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画,圣母丽达的有关资料

/捕禽图/陵墓来自壁画 /渔夫/爱琴海地区壁画 /辞行出征的战士/希腊瓶画 /狄奥尼索斯秘仪图/庞贝壁画 /狂欢者/母狮之墓壁画 /凯旋图/古代玛雅壁画 /手持莲花和金刚的菩萨/印度石窟壁画 /查士丁尼及其随从/马赛克镶嵌画 /巴约挂毯/圣维塔列教堂镶嵌画 360问答/哀悼基督/乔托·迪·邦多内 /圣三位显景福一体/马萨乔/春/波提切利 /维纳斯的论矿诞生/波提切利 /基督受洗/弗兰西斯卡 /最后的晚餐/达·芬奇 /蒙娜丽莎/达·芬奇 /四使徒/丢勒 /沉睡的维纳斯/乔尔乔内 /圣安东尼的诱惑/博斯 /雅典学院/拉斐尔 /西斯廷圣母/拉斐尔 /创造亚当/米领阶室践再站名开朗基罗 /最后的审住检毫判/米开朗基罗 /天上的爱与人电极片静问的爱/提香 /伊拉斯谟像/小荷尔拜因 /入浴的苏珊娜/丁托列托 /农民的婚礼/勃鲁盖尔 /基督在以马忤斯的午餐/卡拉瓦乔 /拉奥孔/埃尔·格列柯 /秋冬山水图·冬景/雪舟等扬 /劫夺留西帕斯的女儿/鲁本斯 /马斯达·佩亚/雷诺兹 /阿尔卡迪的牧人副粉盾拉注座呀路力许/普桑 /夜巡/伦勃朗 /吉普赛女郎/哈尔斯 /宫娥/委拉斯贵支 /倒牛奶的女人/维米尔 /帕里斯的评判/克洛德·洛兰 /林荫道/霍贝玛 /发舟希苔岛/华多 /吸烟者的箱子/观顺府讲位划映河己夏尔丹 /蓬巴杜夫人/布歇 /秋千/弗拉戈纳尔 /马拉之死/大卫 /拿破伦加冕/大卫 /时髦婚姻·犯历月运席滑世除房粮早餐/荷加斯 /大宫女/安长们城马屋讨慢阿式电格尔 /神奈川冲掉什侵历放香厚浪里/葛饰北斋 衣主步很两们五应唱染/梅杜萨之筏/籍里柯 /毫获仍兴失干草车/康斯坦勃田尔 /希阿岛的屠杀/德拉克洛瓦 /自由引导人民/德拉克洛瓦 /暴风雪中的汽船/透纳 /画室/居斯塔夫·库尔贝 /拾穗者/米勒 /三等车厢/杜米埃 /草地上的午餐/马奈 /孟特枫丹的回忆/柯罗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列宾 /灰与黑的协奏曲:画家母亲肖像/惠斯勒 /日出·印措事口司士象/莫奈 /舞蹈考试/德加 /红磨坊的舞会/雷诺阿 /白日梦/但丁·罗塞功部感慢为会蒂 /大碗岛星期天零停甚调你剂的下午/乔治·修拉 /向日葵/凡·高 /星月夜/凡·高 /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高更 /圣维克多山/保罗·塞尚 /吻/克常见全转支福里姆特 /舞蹈/马蒂斯 /梦/卢梭 /亚威农少女/毕加索 /格尔尼卡/毕加索 /即兴31号/康定先逐留阶斯基 /我与村庄/夏加尔 /红、白、蓝的菱形画/蒙德里安 /集体发明物/马格利特 /记忆的永恒/达利 /哥伦布之梦/达利 /墨西哥的历史/迭戈·里维拉 /死与火/保罗·克利 /手画手/埃舍尔 /薰衣草之雾:第一号/波洛克 /玛丽莲·梦露双联画/沃霍尔 /螺旋形的防波堤/罗伯特·史密森 /斜卧的女人/席勒 这是一些很有名的。一些我们比较熟悉的我用黑体字标出来了,希望对你比较有帮助。

风格怪异 艺术家

爱德华·蒙克(爱德华·蒙克,1863年12月12日 – 1944年1月23日)是挪威表现主义画家和版画复制匠。伟大的挪威画家,现代表现主义绘画的先驱。爱德华·蒙克是具有世界声誉的挪威艺术家,他的绘画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毕加索、马蒂斯就曾吸收他的艺术养料,德国和法国的一些艺术家也从他的作品中得到启发。他对心理苦闷的强烈的,呼唤式的处理手法对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的成长起了主要的影响。

