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新表现主义

如何评价美国新表现主义神话施纳贝尔?

1981年1月15日,英国伦敦皇家艺术学会的一个名为“绘画新精神”的美术展览在乡间开幕,这次展览表现出来的艺术动向对于西方艺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此后一段时期西方当代艺术发展的共同预见,也是经历了观念艺术、装置艺术、环境艺术冲击后,西方绘画回归潮流开始的一个标志。其中朱利安·施纳贝尔就是美国“新表现”的重要代表人物。他作为美国最著名的后现代艺术家之一,对复活了绘画的宏大气象,使之具有当代性,起到重要作用。有评论认为“他几乎单枪匹马地把绘画从上世纪70年代的萎靡不振中拯救了出来”。朱利安·施纳贝尔(Julian Schnabel),1951年出生,美国艺术家、电影导演。他的艺术创作涉及到多个领域,被艺术界称为摄影家、雕塑家和电影制作人的集合体。他是一名艺术领域的多面手,他的作品风格宣扬自由和放荡不羁,擅长使用各种材料和媒介来渲染绘画艺术。他于1973年取得了休斯顿大学的美术学士学位,随后向纽约的惠特尼博物馆提交了独立学习计划申请。1973年,施纳贝尔在休斯顿的当代美术馆举办了自己的第一次画展。到80年代中期,施纳贝尔已然成为“新表现主义”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然而他的电影事业着实太成功,致使于他的导演身份近乎遮蔽了他的画家身份。他的首部电影《无声的呐喊》,是画家尚-米榭尔·巴斯基亚的传记电影。第二部作品《在夜幕降临前》则描述古巴诗人雷纳多·阿里纳斯的故事,此部电影施纳贝尔自导自制。第三部电影《潜水钟与蝴蝶》,让施纳贝尔获得了第60届戛纳影展的最佳导演奖,金球奖、独立精神奖最佳导演奖,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提名,可说是施纳贝尔最成功的作品。不过,施纳贝尔自己一直强调的是他是一位画家,这个身份是非常清楚、坚定的,并表示他在电影内的所有艺术表现都源于他的绘画体验。不过可惜的是,二十多年来,施纳贝尔的画家身份被逐渐遗忘了,尤其是在美国。深究起来,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美国大部分的评论家对他的绘画不加评论、不理不睬,重要的策展人也对他不够重视。根据调查,自1987年以后,施纳贝尔没有在美国举办过一场博物馆展。这是让人觉得很荒唐、很不可思议的。因为在上世纪80年代,施纳贝尔在绘画界的地位,犹如超级巨星,几乎可以称为神话。


表现主义与新表现

都是披着羊皮的狼



24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