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作品赏析怎么写?
艺术作品赏析的基本程序:一般分为叙述、形式分析、解释、评价四个步骤。
(1)叙述,叙述作品画面上可以直接看到东西,暂不顾其含义和价值判断。这里又有两种差别:一是对写实作品,应指明画中画了哪些东西,如人物、动物等。另一种是抽象作品,应指出主要的形状、色彩等,即作品给分析者直接感觉是什么。
(2)分析:分析主要是指形象分析,即探讨一幅作品的造型关系,包括各种形状间的相互依存及作用方亮郑含式、色调的处理、空间的营造、构成原理的运用等,即作品是如何使分析者产生这种丛枣感觉的。
(3)解释:解释即推测作品的含义,或者说探讨美术家通过作品所想表达的观念,即作品想表达什么。
(4)评价:评价即在一种范围内进行比较,以分析着一作品的优劣,着总比较应尽可能在相当广的范围内进行,不能仅局限于某一流派或思潮,再就是要充分注意形式与所表达内容是否有协调性和统一感,即作品令你产生好感的原因何在。 关于美术作品分析中的构图问题是特别要强调的一点。
扩展资料:
艺术作品分析不单是视觉感受的活动,同时也是理解作品形象与作品内涵的活动,只有结合审美感性感受的理性分析,才能对作品的内涵做深入完整的把握,才能达到深刻地把握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分析者对艺术作品的分析通常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经过一个反复感受、体验、体味、认识的过程,知道达到全面把握作品的形式和内容,获得高层次的分敬笑析感受,这样才能突出独特繁荣分析能力。
总之在分析艺术作品时既要注意从视觉感受方面的把握作品的形式和形象,又要体味和理解艺术家赋予作品形象的内涵和意义;既要注重自己的欣赏感受,又要调动自己的联想、想象进行理性分析,以获得独有的审美认识。
布格罗作品赏析?
威廉·阿道夫·布格罗 1825年生于法国拉罗谢尔。画家。法国19世纪学院派最重要人物。曾先后在安格尔画室、法朗索瓦·爱德华·皮柯特工作室接受训练,后入巴黎国家高等美术学院,以及到罗马进修。
1875年在巴黎朱利安美术学院教学,1888年成为巴黎国家高等美术学院教授。画风唯美,擅长创造美好、理想化的境界。题材多为神话、天使和寓言。
1854年,布格罗回到法国巴黎,他的油画常在巴黎沙龙Paris Salon成功展出,作品广受公众与批评家的欢迎,也被代理销受到美国与英国,并且获得许多奖项。加上布格罗的巨幅油画——《殉道者的凯旋》在世界博览会上所引起的轰动又为他带来大量的定件。
早期的美术评论家这样描述道:“布格罗Bouguereau先生有一种源于自然的天性,他的作品中表现出人体的自然美,这种艺术流派重现了远古和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绘画风格。”
RaphaelSanzio(1483.3.28.-1520.4.6.,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画家、建筑学家)是布格罗Bouguereau最推崇的绘画大师,布格罗也采取模拟、重现拉斐尔的绘画方式作为对他的最佳称赞和褒扬,他应Prix de Rome(罗马一个美术奖项)的要求,完成了拉斐尔Raphael的古老名画“The Triumph of Galatea”的复制。布格罗的许多绘画作品运用古典绘画的构图,形式和主题。
在布格罗的画作里,女性的形象非常恬美,有妇女,仙女和农村姑娘等人物。其环境多为乡间丛林,宁逸静瑟。
布格罗在美术界虽然是逆历史潮流的人物,但他的作品确实也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有时为了追求完美,他也不惜篡改现实。所以他的作品经常取材于古代的神话,以超出现实的美展现出来。
威廉·阿道夫·布格罗 · 作品欣赏(William Adolphe Bouguereau,1825年11月30日 – 1905年8月19日)
阿道夫·威廉·布格罗(William-Adolphe Bouguereau)一生坚持传统的唯美主义的学院派风格,打击压制后起的印象派画家,他的写实绘画作品很受当时人的欣赏,现代对他的画作赞美到:“给人一种美好和纯洁的视觉享受!”。有时为了追求完美,布格罗不惜篡改现实。他的早期作品常取材于古代的神话和寓言,Pagan非基督教与Christian基督教的绘画主题以超出现实的美展现出来。
布格罗作品以高度完整、技法全面和擅长表现多愁善感的题材为特征。在人物造型的处理上,为了追求高度的优美,理想化的境界,布格罗舍弃技法创新,维护官方正统的艺术,排斥其他艺术流派,比如在素描和油画上重视细节的绘画,他在人物的皮肤、手和双脚上有着细致而独特的绘画技艺。后来的批评家指责布格罗为保守的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