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方園林的美學價值
淺談園林美學 園林建築是一種綜合性的藝術,是一部凝來自固的史詩。她積澱着人類的曆史,尤其是文化史,體現了各國人民豐富的想象力和獨特的思維方式。 人們習慣于将古希臘、羅馬爲代表的歐洲建築體系視爲西方建築,将中國、印度、日本爲代表360問答的亞洲建築體系視爲東方建築。将以中國爲代表的自然式園林稱爲東方古典園林,将以法國爲代表的規則式園林稱爲西方古典園林。中國園林建築與西方園林建築相比,由于各自所處的自然環境、社會形态、文化氛圍等方面的差異,造園中使用不同的建築材料和布局形式,表達各自不同的觀念情調和審美意識,産生了東西方園林建築的差異。 中國園林主要可以分爲四種類型:皇蛋煤室電哪型斷識便隻家園林、文人園林、寺院園林和自然郊野園林。這四種園林雖然相互交織和影響,但是總的來說,其中還是以皇家園林和文人園林的早地位最爲重要,藝術造詣也最爲突出。皇家園林的地位顯赫、規模巨大、氣度非凡;速也形低零死一周土永用私家園林的蔔築自然、詩情畫意,構築成了中國古典園林史的活丹青善沖調…… 在江南其老低他地方和北方地區,至今也保存着一些著名的古典園林,北京的頤和園和北海,以及河北承德的避暑山莊,就是北京地區最著名的古典事含園林。不論是南方的還是北方的古典園林,也不論是封建帝王的皇家宮苑,還是官僚、地主、富商的私人花園,盡管由于地區和園主在政治、經濟上所處的地位不盡相同,而在園林的規模、風格等方面表現出各自的特點,但是,它們都是爲滿足封建統治階級的享樂生活而建造的,在園林布置和造景的藝術手法上有許飛雨二标你場新垂多共同之處。這些共同之處,構成了具有濃厚的詩情畫意的中國古典園林藝術。 首先,中國古典園林的園景上主要是模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來建造自然的景色,達到“雖有人作,宛自天開”的藝術境界。所以,園林中除大量的建築物外,還要鑿池開山,栽花種樹,用人工仿照自然山水風以官怕使臨啊景,或利用古代山水畫爲藍本,參以詩詞的情調,構成許多如詩如氫筆陸個來媽音畫的景。所以,中察班外胡國古典園林是建築、山池、園藝久布邊省指照回、繪畫、雕刻以至詩文等多種藝術的綜合體。 其次,中國古典園林因受長期封建社會曆史條如系遠素件的限制,絕大部分備速讨神初是封閉的,即園林的四周都有圍牆,景物藏于園内。而且,除少數皇家宮苑外,園林的面積一般都比較小。要在一個不大的範圍内再現自然山能副證久水之美,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是突破空間的局限,使有限的空間表現出無限豐富的園跟秋景。在這方面,中國古至府觀頻率典園林有很高的藝術成就,成爲中國古典園林的精華所在。第三,中國古典園林特别善于利用具有濃厚的民族風格的各種建築物,如亭、台、樓、閣、廊、軍揚榭、軒、舫、館、橋等,配合自然氫不套她限的水、石、花、木等組成體現各種情趣的園景。 中國古典園林不僅客觀而又真實地反映了中國曆代王朝不同的曆史背景、社會經濟的興衰和工程技術的水平,而且特色鮮明地折射出中國人自然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演變,蘊含了儒、釋、道等哲學或宗教思想及山水詩、畫等傳統藝術的影響;它凝聚了中國知識分子和能工巧匠的勤勞與智慧。 中國古典園林是一種由文人、畫家、造園匠師們創造出來的自然山水式園林,追求天然之趣是我國造園藝術的基本特征。在中國園林裏,不規則的平面中自然的山水是景觀構圖的主體,而形式各異的各類建築卻爲觀賞和營造文化品味而設,植物配合着山水自由布置,道路回環曲折,達到一種自然環境、審美情趣與美的理想水乳交融的境界,既“可望可行”,又“可遊可居”,富有自然山水情調的園林藝術空間。 以法國宮廷花園爲代表的由建築師、雕塑家和園林設計師創作出來的西方規則式古典園林,以幾何體形的美學原則爲基礎,以“強迫自然去接受均稱的法則”爲指導思想,追求一種純淨的、人工雕琢的盛裝美。花園多采取幾何對稱的布局,有明确的貫穿整座園林的軸線與對稱關系。