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书院原文|翻译|赏析_原文作者
南溪书院
[作者] 杨发 [朝代] 唐代
茅屋住来久厂,山深不置门。
草生垂井口,花发接篱根。
入院将雏八练素如读苗鸟,攀萝抱子猿。
曾逢异人说,风景似桃源。
《南溪书院》作者杨发简介
杨发[唐](约公元八四四年前后在世)字至之,先为同州冯翊人,父遗直始家于苏州。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武宗会昌中前后在世。工于诗。太和四年,(公元八三o年)登进士第。历太常少卿,出为苏州刺史。后为岭南节度,严于治军。军人遂怨起为乱,囚发于邮舍。坐贬婺州刺史,卒于任。发为诗清新浏亮,传世颇多。
杨发的其它作品
○ 残花(一作罗隐诗)
○ 玩残花
○ 小园秋兴
○ 南野逢田客
○ 秋晴独立南亭
○ 杨发更多作品
杨明义是哪里人
杨明义
杨明义1943年生于江苏苏州。画家。兼擅版画、水墨画。毕业型迅于苏州工艺美专,1981年就读中央美术学院。1987年赴美,毕业于美国纽约青年艺术学生同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国韵文华书画院副院长,海华归画院副院长。1978年因创作《水乡的节日》一画在写生中发现周庄,被称誉为“发现周庄第一人”。
姓名:杨明义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江苏苏州
出生日期:1943年
职业:画家
毕业院校:美国纽约青年艺术学生同盟
主要成就:世界华人艺术大奖
20世纪艺术贡献奖勋章
特别独立艺术家大奖
中国画年度十大人物
代表作品:《杭州西湖》《姑苏瑞雪夜》
人物概述
杨明义,1943年生于江苏苏州。1962年毕业于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1981年就读中央美术学院。1987年赴美留学,毕业于纽约青年艺术学生同盟。1999年回国,现居北京。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文化部国韵文华书画院副院长,海华归画院副院长。1978年因创作《水乡的节日》一画在写生中发现周庄,被称誉为“发现周庄第一人”。
杨明义擅山水,多以江南水乡风光入画,所作笔墨淋漓,格调清新典雅,富有浓郁的抒情意味和乡土气息。他首创新一代风格的水墨水乡中国画,创造性地表现江南水乡的浓郁韵味,形成了鲜明、独特的个人画风,深得国内外艺术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影响巨大。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杨明义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美展和国际重要展览,并在亚、美、欧各地举办个人画展近40次,出版各类画册、文集40余种。1982年作品入选中国首次赴法国春季沙龙画展。1988年起,他的作品进入世界知名的纽约佳士德、苏富比国际拍卖行,成为国内少数几位最早进入国际知名拍卖行的画家。
艺术评价
记忆感怀
2013年不少画江南的作品,还没看到像杨明义先生这样,浸泡在一个主题里这么多年。他会成为美术史单一主题的画家。杨明义先生的绘画语言已经非常娴熟了。他画每座桥,水墨和方法是有变化的。不能简单地说,他在画国画,他运用透视,运用西洋画处理景别的方式,融进水墨尺幅。你看中国古典画面里即便出现桥,不是这个形态。
生活中的伤感和时间里的伤感,最好的去处就是你把它变成艺术,艺术给你的伤感不是伤感主义的,它是抒情的,内在的,它像是100首诗。诗容易伤怀,但它已经变成诗,变成一个纸面空间,可以不断回味。你一旦读会这首诗,它就属于你,不走开了。绘画、音乐、文学,不应该流于伤感主义,一旦这幅画引发你的伤感,它一定已经变成艺术,那是另一个层次的伤感:它变成美,变成诗,变成可以回味的,可以内在于生命,不会消失。这就是人为什么需要艺术。
艺术和画家其实是这个关系。艺术要比自然、比记忆还要迷人。我相信有一天大家会忽然发现,到江南去,到一个小镇去,已经找不到江南了:这就是百桥图的说服力!它可能比地理上的江南更有说服力。北方也可能是个反差,有情致的北方人,会对江南保留敬意和感怀。这是一个躁动的年代,像杨明义先生和一些古建保护者,在剧变中,在拆迁的尘埃中,会试图留下什么,转化为绘画,让艺术留住记忆。(陈丹青)
宏大隽永
杨明义先生作品的风格、气息、格调是比较独特的。是那种典型的江南诗意绘画的特质,在绘画语言、表现形式、水墨技巧方面是比较成熟的。
光看作品,感觉作者一定是斯文儒雅的南方人,见他本人方觉有点印第安人的特色,粗犷、质朴,有一种彪悍的北方人的特点,皮肤黝黑,和他的作品形成的某种反差很有趣。可见这位壮汉心目中的艺术感觉细腻而富有诗意。艺术家的作品应该说基本是自然流露,很难造作。十多年来,他的作品一以贯之,淡淡的,朦胧着而且在不断完善着,升华着,不断提升着形式语言、风格表现的手法,经得住观赏和回味。
