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贝:一个画画的音乐家》:一个会弹钢琴的插画大师笔下的旋律
一本好书能给予读者的,总比读者想要的多。《桑贝:一个画画的音乐家》就是这样一本好书。
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桑贝:一个画画的音乐家》一入眼,我的瞬间反应是,用画笔温暖过无数读者的法国插画大师画了一本舞台速写。尽 管书名将“画画”与“音乐家”这两个关键词的位子摆放得非常斩钉截铁,但是,桑贝的《童年》、《劳尔的小秘密》特别是与勒内·戈西尼合作的《小淘气尼古拉》以傲人的销售成绩将自己作为插画大师的形象,固化在了许多读者包括我的心里。不仔细琢磨书名的后果是,我银灶被《桑贝:一个画画的音乐家》暴击了—— 这真是一本讲述音乐家故事的图文并茂的书。
不过,要将我记忆中的桑贝从插画大师“缓配扭转”为音乐家,需要一点时间,所以,我们还是从插画大师的绘画作品说起吧。
封面上,身穿燕尾服的小提琴演奏家正在画面中央谢幕,而在他的左侧,钢琴家正扭转着身体凝视着小提琴家。 封面选用的这幅画,让我警觉:桑贝也许是段位不低的古典音乐乐迷呢。 我们知道,古典音乐的舞台呈现,通常为歌剧、交响乐、协奏曲、室内乐等,其中,成为室内乐的知音对乐迷来说要求最高,好有一比,假如一首交响乐是一部史诗的话,室内乐则是一本哲思深广的随笔,非有一定的积累和定力没法沉浸到奏鸣曲、三重奏、四重奏等等室内乐作品里。 《桑贝:一个画画的音乐家》的封面,偌大的舞台上只有一位小提琴家和一位钢琴家,不消说,刚刚结束的是一场小提琴奏鸣曲音乐会。从小提琴家的姿态里我们能读到一丝疲态,但他脸上的自得,告诉读画的人他刚刚完成的音乐会非常成功;而扭转身子看着搭档的钢琴家,眯起的眼睛里满是对小提琴家的欣赏。 这让我想起了一场经典音乐会:1989年9月,著名指挥家伦纳德·伯恩斯坦联袂钢琴家克里斯蒂安·齐默尔曼携手维也纳爱乐在金色大厅演奏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两位大师向我们奉献了一版非同一般的也叫《皇帝》的钢琴协奏曲后,没有像我们通常能看到的那样只是握一握手表示庆贺。两位大师在观众和乐队的掌声中紧紧相拥,他们的脑袋紧紧贴在一起像是在喁喁私语。他们因为音乐而彼此欣赏的画面,在40多年后依然能穿越屏幕感动我们。我想,桑贝也知道甚至看过这场著名音乐会的录影吧?不然,他怎么能用画笔“复原”当年伯恩斯坦与齐默尔曼紧紧相拥时说洋溢的音乐的温度?对, 封面上的小提琴家和钢琴家在一曲终了后的互动,让我再一次触感到了自己在聆听那场著名的音乐会时的情怀。
不仅听得了音乐家演奏的作品,还看得到音乐家之间的肝胆相照,可见,桑贝这些与音乐相关的插画,绝不是舞台速写。 第141页的这幅画:一棵浅啡色的大树下,4位音乐家正在演奏,一旁坐在秋千上听音乐的小朋友,已经飞了起来——这一次,桑贝想要介绍给他粉丝的,还是室内乐,不过,是弦乐四重奏。 我们仔细端详面容已经模糊的四位音乐家手里的乐器,在勾勒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和一把大提琴时,桑贝竟细致到讲究起小提琴和中提琴之间细微的差别来。 至于特意在弦乐四重奏团边上安排一个随秋千飞舞的小朋友,毋宁是一种寓意,告诉这幅画的读者,桑贝听到音乐时的心情。
此话绝不是空穴来风。 新近出版的《桑贝:一个画画的音乐家》,除了很多幅有着显而易见桑贝风格的画作外,还收录了一篇长达3万字的访谈。与马克·勒卡尔庞蒂耶的问答中,桑贝好像只乐于畅谈与音乐相关的话题,这等于在强调,插画大师桑贝的新书非要叫“一个画画的音乐家”,不是故弄玄虚。 访谈的字里行间我们读到,如若不是家境贫寒在小桑贝想学音乐时父母没有能力让他拥有一架钢琴,或许,后来举世闻名,就不锋哪扮是插画大师桑贝,而是钢琴家桑贝了——一个没有经过专业训练、 通过听收音机爱上音乐的音乐爱好者,居然能在钢琴上弹奏格什温的《爱人》!格什温是谁?美国著名的作曲家。当然,相比格什温的经典作品《蓝色狂想曲》,被归入流行音乐的《爱人》较容易在钢琴上呈现,但是,那位坐在钢琴旁紧紧张张地弹奏着《爱人》的法国男人,从没有正儿八经地学过音乐。 怎么解释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插画大师的“旁门左道”?唯有天赋和热爱。可见,爵士乐大师艾灵顿公爵路过正在弹琴的桑贝身旁时夸奖他“还不赖”,并愿意“我弹左手,您弹右手”地与之合作一把,恐怕不是对一位超级粉丝的安慰之举。