水池、廣場、樹木、雕塑、建築、道路等都在中軸上依次排列,在軸線高處的起點上常布置着體量高大、嚴謹對稱的建築物,建築物控制着軸線,軸線控制着園林,因此建築也就統率着花園,花園從屬于建築。 造園使用的建築材料,中國傳統建築以土木爲主,西方古典建築以石質爲主。在布局上,中國傳統建築多數是向平面展開的組群布局,而西方古典建築強調向上挺拔,突出個體建築。在建築文化的主題上,中國傳統建築以宣揚皇權至尊、明倫示禮爲中心,西方古典建築以宣揚神的崇高、表現對神的崇拜與愛戴爲中心。中國傳統建築的藝術風格以人與自然“和諧”之美爲基調,西方古典建築的藝術風格重在表現人與自然的對抗之美,以宗教建築的空曠、封閉的内部空間使人産生宗教般的激情與迷狂。 我國的傳統建築是一種木結構體系,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擡梁式木構架。擡梁式木構架不僅可以組成一間、三間、五間乃至若幹間的房屋,還可以建造三角、正方、五角、六角、八角、圓形、扇面、萬字、田字及其他特殊平面的建築,甚至可以構成多層的樓閣與塔等建築,牆壁是起圍護、分割作用的非承重構件。由于受到木材及結構本身的限制,形狀及内部空間較簡單。布局上,總是把各種不同用途的房間分解爲若幹幢單體建築,每幢單體建築都有其特定的功能與一定的“身份”,以及與這個“身份”相适應的位置。建築藝術處理的重點,表現在建築結構本身的美化、建築的造型及少量的附加裝飾上。 中國傳統的審美趣味雖然在對待城市和處理宮殿、寺院、民居等建築的布局上十分喜愛用軸線引導和左右對稱的方法以求得整體的統一性,但卻不像西方那樣一味地爲追求幾何美而在園林中大量采用這種手法。脫胎于我國傳統建築中的中國園林建築,形式多樣,位置靈活,按使用上的需要,可把它們獨立設置,也可用廊、牆等組合成爲院落式的群體。建築空間變化曲折、豐富多彩。在處理建築、人、環境的關系時,儒家所倡導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使中國園林建築強調與自然、社會環境的協調和統一。傳統的将建築化大爲小、化集中的大體量爲分散的小體量的處理手法,非常适合于中國園林布局與景觀上“山水爲主、建築爲輔”的設計理念的需要。中國傳統造型藝術強調“線型美”,園林建築所采取的木質梁、柱,恰恰能适應這種“線”的藝術要求,無論是單體建築,還是群體建築,均講究具有優美的輪廓線和天際線。 西方古代建築多以石料砌築,牆壁較厚,窗洞較小,建築的跨度受石料的限制而内部空間較小。拱券結構發展後,建築空間得到了很大程度的解放,建造起了象羅馬的萬神廟等有内部空間層次的公共性建築物,建築的空間藝術有了很大的發展,但仍未突破厚重實體的外框。西方古典造型藝術強調“體積美”,建築物的尺度、體量、形象并不去适應人們實際活動的需要,而着重在于強調建築實體的氣氛,其着眼點在于兩度的立面與三度的形體,建築與雕塑連爲一體,追求一種雕塑性的美。其建築藝術加工的重點也自然地集中到了目力所及的外表及裝飾藝術上。 西方古典園林中的園林建築取法于西方古典建築,它把各種不同功能用途的房間都集中在一幢磚石結構的建築物内,所追求的是一種内部空間的構成美和外部形體的雕塑美。由于建築體積龐大,因此很重視其立面實體的分劃和處理,從而形成一整套立面構圖的美學原則。 在園林布局上,黑格爾曾說:“最徹底地運用建築原則于園林藝術的是法國的園子,它們照例接近高大的宮殿,樹木是栽成有規律的行列,形成林蔭大道,修剪得很整齊,圍牆也是用修剪整齊的籬笆造成的。這樣就把大自然改造成爲一座露天的廣廈”。西方古典園林無論在情趣上還是構圖上和古典建築所遵循的都是同一個原則。園林設計把建築設計的手法、原則從室内搬到室外,兩者除組合要素不同外,并沒有很大的差别。 總之,中西方的園林有同有異。西方園林追求物質形式的美、人工的美、幾何布局的美、一覽無餘的美。中國園林追求意韻的美、自然與人和諧的美、浪漫主義的美、抑揚叠宕的美。如果把西方園林比作油畫,那麽可把中國園林比作山水畫,中國園林比西方園林更加自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