艺术家有很多种,既有叱咤风云表现宏大叙事题材的画家,也有以传统笔墨坚守,注重艺术本体技艺型的好手,还有一批是抱着深层文化的意识,负有某种使命、又夹杂着痴迷爱好的执着茄租梁型艺术家。能够把所有这些重叠在一起的是最幸福的画家,杨明义可算是其中之一,他的作品在宏大叙事当中显现着细腻、精妙和纯美隽永。(冯远)
出版
《杭州西湖》
《家乡梦境》
《杨明义》
《颤运杨明义的艺术世界》
《杨明义壬申画集》
《苏州渔歌》
《杨明义画扇》
《杨明义写生作品集》
《近日楼散记》
《杨明义画集》
《杨明义水墨集》
《苏州渔歌》
《四季》
《旅美十年速写集》
《杨明义画周庄》
《明义画荷》
《水墨水乡》
《近日楼散记》
馆藏
中国美术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
人民大会堂
江苏省美术馆
苏州博物馆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伦敦大英帝国博物馆等诸多中外美术馆
美术学院、美国前总统布什和夫人社会名人等私人收藏家
艺术年表
2007年入选由CCTV-2艺术品投资、《中华工商时报》、《扬子晚报》、《美术》杂志、《收藏》杂志等28家社会主流及收藏艺术类核心媒体联合主办的“艺术之巅——2007强势媒体年度推荐书画名家”。
2006年创作《埃及的记忆》
2006年为《逸飞周庄》一书写序
2005年为人民大会堂创作两张8尺整张水乡画作。
2005年开始着手创作江南百桥图
2004年创作《印度印象》
2003年为黄永玉玉氏山房美术馆所作《江南烟雨》
2002年《水墨水乡》画册首发式由江苏省美术馆举行,同时展出杨明义作品50余幅
2002年创作《春常在》作品由国务院总理朱_基出访柬埔寨时作为国礼赠送给西哈努克亲王及夫人
2002年获日本“新日本美术院”颁发的“最优秀国际艺术赏”。
2002年《水墨·水乡》杨明义作品集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此画集由旅美画家陈丹青作序。
2001年在香港举办由吴冠中题名的《杨明义画周庄》画展。
2001年《北京晚报》、《中国书画报》发表文章《杨明义,发现周庄第一人》,《发现周庄》
2000年香港出版由黄苗子题字的《明义画荷》集,集中了杨明义以“荷”为主题的水墨画作品。
2000年获美国亚太艺术中心颁发的“二十世纪艺术贡献奖”勋章。
2000年被评为国家一级美术师。
2000年赴希腊、埃及、以色列等国写生游览。
1999年水墨作品《雨中江南》获“二十世纪末亚太艺术大展”银奖。
1999年介绍他的艺术经历的《近日楼散记》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在苏州美术馆举行此书的首发仪式的同时,举办“近日楼藏书现代化书画名家画展”展出杨明义历年收藏名家精品200余幅,市领导和群众近千人出席开幕式,杨明义为读者签名售书。
1999年杨明义为家乡母校马医科中心小学捐款建立“杨明义艺术室”
1999年杨明义返国工作。
1998年获”世界华人艺术大奖”,“1998年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称号。
1998年获台北颁发的“第五届全球中华文化艺术薪传奖”。
1998年在苏州举办“杨明义旅美速写展”,这是从他在美国画的四千多张速写作品中选出700多张参加展出,表现了他在美国的艺术经历和生活情景。后又在展出作品中选出400多张编印成册,次年《旅美十年杨明义速写集》由苏州古吴轩出版社出版向全国发行。
1997年在家乡苏州举办“旅美十年——杨明义画展”,展出十余年来创作的水墨作品80余幅。
1997年在苏州举办由香港出版,旅美画家陈逸飞作序的《杨明义写生画集》首发仪式,同时发行杨明义作品《胜似春光》有限印刷品。
1997年返乡并为苏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大厅创作《春雾江南》大幅水墨画。
1997年获苏州市人民代表大会荣誉状。
1997年作品《姑苏雪后》获全日本艺术赏。
1996年杨明义画展在台北国父纪念馆隆重开幕,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秦孝仪为画展题词“下笔如有神”,台北的部分高层领导参观了画展。
1995年在台北、台中同时举办个人画展,深获好评,台北著名评论家,画家何怀硕及一些美术界著名人士中举办的杨明义艺术研讨会,何怀硕发表了《寂寂无声牵梦魂》一文,介绍并赞扬杨明义的以江南为主题的水墨画作品。
1995年杨明义的水墨画新作得到当代著名美术评论家黄苗子赞扬,他观后欣然题字“寒窗展读,为之眼明”。美术界前辈华君武在杨的作品上题“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1995年由黄永玉题字《杨明义近作》在香港出版。
