的腿,最终得到了来自德、法两国的反法西斯荣誉勋章。哈同反对艺术家以签署宣言的方式参与社会变革,而主张艺术家以身体力行的方式去实现作为人本身(亲身参与战争,而不是如毕加索那样创作一幅斯大林肖像)及艺术家的价值(相对于以康定斯基为代表的几何抽象艺术而言,哈同精深的抒情抽象艺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