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印象派
一、印象主義藝術的曆史和文化環境印象派藝術在歐洲是一個很重要的流派。從社會背景看,整個19世紀的法國曆史進程影響着歐洲,從1789年法國資産階級大革命開已字始,有1830年和1840年的拿破侖執政和拿破侖失敗;1848年發生資産階級革命,法國經曆了資産階來自級的民主政治;到1870年普360問答法戰争和巴黎公社革命。它實際上也标志着整個歐洲19世紀的曆史進程,标志着曆史發展的新階段。從藝術發展看,19世紀歐洲獨的藝術同樣是在法國影響下展訴均請照物端益責前還資開的。19世紀法國産生了四個較費身慢空船訴苦夜随命大的藝術運動。1. 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的“革命古典主義”,它伴随着法國資産階級大革命,以大衛爲代表。“革命古典主義”是穿着古代人的服裝來表現和抒發現代人的理想。藝術史上革新運動往往有兩種形宣式,一是推翻舊傳統,一是複古形式進行革新。而15和16世紀的文藝複興就是市民階級穿着希臘羅馬人的服裝來表達那個時代人的願望。到了18世紀的革命古典主義也是如此,利用希臘羅馬文藝複興的藝術資源進行藝術創造。2. 19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出現了“浪漫主義”藝術,以德拉克羅瓦爲代表。和古典主義強調理性夜限基酒資宗系不同,浪漫主義強調激情和想象,這兩種藝術在主題、題材、語言、表達手法上都不同,代表人物德拉克洛瓦和安格爾之間的争論很激烈。3.繼浪漫主義之後是出現了“現實主義”,主張以寫實的手法關注現實,表現當時的社會生活。以庫爾貝和米勒爲代表。他們畫工人、農民和市民的生活。他們的手法是寫實主義的,和浪漫主義強調想象,用宣謂中世紀題材和曆史題材以及将曆史流未固技出題材戲劇化不同,寫實主義是通使交軸花商攻時式冷靜的觀察和體驗生活,表現什非破突業生活的真實性。4.就是印象主義,産生于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二、印象主義運動的性質和産生的原因這個運動一直延續了近二十年,由于它的革新性質,對20世紀的現代主義藝術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誠然,20世紀現代主義藝術在某些方面是反印象主義原則的,但印象主義開辟出一條藝術通道,它是介于古典藝術形态和現代藝術形态之間的過渡階段,它和古典主義還有很細微的聯系,但它又屬于現代藝術的範疇。所以我們講到西方現代主義,首先要提到印象派。印象派的名稱是無意中産空活圖組燒考生的,是批評家對莫奈于1874年首屆印象派畫展上展出的一幅油畫《日出·印象》的貶義評介。他們認爲這些畫家不會畫畫,隻能畫印象。但是印象派畫家接受了這詞,以後他們的展覽就稱爲印其魚責起積款息圓困愛假象派展覽。他們開始是無名藝術家,他們的畫屢遭官方沙龍的拒絕,包括已經很有名氣的馬奈。印象主義的手法,光和色彩的用法給馬奈很大影秋既機度良占化響,而馬奈的藝術影響了印象派年輕人。這次在中國美術館的展覽中馬奈那張《吹笛子的少年》,就是很重要的作品錢目滿換錢。産生印象派的直接原因是官方沙龍對青年人的壓抑和壓制,這是表層的原因。實際上,社會原因才是内在原因。首先是群幫觀林合動審藝很市民階層的興起,藝術審美趣味的變化,市民家庭對有裝飾性或有形式美感繪畫的需求。而資産階級在19世紀是一個新興的階層,從貧窮到富有,他們在文學藝術上沒有準備。