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书名得含义?
红楼梦这部古典小说还有《石头记》、《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书名,但都没有《红楼梦》更符合原书旨意。原书的“凡例”说,“红楼梦”是“总其全部之名”。意思是说,整部小说写的就是红楼一梦。“红楼”和“朱门”一样,是古代王侯贵族住宅的代称。不言而喻,“红楼梦”就是说红楼贵族的显赫无非南柯一梦。
红在古代代表“女儿”,即女性;楼是深闺大宅;
红楼是指住在深闺大宅中的女性,多指官宦人家的小姐。
有一段脂批曰:“所谓‘好知青冢骷髅骨,便是红楼掩面人’是也。作者好苦心思。”
《红楼梦》一书的主要写作线索则是贾宝玉的生活经历。小说开卷就说此书是“自譬石头所记之事”,这块石头本是补天之材,经一僧一道大展幻术,变成了一块美玉。后来这块美玉一直佩在贾宝玉胸前,随同贾宝玉一起生活。这美玉(即石头)也有了同样的一番“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经历,这些经历全部刻在石
头上面,亦即《红楼梦》这部书的文字。因此《红楼梦》又名《石头记》,作者的笔始终没有离开美玉(石头)的主人公贾宝玉。从这里也可以看出《红楼梦》主要就是写贾宝玉的生活经历.
小说第五回写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这是《红楼梦》全书的提示。贾宝玉在太虚幻境里翻阅“金陵十二钗”图册,听仙女们演唱“红楼梦十二支曲”,饮美酒,品香茗,跟“兼美”柔情缱绻,又有警幻仙姑和祖先之灵对他谆谆警戒,最后他落入万丈迷津,这正是贾宝玉一生的简要概括,也是小说题名《红楼梦》的由来。
为什么说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
《红楼梦》是中国小说史上不可超越的顶峰。
《中国大百科全书》评价说,红楼梦的价值怎么估计都不为过。《大英百科》评价说,《红楼梦》的价值等于一整个的欧洲。《红楼梦》是一部大书。有评论家这样说,几千年中国文学史,假如我们只有一部《红楼梦》,它的光辉也足以照亮古今中外。《红楼梦》并不只是一部言情小说,他更是一部对封建王朝四大家族的兴衰史的概述,这已经逾越了言情小说的范围。它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起于言情而终于言情,但不止于言情,这样才能衬出情的深度与厚度。《红楼梦》之所以伟大,首先是在结构的伟大上。在如此精妙的布局和秩序下,这等空间、这群人物中,看似庞杂的故事在作者的笔下事无巨细,分明清晰的娓娓道来。
一、毛泽东对《红楼梦》的评价与看法:
1、《红楼梦》我至少读了五遍……我是把它当历史读的。开头当故事读,后来当历史读。什么人都不注意《红楼梦》的第四回,那是个总纲,还有《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好了歌》和注。第四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讲护官符,提到四大家族:“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大雪(薛),珍珠如土金如铁。”《红楼梦》写四大家族,阶级斗争激烈,几十条人命。统治者二十几人(有人算了说是三十三人),其他都是奴隶,三百多个,鸳鸯、司棋、尤二姐、尤三姐等等。讲历史不拿阶级斗争观点讲,就讲不通。
2、中国有四部经典文学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和《红楼梦》。谁不看完这四部小说,不算中国人!
3、不读五遍《红楼梦》,没必要发表评论。
4、大观园里贾宝玉的命根是系在颈上的一块石头,国民党的命根是它的军队,怎么好说不“保障”,或者虽有“保障”而不“确实”呢?
5、《红楼梦》不仅要当做小说看,而且要当做历史看。他写的是很细致的、很精细的社会历史。他的书中写了几百人,有三四百人,其中只有三十三人是统治阶级,约占十分之一,其余都是被压迫配没的。牺牲的、死的很多,如鸳鸯、尤二姐、尤三姐、司棋、金钏、晴雯、秦可卿和她的一个丫环。秦可卿实际是自杀的,书上看不出来。贾宝玉对这些人都是同情的。你们看过《金瓶梅》没有?这部书写了宋朝的真正社会历史,暴露了封建统治,揭露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矛盾,也有一部分写得很细致。《金瓶梅》是《红楼梦》的祖宗,没有《金瓶梅》就写不出《红楼梦》。但是,《金瓶梅》的作者不尊重女性,《红楼梦》、《聊斋志异》是尊重女性的。
二、鲁迅对《红楼梦》的评价与看法:
1、《红楼梦培轮纳》是中国许多人所知道,桐做至少,是知道这名目的书。谁是作者和续者姑且勿论,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在我的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证成多所爱者当大苦恼,因为世上,不幸人多。惟憎人者,幸灾乐祸,于一生中,得小欢喜少有罣碍。然而憎人却不过是爱人者的败亡的逃路,与宝玉之终于出家,同一小器。
2、“全书所写,虽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迹,而人物事故,则摆脱旧套,与在先之人情小说甚不同。……盖叙述皆存真,闻见悉所亲历,正因写实,转成新鲜。……”(《中国小说史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