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

浪漫主义乐派是继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出现的一个新的流派,它产生在十九世纪初。这个时期艺术家的创作上则表现为对主观感情的崇尚,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幻想。艺术表现形式也较以前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浪漫主义思潮与风格的形成与发展。强调音乐要与诗歌、戏剧、绘画等音乐以外的其他艺术相结合,提倡一种综合艺术;提倡标题音乐;强调个人主观感觉的表现,作品常常带有自传的色彩;作品富于幻想性,描写大自然的作品很多,因为大自然很平静,是理想的境界;重视戏剧,研究民族、民间的音乐文学,从中吸取营养,作品具有民族特色。
代表人物:
早期
韦伯
德国作曲家,浪漫主义音乐的先辈,在创作、演出、指挥和音乐社会活动方面都进行积极工作,为新的浪漫主义音乐艺术开辟了道路。他创作中所表现出的那种浪漫主义气质,那种富于幻想性的特色,那种追求民族和民间情趣,以及作品中带有戏剧情节的构思和注重色彩变化的手法,都对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作为浪漫主义歌剧的奠基人,他的创作是在德国浪漫主义思潮兴起、民族意识高涨的背景下进行的。特别是在歌剧舞台为意大利和法国歌剧所统治的情况下,韦伯所开创的浪漫主义民族歌剧,不论从题材上和风格手法上都具有重要意义。在他的10部歌剧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魔弹射手》。这部作品以从未有过的浪漫主义气质和民族风格,为歌剧创作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使韦伯在音乐史中占有一个重要地位。韦伯的《邀舞》(1819)极具华丽的技巧和管弦乐效果,运用了把生活风俗性内容和舞蹈音乐结合起来的写法,为后来浪漫派作家写作标题闷含性的钢琴舞曲提供了范例。
舒伯特
奥地利作曲家,他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以创作艺术歌曲成名,艺术歌剧是诗歌和音乐的结合,这是浪漫乐派作曲家抒发诗情画意的理想领域。舒伯特选用的诗歌范围很广,有歌德、席勒等大诗人的诗,也有它的朋友朔贝尔的作品。他歌曲中的钢琴伴奏,不仅起了陪衬旋律的作用,也是创造特定意境的主要手段。他的歌曲被称为“艺术歌曲”,但许多歌曲中淳朴的音乐语言,常常接近于民歌,他的《野玫瑰》、《鳟鱼》、《菩提树》等歌曲,后来都成为广泛流传的民歌。民歌常用的分节歌的形式也是舒伯特歌曲创作的主要形式。
其他人物:罗西尼、门德尔松、肖邦、R.舒曼、柏辽兹、帕格尼尼
中期
李斯特
李斯特是中期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他出生在匈牙利,他的一生对音乐突出的贡献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丰富了钢琴技巧的表现力。他的钢琴音乐不仅有诗情画意的小品,也有宏伟、辉煌的艺术效果和具有交响性的乐曲,他使钢琴音乐获得了管弦乐队般的效果,气势宏伟,热情磅礴。二是他首创了单乐章标题交响诗体裁。一生中他写了十三首交响诗,以《前奏曲》和《塔索》最为著名,这些交响诗具有叙事性、抒情性、描写性和戏剧性的特点。此外,在李斯特的作品中鲜明的匈牙利民族特色体现得尤为突出,如反映匈牙利民间生活的19首匈牙利狂想曲,其中第2、6、12、15首是经典之作。
勃拉姆斯
德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因为勃拉姆斯固守传统,所以有人说他是生活在浪漫主义盛行时期的一个“古典主义者” 。但他作品的深度并不像想象的那磨深懊,守旧。他的音乐中语言新颖且赋予表现性,又将音乐重新塑造成为一种抽象艺术。使传统音乐体裁重新获得新生。他的代表作品中以《c小调第一交响曲》(1876年)最引人注目(曾被称作贝十),还有《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1878年)、《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1881年)和管弦乐曲《匈牙利舞曲》21首、《圣安东尼众赞歌主题变奏曲》、《悲剧序曲》等,都是广大音乐爱好者喜欢的作品。
其他人物:W.R.瓦格纳、布鲁克纳、小约翰·施特劳斯、奥芬巴赫、圣桑、
弗兰克、柴可夫斯基、维尼亚夫斯基、肢吵维厄当、安东·鲁宾斯坦、布鲁赫
晚期
理查德·施特劳斯
德国作曲家R.施特劳斯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交响诗和歌剧方面,他完善了交响诗的结构形式,精心创作主导动机以及专门描写人物、地点、情景的音乐片断。他的管弦乐配器方面同样显露了卓越的才能,他的作品线条思绪极尽各种乐器之性能,使他的作品中一个极平常的动机或主题也能发出最迷人的光彩。施特劳斯的歌剧创作主要历罩侍受W.R.瓦格纳的“乐剧”的影响,作曲技巧虽然高超,但内容比较苍白,与瓦格纳的作品相比较要单薄得多。他的作品有时象一篇充满绚丽辞藻的散文,但却在复述一个空洞无聊的内容。施特劳斯是由古典创作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综合者,W.A.莫扎特的明澈,贝多芬的动荡,勃拉姆斯的结构感,W.R.瓦格纳的英雄性,李斯特的标题音乐,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他对管弦乐队的熟练把握使他的作品发出迷人的光彩,但世纪末的文化特征,也充分体现在他的作品中,即唯美主义和颓废主义的倾向。他的创作和一道预示了二十世纪音乐的来临。
马勒
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在贝多芬合唱交响曲的基础上发展了声乐交响曲(注:艺术歌曲与交响乐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式)。他的代表作品有10部规模宏大交响曲,晚年根据中国唐诗谱写的《大地之歌》(注:马勒称它是一部男高音、女低音和乐队的交响曲)等。 作为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音乐家,马勒在创作手法上进一步强化了浪漫音乐的发展方向,如在音乐语言上更加个性化,感情表现更加激烈夸张,和声方面极度半音化,这些对20世纪的现代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他人物:拉赫玛尼诺夫、斯克里亚宾、雅纳切克、埃尔加、塔涅耶夫、

