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
去来自看弗洛伊德
关于学习各朝各代的皇帝油画像的一些有关问题~!
历代各朝的黄帝像不都是油画的,从明清开始才有的,清朝最盛画人物要素描功底很强,人体结构要非常清楚,这就是跟风景的区别。油画人物更重构图,以及对人物神态精神气质的把握,建议画之前先临摹大师们的画,推荐鲁本斯他画的肖像传神且用笔洒脱。材料:松节油(第一遍上色)、调色油、调色刀(第一遍上色)、猪鬃笔或狼毫笔(推荐大卫或梵高的)、亚麻布或成品布、画框(一般有16K、8K、4K、2K、全K,没有合适的可以定做)、布钳(绷布用的)、钉枪(怕麻烦就买成品框,用成品布绷好了的,直接就可以画)。关于刷底和用布:一般分亚麻布和成品布。你买来绷到框子上后,要刷几遍白乳胶,推荐钻石牌的,至少三遍,是再每刷一遍干后再刷第二遍,尽量刷匀、厚实一点,有的想有点肌理效果喜欢加点立德粉,看自己喜好,然后觉得不平的话就拿细砂纸打磨一下,然后再刷底料,推荐玛丽的,又便宜又好用。成品布就比较轻松一些,不用刷胶也不用刷底料,直接作画。不过那种工业痕迹很严重的规整的纹理我很鄙视,不过如果对肌理没多大要求,又怕麻烦的话,就可以选这个,不过价钱要比亚麻布贵4——5元左右。还有一种叫油画纸,背面是黄色的硬纸,正面是网状的葛布,8K一元那样子,初学者比较实用,不过太过吸油了,用前刷几遍白乳胶可改善。关于画面:画面每画一遍,都要等干了再去画第二遍,以免成品颜色昏暗,一旦调整好了,就等个十天或半个月(看条件)再画,不可心急(限古典油画)。成品若太昏暗又想亮起来的话,用上光油刷在干后的画面上,也有喷的那种,可以很均匀
欧洲文艺油画表现的是“人与自然”,为何画家还画那么多神话故事人物呢?
一,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是以哥特式风格时期的绘画作为起点的。哥特式艺术,起源于偏僻的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1140年以后,从法兰西开始,传播到整个欧洲。就哥特式绘画来说,只在意大利搞得“风生水起”,雄伟教堂里的哥特风格壁画绝无仅有,而且进入了城堡、贵族豪宅以及市政大厅。这恰恰为紧接着的文艺复兴绘画,打下了基础。哥特式绘画的特点,一是内容优雅、美丽、安宁,极少表现罪恶、痛苦和庸扰。二是大部分哥特式绘画在形式上追求一种非现实的、梦幻般的意境,粗旷而又和谐,奇妙但且写真。(哥特式绘画)二,文艺复兴风格时期绘画的特点。文艺复兴,发轫于15世纪的佛罗伦萨,16世纪初,重心转移到了罗马。这个时期绘画的特点,一是再度运用千余年前的古典艺术形式。二是“透视法”这种新技巧诞生并被广泛应用——即运用绘图及严格的数学规则,将现实景物以非常高的准确度,重现于画布或其他媒介物之上。没有哪个时代,像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如此多的西方绘画大师——比如,赫赫有名弗朗西斯科、安基利科修士、波提切利、曼坦尼、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梅西那、提香。还有马萨乔、彼鲁吉诺、拉斐尔、贝里尼一家、吉奥乔尼、乌切罗、李比、图拉、卡巴齐奥等等。在意大利半岛之外,阿尔卑斯山以北,也涌现了诸多绘画大师——在德意志,有杜勒、克拉纳赫;在尼德兰,有凡.艾克等等。(贝里尼.神的庆典)三,文艺复兴风格的绘画,是个百花齐放的季节。这个时期大师云集。有人将这些大师大致划分为两个“流派”——一个流派,被称为“前卫派”。这个流派的画家,都以全新的方式来表现人——人物的丰满是基本特征。这个流派的创始人是马萨乔。弗朗西斯科、提香和米开朗基罗都是代表人物。米开朗基罗是这个流派的高峰——他以描绘丰满的、健壮的、结实的、英雄式的人体,作为首要旨趣。另一个流派,被称作“保守主义”。他们遇到的难题,是如何超越前人的成就,于是反而采取了“保守的策略”。这个流派的特点,是“优雅”,以安基利科修士、波提切利、克拉纳赫等为代表。他们强调严肃、雄伟和隐含在画布上的力量。但是这两个流派,都将大自然引入了画作;全都展现了精确的透视法;讲究画作的布局规划。要说的是,很难把达芬奇归入这两个流派中的任何一派。他拥有自己独特的绘画技法——精巧地运用明暗对比;将科学研究完美地融入绘画——这种技法,被称为“朦胧画法”。(达芬奇.朦胧画法示意)四,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最核心的特色是“自由”。“自由”,是文艺复兴绘画中最典型的特色和最重要的内容。在绘画内容上,“自由”。绝不限于宗教的题材。重要的“突破口”,就是一文艺复兴的名义,大画特画神话题材。同样,“自由”也渗透进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里。比如,人物图像,往往是经过组合而成的,加上最重要的透视法的运用,带来了前所未有效果。这种“自由”,恰如黑格尔在《美学》一书所概括的——第一,“在绘画中,外在的事物不再凭它的实际存在而独立生效。内在精神用外在事物的反射表现出来。绘画使它的题材展现在平面上,这平面可以独立地造成环境背景以及各种牵连和关系。”第二,绘画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不应该是简单的模仿;艺术美应该高于自然美;艺术美应该体现人的精神世界。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自由”所表现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