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複興和啓蒙運動浪漫主義有什麽區
先從地點和時間上來說
文藝複興起源自意大利,十五到十六世紀。
啓蒙運動盛興于法蘭西,十七到十八世紀。
浪漫主義開端在德意志和英格蘭,360問答十八世紀末期到十九世紀初期。
三種運動都對西方社會,文化,思想,藝術,文學冷核蒸脫教又階區用取若,産生了巨大的影響。
文藝複興使歐洲人重新發現了人和人自身的價值。
啓蒙運動發展了人,是以理性爲主導的時代。
浪漫主義以人的情感爲中心,并認爲感性才是人最重要的東西。
曆史題:什麽是啓蒙運動,浪漫主義對西方人的精神的影響有哪些?
啓蒙運動(法文:Siècle
des
Lumières,英文:the
Enlightenment),通常是指在18世紀初至1789年法國大革命間的一個新思維不斷湧現的時代,與理性主義等一起構成一個較長的文化運動時期。這個時期的啓蒙運動,覆蓋了各個知識領域,如自然科學、哲學、倫理學、政治學、經濟學、曆史學、文學、教育學等等。啓蒙運動同時爲美國獨立戰争與法國大革命提供了框架,并且導緻了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興起,與音樂史上的巴洛克時期以及藝術史上的新古典主義時期是同一時期。我們來講浪漫主義對西方文明的影響.首先,它誘導消坦了西方人走極端的趨勢.西方人最喜歡走極端,覺得不如此不過瘾.我對西方文化中的一點精神是非常佩服的,那就是向極限沖擊.比如說有那麽一個教授,他要寫十幾本書,要帶二十幾個研究生,還要去當雜志主編,還要主持國際會議,還要當好妻子,好媽媽,好爸爸,還要去旅遊.這就是向極限挑戰啊.這種極限挑戰是什麽意思
極限挑戰就是,人經常是在自己生命的臨界點上生存,并且把這種生存當做了生命運行的正常節奏.也就是說,人喜歡把一個東西的全部内涵都掌握,都征服,以爲舍此無法真正知道自己究竟是什麽.這,當然是一種走極端的形式.另外,我們也看到了西方文明具有脆弱的一面.例如,這個浪漫主義就是很脆弱的,西方文明缺乏彈性,但容易走極端,美其名曰求新,求世橋棗異.文明的底座也不穩,卻喜歡不斷追求高,精,尖.西方文明底座不穩卻要對外擴張,容易造成很大的悲劇.
還有一個情況,就是在浪漫搜拆主義精神的激勵下,西方人做事情時行爲的矛盾性很小,盡管一種文化與另一種文化之間的沖突性很大.爲什麽行爲的矛盾性很小呢
就是做起事來,一個本能沖動,馬上就能去做.這之間的限制性因素很弱.浪漫主義還造成一種文明在取代另一種文明時的沖突性,常常以不妥協的革命方式進行.西方文明裏面有這麽一種浪漫機制,做了就做了,不考慮後果.我們看到,東方和西方是不一樣的.東方文化比較傾向綜合考慮,西方文化比較傾向于分析考慮;西方文明的底座不穩,卻追求高精尖;東方的底座很穩,卻過于寬泛;我們發展了的是高情感,西方發展了的是高科技.西方那個高精尖底座不穩,我們底座很大,也有深厚的傳統,但需要發展高精尖.還有西方人的那種分析性,批判性的思維習慣,那種邏輯思維,那種深度,精度,廣度,強度,都和我們的形象思維,我們的強調廣度,經驗,具體的綜合性思維習慣有所不同.西方人從古典時代起就發展出一種征服感,他們用石頭造房子,一有機會就想造個城堡,征服世界.征服世界以後他怎麽辦
這就有兩種可能性:也許是繼續野蠻下去,繼續搞征服,另一種可能是由智及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