古典主义音乐时期的三位著名作曲家

1、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6日—1827年3月26日),出生于德国波恩,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欧洲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

贝多芬在父亲严厉苛刻的教育下度过了童年,造就了他倔强、敏感激动的性格。22岁开始终生定居于维清尺也纳,创作于1803年至1804年间的《第三交响曲》标志着其创作进入成熟阶段。

此后20余年间,他数量众多的音乐作品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宏伟气魄,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高峰,并预示了来自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到来。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于维也纳去世,享年57岁。

贝多芬一生创作题材广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1部歌剧、32首钢琴奏鸣曲、5首钢琴协奏曲、多首管弦乐督皇球量英而某社力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光强错相曲等。因其对古典音乐的重大贡献,对奏鸣曲式和交响曲套曲结构的发展和创新,而被后世尊称为“乐圣”、“交响乐之王”。

浪漫主义时期小提琴协奏曲的作家

2、莫扎特

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英语:WolfgangAmadeusM研亮ozart,1756年1360问答月27日-1791年12月5日),出生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兹堡,欧洲古典主义音乐作曲家。

1760年,开始学习作曲由优套张

莫扎特一生漂泊劳碌。

1762年的寒冬,年幼的沃尔夫冈与姐姐南内尔的欧洲巡演拉开序幕。

从慕尼黑评钢给药验马、林茨到受弗朗西斯一世接见的维也纳之行后,他经由波恩、科隆、布鲁塞尔抵达法国,在巴黎他短暂碰壁,随后在英国重整旗鼓,在意大利度过的岁月则为莫扎特日后的歌剧创作提供了无限源泉。

1773年,在意大利受挫的莫扎特重返故里,从粮食大街四层狭小局促的公寓迁或门波向规论至萨尔茨河对岸新城的马保为效卡特广场八号。

在萨尔茨堡,议那兴历步莫扎特被任命为大主教宫廷首席乐师,但是这个人生阶段于他而言,却充满了忧郁压抑。

新任大主教科罗瑞多让莫扎特深切体会到萨尔茨堡的保守封闭顶许乡。

1781年,莫扎特到维也纳开始10年的创作生涯

1791年12月扮让5日0时55分,莫扎特逝世,享年35岁,死因不明。

3、海顿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Franz Joseph Haydn,1732年3月31日-—1809年5月31日),又译海登、海典、偕丁,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交响乐之父,出生于奥地利南方靠近总损黄匈牙利边境的风景秀如精宜丽的罗劳村。

海顿是世界音提但科了威里念乐史上影响巨大的重要作曲家。他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第一位代表人物,一位颇具创造精神的作曲家。

海顿的音乐幽默、明京赶阻失存呼职草为快,含有宗教式的超脱,他将奏鸣曲式从钢琴发展到弦乐重奏上,他是器乐主调的创始人,将传统对位法的独立声部完全同化了,将主题发展自行展开。

后期他访问英国,接受牛津大学授予的音乐博士头衔,受到了韩德尔的影响,也受莫扎特的影响,产生旋律优美的抒情色彩,出现类似巴洛克的风格。他用弦乐四重奏代替钢琴,用管弦乐代替管风琴,创造了两种新型的和声演奏形式。

她立还反胜积反海顿同莫扎特和贝陈扩多芬三人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

扩展资料

维也纳古典乐

巴洛克时代的结束是以巴赫的逝世为界限的,随后而来的便是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

这个时期的音乐继承了欧洲传统的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成就,确立了奏鸣曲、协奏曲、交响曲等重要的音乐形式,并且室内乐也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对之后音乐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影响。

古织值典主义时期的音乐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严谨的,继承了巴洛克时代的理性,但是却更多的融入了人们的情感,在两者之中达到了统一。所以古典时期的音乐是笔和制政表达的内容更加丰富了,同音乐艺术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在古典音乐时期,最重要的三位代表人物是海顿、莫扎特、贝多芬。

莫扎特的音乐充满着华丽感,总是带给人一种亲和力,这种亲和力来自于莫扎特为了创作音乐的纯真心态。而贝多芬相对于莫扎特来说,则经历了更多的生活困苦,以及长年病痛的缠绕。他将自己生活中的种种不幸写入音乐中去,所以贝多芬的音乐带给人们的更多的是一种愤怒、一种激情、一种与生活抗争的态度。

因为这一时期的三位代表性人物: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生活与创作主要都在维也纳,因此又被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或“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

此时期作家中,莫扎特的小夜曲、嬉游曲等都答缺高很具亲和力。海顿的第一、二号大提琴协奏曲也会是很适合入门者欣赏的曲目。至于贝多芬的作品,轰轰烈烈的音响俯首可得,有代表性的包括他的小提琴奏鸣曲《春》、钢琴奏鸣曲《悲怆》、《热情》、《月光》。

葛路克(1714~1787)由巴洛克后期跨越到古典时期的德国歌剧作曲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典音乐

21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