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表现主义社团

中国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在现代文学史上主要表现在哪些社团流派中?

  二十年代出现了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诗派,现代主义开始成为一股独立的潮流。但早期象征烟某哥绝四货区种照溶领派诗歌由于意象艰来自涩含混,语言晦涩拗全音包草口,未产生较大影响。三十年代现代诗派出现,才使现代主义的创作盛极一时。现代派是新月派和象征派的合流,以象征主义为主要倾向,在艺术表现上,现代派诗人追求朦胧美、繁复的意象和陌生色区困便化。他们把中国传统诗歌中的意象和法国象征派诗歌中的象征性意象结合在一起,为中国新诗意象化作出了贡献,代表诗人有戴望舒、卞之琳等。现代派衰败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成为一也空板需胜兵养句机音股潜在的地下暗流,在现实主义主流的航道下面暗暗存在而且缓缓流动。四十年代,出现了九叶诗派,表明这股暗流又现出地面,但时间非常短暂。  小说方面,三十年代出现了以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为代表的新感觉主义小说流派360问答。这是中国现代小说的第一个现代主义流派。他们的小说,往往以快速的节奏,表现现代半殖民大都市畸形、病态的生活和人物,十分注重以直觉、主观感受捕捉对都市生活的新奇感觉和印象,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写人物的潜意识、微妙心理和变态心理。后起音一州后也的女作家张爱玲的创作,明显地即东觉专员相结受到了新感觉派及其作家穆时英、施蛰存的影响,但又极大地超越了新感觉派的小说。她以丰富深刻的都市生活体验与积累、细腻真切晚末理施怀按绝少的写实手法、圆熟的民族形式同现代主义的心理分析完美融合的一系列优秀小说,如《金锁质谈直续轮记》、《倾城之恋》、《沉香屑——第一炉香》等等,都成就了现代小说史上第一流的心理分析小说,在运用民族形式表现现代主义的思想内容方面,做出了重久坚跑犯始答矛要贡献。  在戏座剧方面,现代主义始终没有形成一股潮流,只在作家身上有不同程度的体现,振规磁冷判依如曹禺的《原野》,其中就有现代主义的因素,作品大量地运用幻觉、幻象和象征手法,强化了怪括未冷卷抗肥项答沿斗庆异与神秘色彩。


表现主义的历史起源

表现主义这个词一般用来描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反对学术传统的绘画和制图风格,它是20世纪初至30年代盛行于欧美一些国家文学艺术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德国和奥地利流行最广。它首先出现于美术界,后来在音乐、文学、戏剧以及电影等领域得到重大发展。表现主义一词最初是1901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马蒂斯画展上茹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一组油画的总题名,用来与自然派和印象派相区别。1911年希勒尔在《暴风》杂志上刊登文章,首次用“表现主义”一词来称呼柏林的先锋派作家。1914年后,表现主义一词逐渐为人们所普遍承认和采用。在德国1905年组织的桥社、1909年成立的青骑士社等表现主义社团崛起。它们的美学目标和艺术追求与法国的野兽主义相似,只是带有浓厚的北欧色彩与德意志民族传统的特色。表现主义受工业科技的影响,表现物体静态的美。尼采通过对古风艺术的批评在表现主义形成的过程中起了一个疏导和关键的作用。在他的《悲剧的诞生》中,尼采将古代艺术分为两类,阿波罗式的艺术是理智、秩序、规则和文雅的艺术;狄俄尼索斯式的艺术是恶毒、混乱和疯狂的艺术。阿波罗式的艺术代表着理智的理想,而狄俄尼索斯式的艺术则来自于人的潜意识。这两种艺术形式与代表它们的神一样:两者都是神的儿子,互不相容,又无法区分。尼采认为任何艺术作品都包含这两种形式。表现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狄俄尼索斯式的:鲜艳的颜色、扭曲的形式、绘画技巧上漫不经心、平面、缺乏透视、基于感觉,而不基于理智。广义地说表现主义是指任何表现内心感情的艺术。当然所有的艺术品都表现艺术家的感情,但是有些作品尤其强调和表达艺术家的内心感情。尤其在社会动乱的时期这样的作品尤其常见,而在欧洲历史上从15世纪开始这样的动乱时常重复:宗教改革、德国农民战争、八年战争等等,所有这些动乱和压迫均在印刷作品中留下了其痕迹。虽然这些作品一般从艺术角度不引人注目,但是它们通过它们所描述的恐怖始终能够在其观众中引起强烈的感情。表现主义(2009年版辞海定义):亦称“表现派”。现代西方流行的一种文艺思潮和流派。兴起于20世纪初极盛于二三十年代的德国、美国等国。 ·要求突破事物表象而凸显其内在本质,突破对人的行为的描写而楔入其内在灵魂,突破对暂时性的现象的描写而展示永恒的品质或“真理”。深受康德、柏格森和弗洛伊德的影响。由于强调描写永恒品质,笔下人物往往是某种共性的抽象与象征;由于强调写内心、直觉和下意识,多采用内心独白、梦境、潜台词、假面具等手段;由于注重由作者主观出发,去摄取事物实质,往往有意识的扭曲客观事象。小说代表人物卡夫卡,戏剧代表人物有斯特林堡。



46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