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建筑阿姆斯特丹学派是怎样的?
荷兰一市政厅阿姆斯特丹学派:1910年出现阿姆斯特丹学派(AmsterdamSchool),以反折衷主义为主,主要成员是德克勒克(Micheldeklerk)和杜多克(w.***.dud来自ok)。他们与德国例去众会质笔觉广活表现派相联系,创造新颖体形,走现代建筑道路。德克勒克设计的阿姆斯特丹两处360问答公寓,砖墙圆角和尖体都表带加厚容液现出非凡的活力。而杜多克受到阿姆斯特丹学派与风格派的双重影响,他走的是一条中立道路,他的建筑设计几吸析简演世诉晚乎都是在快速发展的希尔弗瑟姆城(Hilversum)进行的,他所设负织边口走代时计的几乎全是学校,善于用传统材料甚至茅草顶营造现代建筑风格。杜多克的代表作是1924年的市政厅,市政厅是城市的象征,是老细专剂政钱剂急害些整个城市有机的缩影,他一反传统市政厅那倒种封闭的结构而成为一种开放的有机体。
象征派的代表人物是:
李金发是中国现代诗坛上独树一帜的象征派诗歌的创始者。
李金发早期的诗歌充满怪异、神秘、颓废和失落的情调,对西方文明的虚伪和卑劣作了抨击尺兆耐。他的诗诗中有画,有雕塑艺术的影响。他的诗的特征是重在当时感觉的表述,使用艺术形象的暗示,思路跳跃不定,场景碎片难于联接,心理状态新奇而难于理喻。其后期的诗,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从晦涩走向明朗,从病态走向刚强,表现了对祖国人民的真爱。
李金发是中国现代象征诗派的始祖,其影响一直伸延到当代中国诗坛。他的《微雨》、《食客与凶年》和《为幸福而歌》第三部诗陵春集,给当时中国诗坛吹来怪异而又清新的风,在新诗界掀起波澜。
1925年《微雨》出版时,在当年的9月21日出版的第45期《语丝》上的关于《微雨》广告中说:“其题材、风格、情调都和在时下流行的不同,是诗界的别开生面之作。”当时的女评论家苏雪林就指出猜档:“近代中国象征的诗至李金发而始有,在新诗界中不能说他没有贡献。”[1]李金发在后来回忆说:“一位苏雪林女生,还写了分析我诗的文章,说我的思想的来龙去脉,比我自己还明了。”(《飘零闲笔》)朱自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中把他列为“五四”三大诗派之一的创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