1995年获中日书画艺术交流金奖。
1995年创作的《长发姑娘》一书在纽约出版,他画的以中国传统民间故事为题材的儿童读物在美国出版后被欧洲,非洲译成多种文字发行。
1995年赴欧洲写生游览。
1994年在美国创作的中国民间故事《贝壳姑娘和皇帝》一书在纽约出版,并获全美优秀插画作品奖,书内作品被选为美国中学教科书,杨明义简历和作品入编全美插画画家大百科全书。
1994年题为“苏州渔歌”杨明义画展在香港展出,著名画家黄永玉和近百人出席了开幕酒会,这是杨在香港的第一次画展。著名画家亚明在画展序文中写道,“杨明义专写江南,自成面目,艺贵独创,明义是也”。
1992年在台湾高雄举办杨明义壬申画展。
1991年在纽约举办杨明义水墨画展。
1990年纽约大学举办杨明义作品展,作品受到美国朋友的好评。
1989年水墨画作品《杭州西湖》被选印成特种小型张邮票,在美国华盛顿举办20届世界邮政会议上和中国杭州同时发行,杨明义在美应邀出席首发仪式。会后,杨明义和美国东部邮政部长及中国邮政部长为观众签名。
1989年美国布什总统和夫人收藏杨明义作品《月夜古桥》布什总统致函称赞扬明义的作品。
1989年华盛顿SUSAN·CONWAY画廊举办杨明义水墨画展。“美国之音”电台采访杨明义专题的节目向全世界播放。
1989年在纽约曼哈顿SOHO举办第二次个人画展。
1989年参加全美水墨画展并获奖。
1989年为中国驻纽约领事馆作画。
1988年杨明义作品在台北“皇冠艺文中心”展览,台北著名作家张曼娟著《水乡最深切的爱恋》一文发表,台北几大报刊,介绍杨明义的艺术。
1988年大幅作品陈列在中国驻联合国官邸内。
1988年五幅作品陈列纽约洲政府办公厅画廊,纽约洲洲长接见了艺术家。
1988年和纽约曼哈顿SOHO,CAROLYN·HILL画廊签约,举办了第一次画展,中国驻联合国特权大使李鹿野及夫人,旅美画家王己千、王方宇、陈逸飞、艾轩、王沂东等近百人出席了开幕式。
1987年赴美留学,先后在旧金山艺术学院和纽约青年艺术同盟学院深造,并结识了纽约华裔艺术家王己千、王方宇等大收藏家,使之对传统的中国艺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对今后杨的艺术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1987年在旧金山举办画展并讲学,向美国朋友推广中国艺术。
1986—1982年在任苏州版画艺术研究会会长期间,创办了全国第一条版画廊—“苏州版画廊”,组织一系列国际和国内的艺术创作交流活动,并主持举办了一年一度的国内国外版画作品邀请展—“姑苏之秋版画展”。连续四年在全国及国际上得到赞誉,取得了很大的反响。
1985年江南水墨画作品开始在国内外报刊作广泛介绍,吴冠中、黄永玉等为介绍杨明义作品撰文。专刊介绍发表杨明义作品的杂志有香港《美术家》、上海《美术丛刊》、南京《江苏画刊》、天津《迎春花》中国画期刊、浙江《富春江画报》、北京《中国画》杂志、北京《中国文学》等,在国内外产生很大影响。李可染、华君武、黄永玉、吴冠中等大师曾多次赞扬鼓励杨明义风格新颖的水墨画作品。
1985年上海《版画艺术》杂志专刊介绍杨明义的版画作品,由美术家马克撰文。
1983年为母校苏州马医科中心小学捐赠经费,次年正式设立明义奖学金基金会”奖励历届优秀毕业生至今。
1981年出访日本,在神户中日友好画廊举办“苏州风光画展”。
1981年参加“苏州书画界访问团”赴中越边境慰劳人民子弟兵,并进行创作写生。
1980—1981年中央美院版画系进修班结业,杨明义所创作水墨画《江南渔村》和水印版画《白兰飘香》入选中国首次赴法国春季沙龙画展,水印版画《水乡的女儿》参加全国版画展并获优秀奖,作品在《美术》等刊物上发表。
1972年全年在南京军区创作加工以革命胜地“韶山”为题材的中国画。
1971年参加南京长江大桥公路桥栏杆的设计和桥头堡内大型中国画《韶山》的创作,后得到中央周总理、郭沫若等领导的赞扬。杨明义六七十年代起结识全国老一辈名画家吴作人、黄永玉、吴冠中、李可染、叶浅予、黄胄、亚明、程十发、唐云等,受其教诲和影响甚深。
70年代起开始探索新的水墨江南山水画,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逐步形成了他的强烈、独特、鲜明的个人画风,得到了艺术界的高度评价、在美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63—1970年在苏州工艺美校任教,教授中国画及装潢设计。
60年代起不断深入生活,创作了许多风格独特反映江南水乡为题材的水印木刻作品、在国内外期刊、杂志发表,并屡屡选送出国展览,多次获奖得到美术界的好评。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