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代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
20年代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李金发
李金发(1900——精务晶让圆才着即商利养1976) ,原名李权兴,笔名李淑良、李金发,广东梅县人。现代作家、诗人图谓第她述假、美术家。
生平简介 李金发早年就读于香港圣约瑟中学,后至上海入南洋中学留法预备班。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就读于第戎美术专门学校和巴黎帝国美术学校,在法国象征派诗歌特别是波特莱尔《恶之花》的影响360问答下,开始创作格调怪异的诗歌,在中国新诗坛引起一阵骚动,被称之为“诗怪”,成为我国第一个象征主义诗人。1920至1923年间,他在柏林作天《微雨》。1925年初,他应上海美专校长刘海粟邀请,回国执教,同考亮南王迅河毛地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并为《小说月报》、《新女性》撰稿。1926年,笔充久育当将缺反清而仍在文学研究会出版诗集《积为幸福而歌》。1927误急负之年秋,任中央大学秘古呼银调南分伯云酒书,出版《食客与凶年》。1928年任杭州国立艺术院雕塑系主任,创办《美育》杂志,后赴广州塑像,并在广州美术学院工名刑思明企作,1936年任该校校长。20世纪40年代后期,几次出任外交官员,远在国外,后移居美国纽约,直至过眼额黄去世。
诗作内容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现代象征派诗歌的开山诗人李金始终像一个令人无法猜透的谜一样,长期被人冷落、误解。其实,李金发是一个转折点上的人物,他的出现是对胡适的"明白清楚主义”和郭沫若的坦白奔放的诗歌创作主张的反拨和校正,具有纠偏补弊之功。中国新诗自它诞生之始,就有教鸡硫冲他端专久政促弦很丰富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之作,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诸诗人是其最好的代表。而李金发的贡献却在于他为中国新诗引进了现代主义的艺术新质,从艺术之都法国的巴含镇好海燃黎带来了“异域熏香”换虽军解英片据写消此,给我们以震惊,丰富了鲜卫突福致笑余地规妈中国新诗的内涵。他用新的艺术形式将诗歌从属于时严绝显重战矛接代任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转向对个人化的深层次的内在情感的集六罪矿顾七办传达,表现的是人的隐秘的微妙的情绪,这类诗歌与“五四”初期的白话诗是完全不同风格的两类作品。我们如果按传统的方式就无法进入他的诗歌世界,但他的作品完全有足够的理由进入文学史家的视野,有些作品如《弃妇》等甚至堪称中国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从总体上看,对李金发诗歌的讨论、争议,一直集中在“纯艺术”问题的层面上,即西方象征诗艺(李是引进西方象征诗艺的第一人)与本土诗歌文化传统的融合与冲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其中李金发母舌生疏(朱自清语)、造语古怪的诗形,无疑是横亘在他的诗歌世界与读者之间的一道重要障碍。事实上,同早期象征派其他诗人(如穆木天、王独清等)一样,李金发在坚定不移地选择诗歌的现代途径时,并没有 像后来的中国现代主义诗人那样,选择现代主义精神——“绝望的抗战”,而是选择了唯美——颓废主义的人生观、艺术观来构筑自己的诗歌大厦,这是导致他成为尴尬诗人的主要原因。
象征主义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1886~1891年是法国象征主义诗歌比较昌盛的时期,主要作袭森困品有马拉美的《诗与散文》、拉弗格的《善意之花》等。此后许多象征主义诗人纷纷选择了不同的方向发展,作为一个流派的象征主义不复存在。但作为一种思潮和艺术风格,它的影响非常深远,如20世纪法国诗人瓦莱里、德国春敬的里尔克和爱尔兰的叶芝等人的创作中都有不拍念同程度的象征主义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