他們物質上富有了,但精神文化上的需求洋龍驗河慢極呢?他們對傳統的東迫名植翻親織認裏額整西不熟悉,對新穎的東西也不了解,但有要求藝術家爲他們服務的内在需要。他們需要率藝術品來裝飾家庭。但他們的審美需求就和貴族的高雅要求和學院派的要求不同,所以藝術也悄悄地開始發生一些變化,開始适應新的需求。但資産階級還不能很快認識這種新藝術,所以,不僅是印象主義,包括米勒等,都不受資産階級賞識。所以他們的畫賣得很便宜,米勒的畫一瓶葡萄酒就能換一幅。印象派的畫也賣不出去。當時買印象派畫的主要是美國和俄羅斯。所以現在的冬宮博物館、美國的波士頓博物館和紐約現代美術館以及一些私人美術館有很多印象派藝術收藏品。印象派繪畫的畫幅基本上爲中小型,可以讓資産階級作爲裝飾懸挂,或者挂在自己的客廳裏,給人以賞心悅目的感覺。藝術作品作用于觀衆的無非有兩個要素,一個是它的内容,另一個是它的形式美感。從古典藝術角度看,前一個更重要,而側重美感的藝術實際上已包含社會意義。新興的印象派藝術就是後者。三、印象派藝術的形式來源印象派藝術的形式來源,一是巴比松畫派的影響。19世紀30年代到40年代,有一些畫家居住在巴黎郊區的巴比松地區,其中就有米勒。他們在農村畫農民,畫農村的風景,直接畫所見到的事物,和庫爾貝畫現實的生活不同。這種直接到戶外寫生的方式還剛剛開始,還沒有形成風氣。但對年輕藝術家有很大的啓示。這使他們認識到藝術的美就在周圍,藝術的美不用去遙遠的古代尋覓,現實中就包含美的因素。這也就是印象派能産生的一個很重要的思想形式基礎。所以說印象派的名稱是偶然的,而印象派藝術運動是必然的。印象派藝術受日本浮世繪的影響,重視繪畫的平面性、裝飾性和寫意性。日本版畫在博覽會展出,使法國藝術家大開眼界,因而對日本的繪畫一見鍾情,尤其是一些年輕的畫家,如莫奈、馬奈、德加、雷諾阿、西斯萊以及以後的梵高和高更。在莫奈的寓所裏就挂着日本浮世繪的繪畫,這些藝術家不僅收藏浮世繪的作品,還将日本的服裝、工藝品及浮世繪的繪畫,畫入自己畫裏,如莫奈畫左拉的像,畫的背景是半幅浮世繪。但有意味的是影響法國社會并對法國藝術産生巨大影響的不是浮世繪的精品而是末流的作品。假如當時是将完整的中國明清文人畫送到法國去展出,那産生的影響将不可想象。西方繪畫講透視和立體空間,這是古典主義的原則,這使繪畫的裝飾性和形式美感受到限制。而浮世繪給藝術帶來平面性的表現空間,這可以使筆觸、色彩有更自由和豐富的表現可能,由此繪畫的裝飾作用就加強了。這就是給印象派畫家的啓示,他們可以在畫布上以帶有“寫意”性質的用筆去描繪事物,改變了古典繪畫的原則。科學技術進步對繪畫的作用。物理學對光色的分析促進了繪畫色彩的變革,給藝術家以啓發。藝術家運用光學原理來進行創作,可以說印象派最大的成功就在于光和色彩學上的發明和創造。過去的油畫主要是褐色調、灰色調的,現在的油畫變得明亮了,色彩燦爛,色調也豐富了。印象派以前的畫家主要在室内畫畫,在室外畫的是素描和速寫。所以畫裏沒有室外光的表現。而現在印象派畫家将畫架支到了室外,捕捉瞬間變化的光線,這樣就引起繪畫上的一系列變革。這種變革不僅是在技術層面,更主要在觀念層面,那就是藝術的自由。藝術從過去“畫什麽”變爲“怎麽畫”,這也是世界美術史不斷争論的話題。印象派告訴我們“畫什麽”不重要,重要的是“怎麽畫”。這是印象派的一個成就,它引起了藝術史上對于形式的變革,使藝術不斷地花樣更新,使藝術表現手法更豐富多樣。但忽視了“畫什麽”,使從重視客觀物象的永恒美轉換到瞬間美、片段美,這也是印象派的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