在阅读《桑贝:一个画画的音乐家》之前,我一直认为完全不会乐器并不妨碍我们成为古典音乐乐迷。桑贝关于那些音乐家的回答,让我对自己的“一直认为”产生了动摇:
“德彪西不是什么经典音乐,就是音乐!同样道理,对我来说艾灵顿公爵和拉威尔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艾灵顿超喜欢拉威尔……”
“德彪西,同艾灵顿公爵一样,只要两个音就能听出是德彪西,《月光》就是这样的,您完全沦陷了,一下子就被某种东西带走了,不在原地了,您也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处……”
“还是听听《达芙妮与克罗伊》吧。这首曲子第一部分给您的印象是音乐家们纷纷到场,等过了一阵子人到齐之后,拉威尔老弟掀起了一阵海啸,您感觉一股音浪好像从埃菲尔铁塔顶端狂奔下来,您完全被吸引了,这音乐有种惊人的力量……”
如果说,桑贝关于德彪西和拉威尔音乐的描述,不会乐器的古典音乐乐迷通过多听唱片和音乐会获得的积累,也能写出同样感悟的话,那么, 他将爵士乐大师艾灵顿公爵的音乐与德彪西、拉威尔的经典作品等量齐观,一定是他在钢琴上实践过,才体会到艾灵顿公爵的好一点儿也不亚于已经被写进古典音乐史的德彪西和拉威尔。
不过,对桑贝的粉丝来说, 桑贝会弹钢琴带给我们的最意外的收获,是书里的每一幅画,无论是为唱片画的封套,还是为音乐家为舞台画的瞬间情景;无论是寥寥数笔的勾勒,还是浓墨重彩的铺排,每一幅画的边边角角都能让我们听到旋律。 而那些桑贝用貌似随意挥洒其实一板一眼的笔法交代的交响乐团的编制、室内乐的分类、演奏家最好的姿态和状态等等,我读着读着突发奇想,或许,《桑贝:一个画画的音乐家》还能帮助喜欢桑贝的读者步入古典音乐的殿堂呢。
(除题图外,图片均来自网络)
二
1、马勒
1860年、7月7日,生于波希米亚卡里施特。
1866年、开始学异向提某间业钱院既实难习钢琴,教师维克洛林、布劳施。
1969年、受益于钢琴师布洛罗什。
1360问答870年、在伊格拉夫举行第一题并药美责叫鲁酒妒盟次公开演奏会。
187式4年、13岁的弟弟恩斯特去考首执解格金已死我世。
1875年、9月20频球日进维也纳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声、作曲。开始守严占余胜烟改创作歌剧《恩斯特·冯·斯瓦本公爵》
1876年、在钢琴和作曲课中获奖,在伊格拉夫和维也纳举行钢琴五重奏和小提琴奏鸣曲。
1877年、再获钢琴课奖,在伊格拉夫通过京探伯径若油中学结业考试。
1878年、帮绍旧凯爱助布鲁克纳将其《第三交响曲》改编成《钢琴二重奏》,开始创作《悲叹之歌》文。
1880年、第一次受聘担任哈尔夏季剧院的指挥。
1881年、在菜巴赫担任指挥。
1882年、在奥尔姆茨担任指挥。
1884年、在卡赛尔担任指挥,完成《旅行者之歌》
1885年县企优何宗海并、在布拉格担任指挥,完成《青春之歌》第一卷。
1886年、在莱比锡担任尼基什的助理质指挥,在此期间,应韦伯后人之请,根据《三个平托》的片断编写一部歌剧。188轻呢现便液容青度宽力子8年、在布达佩斯皇家歌剧院担任指挥三年,创作《第一交响曲》。11月20日,《第一交响曲》在布达佩斯公演,
亲任指挥,开始为《少年魔角》谱曲。
18触89年、1月,在布达石孔永佩斯指挥《莱茵的件新假九新织席它植降黄金》和《女武神》的演出。
1891年、在汉堡歌剧院担任首席指挥。
1892年、率汉堡歌剧至建血础数巴来级字群委院去伦敦演出瓦格纳的《指环》和式饭希伤《特里斯坦》以及贝多芬的《菲岱里奥》,完成《青春之歌》第二、三卷。
1894年 开始创作《第二(复活)交响曲》,其间彪罗去世。【
1895年、3月4日,《第二交响曲》在柏林公演,理查·施特劳斯任指挥。
1897年、皈依天主教,5月起,在维也纳皇家歌剧院任指挥,至l907年止。完成《第三交响曲》。
1898年、完成《悲叹之歌》。
1900年、开始创作《第四交响曲》。
1901年、6月,《第三交响曲》在克雷费尔德公演。11月25日,《第四交响曲》在慕尼黑公演,均亲任指挥。
