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171
巴洛克著名的代表画家是彼得·保罗·鲁本斯(1577——1640),他的代表作品有《亚马逊之战》、《帕里斯的评判》等,他的360问答绘画代表了巴洛克绘画的顶峰,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民族精神,他以丰富的想象力、自由心奔放的笔触、瑰丽的色彩、千变万化的运动突破了学院派的法则,丰富了巴洛克的表现技巧。巴洛克著名的代表雕塑家和建筑家是乔万尼·洛伦索·贝尼尼(1598——1680),他的作品大都是结构严谨,颇有气派,他的教堂建筑以圣安德烈·阿里·克维利纳列小教堂为代表,建于约年到到16奏照扬斤罗阻总势周58年,是巴洛克建筑的典型代表;他的雕塑代表作品有《大卫》、《阿波罗与达芙妮》、《圣德列萨祭坛》等,他的作品大部分都是反映宗教和神话题材,没有反映现实生活是他作品的局限性。
巴洛克时期的代表曲目有哪些?
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马太受难曲》《十二平均律》,亨德尔的《水上音乐》。
音乐特点:
旋律特点:乐句长度不一,气息较长,无论是声乐还是器乐,旋律都空前地华丽复杂,有相当多的装饰音和模进音型。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旋律一样,曲调的进行常常带有形象化、象征性特征。引人注目的是旋律中有明确的和声属性。
节奏:主要分为自由节奏的和律动鲜明、规整的这两种节奏。前者用于宣叙调、托卡塔、前奏曲等,后者用于咏叹调、赋格、舞曲等亩桐让,在一个乐章中会保持始终。这两种节奏常常搭配使用,如宣叙调与咏叹调,前奏曲(或托卡塔)与赋格。
调式:大小调体系,它已取代了过去的“教会调式”。
和声:已形成了完整的以主、属、下属为中心的大小调功能和轮悉声体系,利用不协和音作调性转换并使和声进行富有动力和情感色彩。十二平均律在17世纪的发明与和声体系的充分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巴洛克时期特有的作曲手段。在键盘迅局乐器(通常为古钢琴)的乐谱低音声部写上明确的音,并标以说明其上方和声的数字(如数字6表示该音上方应有它的六度音和三度音)。演奏者根据这种提示奏出低音与和声,而该和弦各音的排列以及织体由演奏者自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