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主义的音乐家有那些及作品?古典时期音乐家及作品?快答…赶的很..谢谢

浪漫主义:
(1)帕格尼尼(1782~1840):意大利小提琴家、作曲家。推荐曲目:1.二十四首无伴奏小提琴随想曲。2.第一、二号小提琴协奏曲。3.摩西幻想曲。4.《心中类乱》主题变奏曲。
5.小提琴与吉他的奏鸣曲(任选)。

(2)韦伯(1786~1826):德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第一、二号竖笛协奏曲。2.钢琴曲《邀舞》。3.降B大调竖笛五重奏。4.《磨弹射手》序曲茄销、《奥伯龙》序曲、《尤里安得》序曲。5.歌剧《魔弹射手》。

爱之梦属于浪漫主义时期吗

(3)麦亚白尔(1791~1686):德国歌剧作曲家。推荐曲目:加冕进行曲(选自歌剧《预言家》)。

(4)罗西尼(1792~1868):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推荐曲目:1.歌剧序曲选辑。2.歌剧《塞维亚的理发师》。3.歌剧《赛米拉密德》。4.歌剧《灰姑娘》。5.弦乐奏鸣曲(共六首)。芦纳薯
6.圣母悼歌。

(5)董尼才悌(1797~1848):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推荐曲目:1.歌剧《拉默摩的露西亚》。2.歌剧《唐?巴斯瓜雷》。3.歌剧《爱情灵药》。4.歌剧《联队之花》。5.歌剧《宠姬》。

(6)舒伯特(1797~1828):奥国作曲家,人称《歌曲之王》。推荐曲目:1.第五、第八、第九号交响曲。2.钢琴与弦乐五重奏曲《鳟鱼 》。3.弦乐四重奏《死与少女》。4.即兴曲D.899、D.935、D.946。5.乐兴之时D.780。6.钢琴奏鸣曲D.557、D.571 D.556、D.784、D.845、D.894、D.850、D.958、D.960。7.《阿贝鸠尼》奏鸣曲D.821。8.第一号、第二号钢琴三重奏。9.流浪者幻想曲D.760。10.联篇歌曲集《美丽的磨坊少女》、《冬之旅》、《天鹅之歌》。11.歌曲集(任选)。12.八重奏D.803。13.弦乐五重奏D.956。14.小提琴奏鸣曲(四首)。15.小提琴幻想曲D.934。

(7)白辽士(1803~1869):法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幻想交响曲 。2.序曲集(包括《罗马狂欢节》、《李尔王》、《海盗》等)。3.哈洛德在意大利(包含中提琴主奏的主题交响曲)4.歌曲集《夏夜》。5.罗密欧与茱丽叶(戏剧交响曲)。

(8)葛令卡(1804~1857):俄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露斯兰与鲁密拉》序曲。2.降E大调六重奏。3.管弦乐曲《卡玛琳丝卡亚》、《马德里之夜》。

(9)孟德尔颂(1809~1847):德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交响曲第三号《苏格兰 》、第四号《意大利 》、第五号《宗教改革》。2.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OP.64。3.钢琴协奏曲(二首)。4.《芬加尔洞窟》序曲。5.戏剧音乐《仲夏夜之梦 》。6.降E大调弦乐八重奏 。7.第一、二号钢琴三重奏。8.大提琴奏鸣曲(二首)。9.无言歌陪者。10.神剧《以利亚》。

(10)萧邦(1810~1849):波兰钢琴家、作曲家。推荐曲目:1.第一、二号钢琴协奏曲。2.练习曲(二七首)。3.前奏曲(二六首)。4.圆舞曲(十四首)。5.夜曲(二一首)。6.钢琴奏鸣曲第二、三号。7.《军队》波兰舞曲OP.40NO.1、《英雄》波兰舞曲OP.53 、《幻想》波兰舞曲OP.61、沉着的行板与大波兰舞曲OP.22。8.马厝卡舞曲(任选)。9.即兴曲(四首)。10.叙事曲(四首)1 2 3 4 。11.诙谐曲(四首) 。12.幻想曲OP.49 。13.摇篮曲OP.57 。14.船歌OP.60。

(11)舒曼(1810~1856):德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交响曲第一~四号(No.3莱茵交响曲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 、第四乐章 )。2.儿时情景OP.15(之第七首梦幻曲 )。3.C大调幻想曲OP.17(第一乐章 、第二乐章 、第三乐章 )。4.狂欢节OP.9。5.克莱斯勒利纳OP.16。6.交响练习曲OP.13。7.幻想小品OP.12。8.森林景色OP.82。9.第二号钢琴奏鸣曲OP.22。10.A小调钢琴协曲OP.54(第一乐章 、第二三乐章 )。11.钢琴五重奏OP.44。12.竖笛与钢琴幻想小品OP.73。13.三首双簧管浪漫曲OP.94。14.《童话画册》(中提琴与钢琴)。15.五首民谣式作品(大提琴兴钢琴)。16.A小调大提琴协奏曲。17.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18.联篇歌曲集《诗人之恋》、《女人的爱与生涯》。19.小提琴奏鸣曲(二首)。20.钢琴与法国号的慢板与快板OP.70。

