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最擅长画的竹子给人带来什么感觉?

郑板桥书、诗、画三绝,最擅长画竹、石、兰、松、菊。郑板桥任山东潍县知县时,曾作过一幅画《潍县署中画竹野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画中题诗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这画中的竹子不再是自然竹子的“再现”,这题诗,不再是无感而发的题诗。通过画和诗,使我们联想到了板桥的人品,他身为知县,从衙门里处所的竹声,联想到百姓困苦疾声,说明他心中装着百姓,情感链系在百姓身上。

这时画中的竹叶有了形象的扩展,郑板桥开仓赈贷,救济灾民的场景一幕幕地浮现在人们脑海里,“凝固的瞬间”在读阅者的脑海里变成了无限延续的故事,好似极富感染力的小说那样,扣人心弦,发人深思。

寥寥几笔竹叶,简练几句题诗,强烈如同天空惊雷一般的字迹让人倍感作品中蕴藏着的深轮缓刻的思想、浓浓的情意。再有几幅是郑板桥被贬官后离开潍县,三头毛驴一车书,两袖清风而去,临行前后作的画,其一画竹图题道: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竹渔竿。

借竹抒发了他弃官为民、淡泊名利、享受人生的平静心态,其二《竹石图》中题诗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画幅上三两枝瘦劲的竹子,从石缝中挺然直立,坚忍不拔,遇风不倒,郑板桥借竹抒发了自己洒脱、豁达的胸臆,表达了勇敢面对现实,绝不屈服于挫折的人品。类似的还有,如《墨竹图》题道:宦海归来两鬓星,春风高卧竹西亭。而今再种扬州竹,依旧江南一片青。

另一幅竹图题道:我被微官困煞人,到君园里长精神。清香一片萧萧竹,里面阶层终绝尘。

这几幅墨竹图,都是借竹子抒发他遭贬官后,腊脊模越发洒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感。

竹子

咏江南竹子的诗词

1.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 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2.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集步皮价曾某修牛州。 : 杜牧《题扬州内确振哥禅智寺》
3.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 李贺《李凭箜篌引》
4. 夕阳牛背无人来自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 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5.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6. 水绕陂田竹绕360问答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 张舜民《村居•水绕陂田竹绕篱》
7.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8. 竹怜车装整齐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9. 松竹翠萝寒,迟日江山暮。 : 曹组《卜算子•兰》
10.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出历货距你题茶复长啸。 : 王维《竹里馆》
11. 林断山明竹隐墙。 : 苏轼语队具言均喜《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12.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 郑燮《新竹》
13. 夜深知雪重,时闻议宁乙折竹声。 : 白居易《夜雪》
14. 夜深随表风竹敲秋韵。 : 欧离方送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15.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 李白《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16.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 刘禹锡《潇湘神•息红胜亚此斗爱斑竹枝》
17. 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 : 刘禹锡《忆江南•春去也》
18.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 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23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