1902年、3月10日,与阿尔玛·申德勒结婚,创作《第五交响曲》、《亡儿之歌》。
1904年、11月18日,《第五交响曲》在科隆公演,亲任指挥。开始创作《第六交响曲》。
1905年、《亡儿之歌》和《吕克特的五首歌》在维也纳公演,亲任指挥,创作《第七交响曲》。
1906年、5月27日,《第六交响曲》在埃森公演,亲任指挥。
1907年、创作《第八(千人)交响曲》,7月5日,大女儿玛丽亚·安娜去世。几天之后,发生一次心力衰竭,年底赴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担任指挥。
1908年、1月 1日,在大教会指挥上演《特里斯坦》,年底出任纽约爱乐乐团指挥。9月19日,《第七交响曲》在布拉格公演,亲任指挥,完成《大地之歌》。
1909年、完成《第九交响曲》,开始起草《第十交响曲》。
1910年、9月12日,《第八交响曲》在慕尼黑公演,亲任指挥。
1911年、5月18日,在维也纳去世。11月20日,遗作《大地之歌》在慕尼黑公演,布鲁诺·瓦尔特任指挥。
1912年、6月29日,《第九交响曲》在维也纳首演,瓦尔特担任指挥。
2、德彪西法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在三十余年的创作生涯里,形成了一种被称为“印象主义”的音乐风格,对欧美各国的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873年入巴黎音乐院,在十余年的学习中一直是才华出众的学生,并以大合唱《浪子》获罗马奖。后与以马拉美为首的诗人与画家的小团体很接近,以他们的诗歌为歌词写作了不少声乐曲,并根据马拉美的同名诗歌创作了管弦乐序曲《牧神午后》,还根据比利时诗人梅特林克的同名戏剧创作了歌剧《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他摆脱瓦格纳歌剧的影响,创造了具有独特个性的表现手法。钢琴创作贯穿了他的一生,早期的《阿拉伯斯克》、《贝加摩组曲》接近浪漫主义风格;《版画》、《欢乐岛》、两集《意象集》和《二十四首前奏曲》则是印象主义的精品。管弦乐曲《夜曲》、《大海》、《伊贝利亚》中都有不少生动的篇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写过一些对遭受苦难的人民寄予同情的作品,创作风格也有所改变。此时他已患癌症,于1918年德国进攻巴黎时去世。
3、勋伯格勋伯格的主要作品有:交响诗《光明之夜》、《佩列阿斯与梅丽桑德》、《室内交响曲》、歌剧《期望》以及为朗诵、男声合唱和乐队而写的《一个华沙的幸存者》。此外还有几首弦乐四重奏和许多钢琴、声乐作品等。 勋伯格除写有大量音乐作品外,还有许多音乐理论著作,其中有《和声学教程》、《和声的结构与功能》和《风格与思想》等等。1951年7月13日,勋伯格在美国的洛杉矶逝世,终年七十六岁。
4、巴托克巴托克,贝拉 (Bartok Bela,1881-1945),现代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生于匈牙利的纳吉圣米克洛斯,自幼学习音乐,十岁登台演奏自作钢琴曲。1903年毕业于布达佩斯音乐学院,1907年任该院钢琴教授。
1905年开始从事匈牙利民歌的收集、整理、研究工作,并将研究范围扩大到东欧各国、北非和土耳其,收集民歌达三万首以上。并对民歌的结构来源作了科学的分析,写了三部论著和数篇文章。这对他的创作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形成了以民间特点为主,充满节奏活力与丰富想象的独特风格。
主要作品有歌剧《蓝胡子公爵的城堡》,舞剧《奇异的满大人》,乐队曲《舞蹈组曲》、《弦乐打击乐与钢片琴的音乐》、《乐队协奏曲》,三部钢琴协奏曲,六部弦乐四重奏以及许多乐曲、钢琴曲。其生活与创作道路坎坷不平,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由于法西斯迫害,于1940年流亡美国,生活凄苦,精神孤独,终因白血病客死他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