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美術的主要特點是如何體現在17世紀意大利繪畫,雕塑和建築中的?
古典主義者認爲巴洛克是一種堕落瓦解的藝術,隻是到了後來,才對巴洛克藝術有了一個較爲公正的評價。巴洛克藝術産生于16世紀下半期,它的盛期是17世紀,進入18世紀,除北歐和中歐地區外,它逐岩磨漸衰落。巴洛克藝術最早産生于意大利,它無疑與反宗教改革有關,羅馬是當時教會勢力的中心,所以它在羅馬興起就不正脊足爲奇了,可以說,巴洛克藝術雖不是宗教發明的,但它是爲教會服務,被宗教利用的,教會是它最強有力的支柱。概括地講巴洛克藝術有如下的一些特點:首先是舉棗滲它有豪華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樂主義的色彩;二是它是一種激情的藝術,它打破理性的甯靜和諧,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非常強調藝術家的豐富想象力;三是它極力強調運動,運動與變化可以說是巴洛克藝術的靈魂;四是它很關注作品的空間感和立體感;五是它的綜合性,巴洛克藝術強調藝術形式的綜合手段,例如在建築上重視建築與雕刻、繪畫的綜合,此外,巴洛克藝術也吸收了文學、戲劇、音樂等領域裏的一些因素和想象;六是它有着濃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題材在巴洛克藝術中占有主導的地位;七是大多數巴洛克的藝術家有遠離生活和時代的傾向,如在一些天頂畫中,人的形象變得微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紋。當然,一些積極的巴洛克藝術大師不在此例,如卡拉瓦喬、貝爾尼尼的作品仍然和生活保持有密切的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