莫迪里阿尼。其绘画题材和样式非常集中,他只画人物。他现存的全部绘画里,只有两幅风景画,一是塔什肯尼风景,作于十四岁时,虽无个人特征,功力却直追印象派。另一是病逝前一年所作,其用色用笔和变形处理,与他的人物画如出一格。除了这两幅风景,除了布朗库西式和非洲式的雕塑外,莫迪格利阿尼的全部作品,都集中为两大类,肖像和裸体,他没有群像和叙事性作品。
就肖像画而言,他早期的作品比较传统,但很快就发展了自己的风格,薯竖即肖像的背景变得抽象。通常说来,正式的肖像画应该有背景,大多是室内环境,可以揭示人物的社会状况,而肖像习作却没有背景,只有色调。莫迪格利阿尼处在这二者之间,他的肖像画多非习作,却不画背景,最多也只是几何形的抽象化了的家俱。这样的背景处理,不提示人物的生存环境和社会状态,使人物本身得运桥以突出。这是画家对人的关注,尤其是对人内心世界的关注。
按理说,最能展现内心世界的是人的双眼,但奇怪的是,莫迪格利阿尼的许多肖像画,包括不少精品,却没有画眼睛,画家象古希腊雕刻家那样,将双眼留为一个平面,涂以单一颜色。其实,用我们今天的批评术语来说,莫迪格利阿尼画的是※凝视?,一种内向的自我凝视。关于凝视的理论,来自二十世纪中期法国心理学家拉康(Jacques Lacan, 1901-1981)的镜子之说,认为幼儿通过镜子而开始了自我审视,这是人研究自身、研究自身与环境之关旁手猛系的开端。到二十世纪末,后现代主义时期的文化研究理论,强调凝视中的交流,如注视、窥视、对视之类,认为视线的交流,揭示了人的社会环境和生存关系。莫迪格利阿尼曾经说,他笔下的人物,看的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我要说,他笔下的人物,象画家本人一样孤独,只进行自我交流。由于他们对外部世界一无所见,所以便没有眼珠,而所谓有目无珠,却正是只看自身的内心世界。这样理解,人物的抽象背景也就事出有因了,因为背景和环境并不比人物自身重要。于是,在另一些画中,即使画了双眼,人物的眼神也茫然空洞,似乎没有焦点,他们对外部世界视而不见。因此我还要说,莫迪格利阿尼的抽象只是表面形式,他的肖像画,其实是他对人的理解,是他自己内心世界的写照。
与肖像画相似,莫迪格利阿尼的裸体人物,也在抽象的外在形式中追求内在的精神世界。除一些作品的抽象背景和一些人物有目无珠而外,装饰性用色的单纯和空间造型的平面化,以及即兴的用笔用色,也是画家专注于人物本身的一种方法。但是,达到这一目的的主要方法,却是画家的构图设计。莫迪格利阿尼的女裸体,大多是斜躺的全身画。在构图时,画家有意用画布的边沿,将人物的腿部切掉,有的甚至将双手和头顶也切掉。欧洲文艺复兴以来传统的人体画,尤其是古典主义和学院派的人体画,都强调完整、整一的原则,人体的所有部分,只要在透视上看得见,都毫无遗漏地画出来。这是遵循古希腊哲学家亚力士多德提出的关于完美的审美理论。莫迪格利阿尼没有遵循这个原则,他切掉人物双腿,在视觉上让人体摆脱画框的限制,使其看上去象是漂浮在画布上,于是人体本身得到了凸显。也就是说,因为画框不再限制我们的视域,不再是画家和观众观察世界的窗口,被观察的对象也就不是远在窗户之外,而是近在我们眼前,有就近窥视的特点。

凯绥·珂勒惠支(Kaethe Kollwitz),原名凯绥·勖密特(Kaethe Schmidt)。德国版画家,雕塑家。1867年7月8日生于柯尼斯堡(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1945 年4月22日卒于德累斯顿 。14岁时即开始学习绘画。1889年和在贫民区服务的医生卡尔·珂勒惠支结婚,1898年开始在柏林女子艺术学院任教,这时她已经成为一个社会主义者。她的早期作品《织工反抗》《起义》和《死神与妇女》《李卜克内西》《战争》(组画)等,以尖锐的形式把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的悲惨命运和勇于斗争的精神传达出来。

埃贡·席勒【(Egon Schiele )1890~1918】 20世纪初奥地利绘画巨子,表现主义画家,维也纳分离派的重要代表。1890年出生于奥地利图尔恩,1918年因瘟疫(西班牙留感)逝于维也纳。
1906年16岁的席勒考入维也纳美术学院,在从维也纳分离派领导人、装饰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指导下学习,在线条和构图上得益于他的优雅的装饰手法。后来他结识了科柯施卡。他的 《夏日景色》埃贡·席勒[1]画最初受学院派和印象派影响,打下了坚实的造型基础。受克里姆特和科柯施卡之后,他的作品具有明显的装饰风格,这表明他受到新艺术派——青年风格阿拉伯式图案的强烈影响。如果说克里姆特的艺术是从象征主义走向表现主义,而席勒则已走进纯粹的表现主义天地。
埃贡·席勒20岁时便已经达到了其艺术创作的成熟期。1910年创作了首幅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表现主义作品,随后又在短暂的8年时间里创作了许多惊世骇俗的作品。
席勒后期的艺术不仅受到瑞士的霍德勒影响,还直接受尼采和弗洛伊德心理学的启迪。他毫不掩饰地表现了那个时代人的心理和情感,他所描绘的人物和景物都不是静态的,无论是什么样的形态都像处在惊恐不安状态,生的欲望和死的威胁交织成可怕的阴影,始终笼罩着他的作品。他笔下的人物形体瘦长,那冷峻刚直的线条令人震颤,他强调形象清晰的外轮廓,喜欢用红、黄和黑色来表现强烈的情绪。他除对人物表情动作的夸张刻画外, 《家》埃贡·席勒[2]着意描绘人物神经质的情绪。为了创作他处于紧张不安的人物情态,他还深入到疯人院去研究精神病人的神态和动作,表现出一种类似哑语的动作表情,令人感动不已。他的画风压抑、沉闷、常以颓废、神经质般的病态人物造型入画。其代表作有《家庭》、《雨孩》、《向日葵》、《斜卧的女人》等。

先给你发这几个 你搜搜他们的画看是否喜欢

31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