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高尔基的文学艺术创作手法如何从浪漫主义转变为现实主义?
他以高尔基为笔名发表了一篇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从这时到1901年,是他创作的前期。
他是从创作浪漫主义小说初入文坛的,其中漏源镇以《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最为出色。前者塑造了腊拉和丹柯两个截然对立的形象,腊拉是个绝对的个人主义者,他的极端自私令这个人的形象非常可耻,而丹柯则是一个无私的英雄,燃烧自己的心为整个部族服务,而伊泽吉尔老婆子则是连接两个故事的桥梁,作品表现了对民族英雄和革命英雄奉献精神的赞美。《鹰之歌》则是用寓言手法,写作为英雄的鹰和与之对立的蛇,赞美英雄的精神,批评小市民的苟且。
这一段时间他还广泛创作现实主义的小说,短篇小说有《切尔卡什》《因为烦闷无聊》《游街》,中长篇有《福马·高尔杰耶夫》。
《切尔卡什》以流浪汉为主人公,写两位主返粗角的盗窃经历,既写他们的反抗精神,又写他们的贪婪自私。《因为烦闷无聊》写一个小火车站里一群人仅仅因为无聊而嘲弄一个逆来顺受的厨娘,最后造成厨娘的自杀,揭露了小市民卑劣的性情。《游街》根据作者的亲眼所见写成,写摧残妇女的兽性行为。
《福马·高尔杰耶夫》塑造了各种类型的资产者,展示了当时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社会。
19世纪末20世纪初,高尔基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并且积极投身于革命斗争。高尔基在连绵的革命中起到的重要的文化组织作用,还作为党代表被派遣到美国进行宣传(筹集革命经费),因为参与革命而长期流亡海外的他写出了多部重要作品,直到13年回到俄国。
这一时期是从1901年的《海燕》开始的,高尔基在彼得堡积极参与革命,向《生活》杂志投稿《春的旋律》,但是在审查压力下只刊登了最后一部分,也即著名的散文诗《海燕》。这部散文诗以寓言和象征的手法向广大群众宣扬革命,社会影响裂丛很大。
还在俄国的日子里,高尔基通过现实主义的戏剧来宣传革命。其中《小市民》和《底层》最为出色,前者写小市民思想和工人阶级革命精神的冲突,别斯谢苗诺夫父子代表庸俗的小市民,火车司机尼尔代表先进的工人阶级,要求变革和反抗,后者写一群沙皇时代流落底层的流浪者,探索他们的出路,作者以流浪汉沙金的积极精神,以此来否定故事中游方修士鲁卡的安慰主义。高尔基的戏剧侧重通过日常生活中人物的冲突,以此来表述哲理性主题,又被称为“社会哲理剧”。
在因为革命陷入低谷而流亡海外的时期,高尔基有动摇,也有坚定的一面,这一时期高尔基和列宁结交,之后他们一直保持亲密的友谊,也是列宁的开导使得高尔基克服了自己的悲观和动摇。这一时期最为出色的作品是在美国发布的《母亲》,此外还有《夏天》和《意大利童话》。
这一时期他有围绕奥古洛夫镇的三部曲,但最后一部摸了。这一系列的小说(一共两本),主要写废除农奴制到1905年这段时间里,奥古洛夫镇小市民的生活,写他们的愚昧自私和苟且庸俗。作家将小市民性格称为“奥古洛夫习性”,体现了高尔基对专制制度下小市民性格的批判。
1913年高尔基在列宁的建议下回到俄国,开展文化组织工作,一战期间写了不少政论。十月革命期间,高尔基作为苏维埃文化方面的负责人,领导参与了各种文化组织工作,但是也有一些《不合时宜的思想》。之后的苏维埃时期,高尔基完成了自己的自传三部曲,之后一直进行批判现实主义长篇的创作,共完成两部。
《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通过这一家三代人麻织厂事业的兴衰,描述从农奴制改革资本主义兴起直到十月革命这段历史里,资产阶级兴起发展衰败的全过程。老伊利亚·阿尔达莫诺夫开创了家族的事业,积极进取但是贪婪自私,第二代的彼得和第三代的雅科夫日渐堕落腐化,到了第三代甚至到了要求宪兵和特务帮忙维持工厂生产秩序的程度,生怕工人运动爆发。而第二代的另一支则走资产阶级参政的路线,也被证明是不可行的。最后只有第三代的小伊利亚参与布尔什维克的革命,成为进步人士。
《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是高尔基花费十年的事件写成的鸿篇巨著,通过写一个堕落知识分子在俄国革命浪潮中的行为,写从19世纪70年代到十月革命期间重要的政治事件对俄国的影响。萨姆金是一个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自私自利卑鄙堕落,他伪装革命但又仇视革命。
一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