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著名的油畫,畫的是一個女人,雙手舉着一個罐子,舉過頭頂,胳臂彎曲,有清水從罐子裏流出,叫什麽名

這幅油畫作品出自安格爾的《泉》。

《泉》(spring),别名《春之仙女》,是法國新古典主義畫家安格爾于1830年至1856年凳耐所創作的一幅布面油畫,現藏于法國奧塞美術館。

該畫運用柔和并且富有變化曲色彩和柔美的曲線,表現出女性人體的古典之美。年輕的裸女手拿陶罐,讓裏面的永緩緩地傾例出來,微屈的雙膝和因舉起陶罐所表現出的肌肉曲線營造一種典雅、純潔的脫俗之美。

安格爾(Ingres,1780—1867)大衛的學生,新古典主義的代表畫家。安格爾追求“絕對的美”,認爲古希臘和拉斐爾的藝術是完美無瑕的典範,并認爲造型的形式美才是繪畫的根本。

他推崇古典的藝術法則,強調理性原則,重視素描和線條的作用,忽視色彩的表現作用,并反對直接表達感情和想象。代表作有《路易十三的誓言》《荷馬的禮贊》《利維爾夫人像》《大宮女》《土耳其浴室》《泉》等。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在西方古典藝術家的眼裏,女性形象是他們普遍鍾愛的表現首宴對象,米洛的維納斯,被奉爲永恒的經典,代表愛與美的維納斯者粗銀,即使雙臂殘缺仍不失爲一種美;提香塑造了烏爾比諾的維納斯,達·芬奇塑造了好多女性形象,代表了古典藝術的典型形象……安格爾的題材并不多,甚至反反複複畫同一題材、使用同一造型——女性。

1830年,安格爾在意大利佛羅倫薩逗留期間,開始爲作品《泉》起稿創作,可是遲遲沒有完稿。直至1856年,76歲高齡的他才在助手亞曆山大·萊格菲和吉恩·保羅艾蒂安·巴爾澤的協助下完成此畫。

最初在安格爾心中構思的“泉”,是仿效意大利大師們在畫維納斯時的願望,企圖使形象更單純化的“維納斯”樣式。

求:

《泉》 1856年 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 法國
參考百度百科:
《泉》
安格爾從1830年在意大利佛羅倫薩逗留期間就開始創作《泉》,但一直沒有完稿。二十六年以後,當他已是七十六歲高齡時才畫完此畫。這幅畫是安格爾的得意之作。“泉”把古典美和女性人體的美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出色地表現了少女的天真來自的青春活力,是他畢生緻力于美的追求的結晶。這雖是他晚年的作品,但所描繪的女性的美姿卻超過了他過去所有的同類作品。“泉”也是西歐美術史上描寫女性人體的優秀作品之一。由此可見,安格爾的造型力純粹是對現實的一種感性的360問答占有,在他的構圖創作中,隻有當他的可能拜燃訴望含史迅未限倒于女人面前時,他才創造了真正的藝術作品。

此品美在靈透自然,純真無邪,西方少女的純美于此一覽無餘。她給人以無限的遐想,不盡的懷思。
安格爾一生中在裸體素描上下過精深的功夫,而且隻有當他面對訓往來證對作持而音選裸體模特兒時,他的現實主義真知飯收策寫科驗心幾弱灼見才特殊地顯現出來。他曾說:“标準的美——這是對美的模特兒不間斷觀察的産物”,還認爲:一幅畫的表現力取決于作者的豐富的素描知識;撇開絕對的準确性,就不可能有生動的表現。掌握大概的準确,醫把弦就等于失去準确。那樣,無異于在創造一種本來他們就毫無感受的虛構人物和虛僞的感情。這位古典主義繪畫的末代風流畫家,吸收文藝複興時期前輩大師的求實的技巧,使自己的素描技巧發揮到爐火純青的境地。這裏所不同的隻是,象馬薩卓、米開朗基羅、喬爾喬奈等大師的裸女體現的是一種充滿人性的時代理想,而安格爾在裸女上所寄予的理想,則是“永恒的美”這一抽象概念。究其實,乃在于尋求以線條、形體、色調相諧和的女性美的表現力。這在他那些描寫土耳其宮女的
路易斯·奧松維爾伯爵夫人
裸女畫上尤爲明顯。晚年,安格爾畫了這一幅《泉》,則進一步反映了畫家對美的一種全新觀念,那就是他深深覺得用精細的造型手段創造一種抽象的古典美典範的必要性。76歲高齡的安格爾,終于在這一幅《泉》上,把他心中長期積聚的象課擴抽象出來的古典美與具體的寫實少女的美,找到了完美結合的形宗哥單附喜斷葉号等衣河式。
他在這幅畫上展況主示了可以得到人類短脫頻春普遍贊美的美的恬靜、抒情和純潔性。有一位評論家參觀了《泉》後說:“這位少女是畫家衰年藝術的産兒,她的美姿已超出了所有女性,她集中了她們各自的美于一身,形象更富生氣也更理想化了。” 《泉》大概在意大利佛羅倫薩時就開始醞釀了,那是在1820年的事,爲養末膠孩什麽事隔36年後才最終完觀國死曲目牛持成此稿呢?這還得從他的學帝流設盟友生保羅·巴爾澤和亞曆山大·德戈弗兩人說起。最初在安格爾心中構思的“泉”,是仿效意大利大師們在畫維納斯時的願望,他早在1807年就畫過一些草圖,後來不滿足前人已畫過普更的“維納斯”樣式,企圖使形象更單純化。有人認爲這幅畫最初是由上述兩個學生協助完成的。 安格爾經常在同一主題或構思中進行複制,有時花上幾年甚至幾十年工夫。
《莫特師西埃夫人》
1857年,《泉》被迪麥泰爾伯爵收購,成爲私人藏畫品。後根據這位伯爵的遺囑,他的家屬于亂教陳解括書1878年将此畫贈給國家,終于成爲巴黎盧浮宮内又一鎮館之寶。

290
顯示驗證碼
沒有賬号?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