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无辜者的大屠杀》是彼得·保罗·鲁本斯在1637年(59歲)时创作的巴洛克风格的藝術作品,属于后文艺复兴时期时期的全景画,宗教绘画题材的藝術作品,《对无辜者的大屠杀》的尺寸302 x 199 cm,使用油画,木板,目前该藝術作品由老绘画陈列馆保管。
《对无辜者的大屠杀》
《对无辜者的大屠杀》藝術作品赏析
藝術作品名稱:《对无辜者的大屠杀》
藝術家名稱:彼得·保罗·鲁本斯
馆藏地:老绘画陈列馆(老绘画陈列馆共有135件藏品)
对无辜者的大屠杀是彼得·保罗·鲁本斯在1637年(59歲)时创作的巴洛克风格的藝術作品,属于后文艺复兴时期时期的全景画,宗教绘画题材的藝術作品,对无辜者的大屠杀的尺寸302 x 199 cm,使用油画,木板,目前该藝術作品由老绘画陈列馆保管。
《对无辜者的大屠杀》是鲁本斯创作于1637年的一幅油画,取材于《圣经》中的宗教故事。《马太福音》记载了一个关于对无辜者的大屠杀的故事。在《新约圣经》中,希律王知道伯利恒有个君王诞生了,就派三博士先行,假意跟随朝拜。当三博士离开后,他下令将伯利恒及其周围境内两歲及以下的所有婴儿杀死,而耶稣一家在其死后才回到拿撒勒。这幅藝術作品表现的就是令人震惊的屠杀的场景。画家在藝術作品中表现了人类的暴力、残忍、绝望、悲伤和母爱等各种情感。画面中的士兵在残忍地杀害着无辜的婴儿,地面上遍布童尸,画面左侧有一个母亲紧紧地搂着自己的孩子,周围的男子和另一位女子帮助她推开那些暴徒。整副画面充满了血腥和痛苦,传达出一种令人心碎的绝望。画面左上方的天使正向这些受难的人们飞来,但是即使是他们也无法挽救已经发生的悲剧。鲁本斯的藝術作品常常描绘的是宏大的场面,画面有强烈的运动感,雄健的造型,富有想象力和戏剧性的情节。作家运用响亮饱满的色彩和流动的线条,呈现出一种激愤人心的画面艺术效果,令观者产生强烈共鸣。
《对无辜者的大屠杀》藝術家簡介
彼得·保罗·鲁本斯(荷兰语:Sir Peter Paul Rubens,/ˈruːbənz/;,荷兰语读音:[ˈrybə(n)s](英文:Help:IPA for Dutch),1577年6月28日-1640年5月30日),弗兰德画家,巴洛克画派早期的代表人物。鲁本斯的画有浓厚的巴洛克风格,强调运动、颜色和感官。
鲁本斯出生于德国锡根,在他的父亲去世后,12歲的鲁本斯跟随母亲回到了西班牙统治下的家乡安特卫普,并在那里接受了天主教洗礼,而宗教也成为鲁本斯画家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一个主题。由此,鲁本斯也以其反宗教改革的祭坛画、肖像画、风景画以及有关神话及寓言的历史画闻名。
鲁本斯在安特卫普经营一家大型画室,在此他绘制出了许多著名的画作,同时他也成为当时欧洲知名的艺术收藏家。此外,鲁本斯本人接受过良好的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教育,自身能力出色,曾被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四世及英格兰国王查理一世册封为骑士,其后也顺利成为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外交使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