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印木刻作为完整的艺术形式是在什么时期?
木版水印,是中国传统特有的版画印刷技艺,它集绘画、雕刻和印刷为一体,根据水墨渗透原理显示笔触墨韵,既可用以创作体现自身特点的艺术作品,也可逼真地复制各类中国字画。唐代以来,中国雕版印刷几乎完全使用水墨,文图皆黑色;元代至元六年出现朱墨2色套印的《金刚经注》;明代正德以后朱墨套印被推广,并有靛青印本及蓝朱墨核陪3色、蓝黄朱墨4色、朱墨悄氏者黛紫黄5色套印本;清代中叶又有6色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木版水印由原来刻板创作的诗笺、信笺印刷发展到能惟妙惟肖、神形兼备地印制笔墨淋漓、气势豪放的《奔马图》及唐代周的《簪花侍女图》、宋代马远的《踏启薯歌图》、《富春山居图》等大幅艺术作品,标志着木版水印艺术已发展到了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