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學史 紅樓夢象征手法的運用
一、《紅樓夢》中的象征符号體系
就小說來說,“象征主義手法”包括兩個方面的内容:符号的絕差象征與事件的象征。
《紅樓夢》和《西遊記》裏都采用了象征主義手法。
在《紅樓夢》裏,作爲象征來用的符号有:頑石(即通靈玉)、神瑛侍者、绛珠仙草、金鎖(寶钗帶的)、警幻仙子、僧、道、女娲、衆仙子,等等;這些符号構成了《紅樓夢》的一個象征符号體系。
在《西遊記》裏,象征符号有:孫悟空、豬八戒、龍王、妖怪等等。
我們比較容易理解孫悟空象征“叛逆(或自由)”,金鎖象征“約束”,這是由于這些象征符号的“表現”和“意義”的聯系比較明顯(即黑格爾所謂的“部分的協調”) (注1)。而我們不那麽容易理解女娲、仙子等的象征“意義”,這就是由于這些符号的表現和意義的聯系很暧昧(“象征的暧昧性”即“象征的部分的不協調”)。
二、事件(情節)的象征
情節的“象征主義手法”的基本涵義是:通過描述一個事件,而寓意出該事件以外的另一個層面上的意思。比如,《滑譽西遊記》裏孫悟空大鬧天宮,象征“反抗”;後來被如來壓在山下,象征“鎮壓”;再随唐僧取經,象征“救贖”。
事件的象征同樣具有暧昧性。
三、《紅樓夢》的象征符号層面和主層面,象征符号與主層面角色的對應關系
《西遊記》隻有單一的情節層面,即其象征符号的層面。而在《紅樓夢》中,有兩個情節層面,一個是以賈府、大觀園爲主的現實生活層面(主層面),另一個是神界上的層面即象征符号層面。
《紅樓夢》的象征符号體系中的一些符号和主層面中的角色有确定的關系(轉世關系),具體有:
賈寶玉=頑石+神瑛侍者
甄寶玉=神瑛
林黛玉=绛珠仙草
薛寶钗=金鎖+绛珠仙草
轉世雖然是古典文學中常見的情節,但象上面所列的“一神兩投”、“一身多源”的轉世關系是《紅樓夢》獨有的。這樣的設計,使得作品中對人物的性格、思想的多面性的描述能夠被透射到象征層面,當然也可以反過來以象征符号層面上的描述來強化、豐富現實故事層面上的人物性格和思想的表現。
正确地确立象征符号與角色之間的這組對應關系是至關重要的。尤其要注意的是,“通靈玉”是“頑石”,是“假玉”;而“神瑛侍者”則是“真玉”; 瑛的意思是“玉光”,但“神瑛”隻是他的神号,“神瑛侍者”的神質應該是玉。不能誤把“通靈玉”當作“玉”(真玉),否則就入了《紅樓夢》裏一再提示的“真真假假”的迷陣。
如此,“木石前盟”是頑石和绛珠的俗緣,“金玉良緣”是“金鎖”和“神瑛”的姻緣。從《紅樓夢》的描寫看, “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緣”都不是“前世因緣”。
賈寶玉是“頑石”和“神瑛”(真玉)的“組合”,但“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緣”的對立表明“頑石”和“神瑛”的關系具有對立的性質,所以賈寶玉、頑石和神瑛三者的關系不是“三位一體”。(所謂“三位一體”中,三者之間是絕對和諧的關系。)
在《紅樓夢》裏,幾乎所有世俗角色(包括“醒悟”之前的賈寶玉本人)都被“頑石”所迷惑,而誤将“石”認作“玉”;道觀裏的道長們對它頂禮膜拜并向它奉獻上自己最珍貴的法器,襲人麝月寶钗都把它視爲賈寶玉的命根子而拼命呵護,黛玉因爲“金玉良緣”的“舊話”而對通靈玉的丢失“反自喜歡”(第九十五回)而完全不知丢的恰恰是“木石前盟”的“石”。
這些誤解,一來反映了“頑石”在《紅樓夢》中的中心地位(其本名《石頭記》也當正因爲此),二來也是扣住了《紅樓夢》中反複出現的“誤”和“真假”之類的提示和強調。
由于《紅樓夢》有現實故事層面和象征符号層面這兩個層面,象征事件即可信宏段以發生在符号層面(神界),也可以發生在現實生活層面(如第二十五回馬道婆做法害寶玉和鳳姐)。
四、《紅樓夢》是現實主義作品還是象征主義作品?
就作品本身而言,這樣的問題其實沒有意義。一部作品有它本身的存在價值,不論它是否符合現實主義或象征主義的定義和規則,這種價值都是客觀存在的。其次,現實主義和象征主義這些概念,是讀者理解作品的認識手段,具有理性和邏輯的屬性,而作品本身除了理性和邏輯之外,還更包含感性的成分;“理論是灰色的,而現實生活和藝術創作則是豐富多彩的”。
另一方面,從讀者的角度,分析作品中的現實主義和象征主義成分,可以讓我們更充分、更深入地理解作品。尤其是對《紅樓夢》這樣結構複雜有包含疑問的的傳世之作,更要運用一切可能的認識手段對其進行研究。
《紅樓夢》的這個象征主義體系的“意義”究竟是什麽,目前還沒有結論,甚至可以說知之甚少。更甚的是,對這個象征體系的符号的認識,目前也是不一緻的。具體例子有:
(1)脂本系統内部的差異,就是甲戌本開篇多出的那400餘字,其關系到“頑石”的屬性。
(2)甲戌本等脂本與程本在神瑛與頑石的關系上的差異,程本中把頑石和神瑛侍者混爲一談,說明程、高兩人根本就沒有理解《紅樓夢》中的這個象征主義的符号體系。
科學究竟是什麽之證僞主義
科學是指發現、積累并公認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運用,已系統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識。
科學的定義:“科學就是整理事實,從中發現規律,做出結論”。
科學的内涵,即事實與規律。科學要發現人所未知的事實,并以此爲依據,實事求360問答是,而不是脫離現實的純思維的空想。科學是建立在實踐基礎上,經過實踐檢驗和嚴密邏輯論證的,關于客觀世界各種事物的本質及運動規律的知識體系。
科學是相對真理非迷信、非謬誤、非絕對真理,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标準。也可以說,科學即實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