(12)李斯特(1811~1886):匈牙利钢琴家、作曲家。推荐曲目:1.第一 、二号钢琴协奏曲。2.交响诗第二号《塔索》、第三号《前奏曲》 、第四号《奥菲欧》、第六号《马捷帕》。3.匈牙利狂想曲(十九首)No1 、No2 、 No13 、 No15 。4.匈牙利民谣幻想曲。5.B小调钢琴奏鸣曲OP.45。6.第一号梅菲斯特圆舞曲。7.帕格尼尼主题大练习曲OP.67(共六首、其中第三首最著名)。8.超技练习曲(十二首,任选) 。9.巡礼之年。10.第三号《爱之梦》。11.死之舞(钢琴与管弦乐)。12.《浮士德》交响曲。

(13)威尔第(1813~1901):意大利歌剧作曲家。推荐曲目:1.歌剧《茶花女》。2.歌剧《阿伊达 》。3.歌剧《奥泰罗》。4.歌剧《麦克白》。5.歌剧《游唱诗人》。6.歌剧《命运之力》。7.歌剧《纳布果》。8.歌剧《假面舞会》。9.歌剧《唐?卡罗》。10.歌剧《法斯塔夫》。11.序曲与前奏曲集(任选)。12.安魂曲1 2 6 。

(14)华格纳(1813~1883):德国歌剧作曲家。推荐曲目:1.序曲与前奏曲集 (任选)。2.歌剧《漂泊的荷兰人》。3.歌剧《唐怀瑟》。4.歌剧《罗安格林》。5.乐剧《崔斯坦与伊索德》。6.乐剧《纽伦堡的名歌手》。7.乐剧《尼贝龙根的指环》。(注:因为华格纳的歌剧作品规模都颇为庞大,所以初入门者宜由《序曲及前奏曲选曲》和《歌剧选曲》听起。)

(15)古诺(1818~1893):法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歌剧《浮士德》。2.《浮士德》芭蕾音乐。3.小交响曲。4.圣母颂。5.小夜曲。6.歌剧《罗密欧与茱丽叶》。

16)奥芬巴哈(1819~1880):德法(出生于德国的德国人,但大半生活跃于法国)作曲家、大提琴家。推荐曲目:1.《天堂与地狱》序曲。2.芭蕾音乐《欢乐的巴黎人》。3.歌剧《霍夫曼的故事》(奥芬巴哈著名的《船歌》即出自此歌剧)。

(17)法朗克(1822~1890):法国作曲家、管风琴家。推荐曲目:1.D小调交响曲。2.交响变奏曲。3.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4.管风琴圣咏曲。5.《前奏曲、圣咏与赋格》(钢琴)。6.管风琴曲《英雄》。7.F小调钢琴五重奏。

(18)拉罗(1823~1892):法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西班牙交响曲》OP.21(其实是一首小提琴协奏曲)。2.D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19)布鲁克纳(1824~1896):奥国作曲家、管风琴家。推荐曲目:1.交响曲第四、七、八、九号。2.谢恩赞美歌。3.第二号弥撒曲。

(20)史麦塔纳(1824~1884):捷克作曲家。推荐曲目:1.交响诗《我的祖国》。2.《被出卖的新娘》序曲。3.小提琴奏鸣曲《我的家园》。4.第一号弦乐四重奏《我的一生》。5.G小调钢琴三重奏。

(21)鲍罗定(1833~1887):俄国作曲家(因为他是一位职业科学家,仅有空闲在周末从事作曲,因此也有人称他是《假日作曲家》)。推荐曲目:1.交响诗《中亚细亚的草原》。2.《鞑靼人舞曲》(选自歌剧《伊果王子》)。3.第二号弦乐四重奏。4.第二号交响曲。

(22)布拉姆斯(1833~1897):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推荐曲目:1.交响曲第一~四号。2.第一、第二号钢琴协奏曲。3.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4.小提琴与大提琴复协奏曲。5.匈牙利舞曲(共二十一首)。6.《大学庆典》序曲、《悲剧》序曲。7.竖笛五重奏OP.115。8.竖笛奏鸣曲(二首)。9.小提琴奏鸣曲(三首)。10.大提琴奏鸣曲(二首)。11.第三号钢琴奏鸣曲。12.韩德尔主题变奏与赋格曲OP.24。13.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OP.35。14.OP.76、OP.79、OP.116~119的钢琴小曲集(喜欢布拉姆斯的人这些曲子一定要听,它包括了间奏曲、随想曲、狂想曲、叙事曲等)。15.钢琴五重奏OP.34。16.弦乐四重奏(三首)。17.弦乐六重奏(二首)。18.钢琴三重奏(三首)。19.钢琴四重奏(三首)。20.法国号三重奏OP.40。21.竖笛三重奏OP.114。22.海顿主题变奏曲OP.96a。23.小夜曲(二首)。24.德意志安魂曲。25.歌曲集(任选)。

(23)圣桑(1835~1921):法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第三号交响曲《管风琴》。2.动物狂欢节-Lions 、Chickens 、Tortoises 、Wild 。3.交响诗《骷髅之舞》。4.第三号小提琴协奏曲OP.60。5.第一号大提琴协奏曲OP.33。6.第一~五号钢琴协奏曲。7.《哈瓦奈舞曲》及《序奏与轮旋随想曲》(均为小提琴曲目)。8.第一号小提琴奏鸣曲。9.第一号大提琴奏鸣曲。10.竖笛奏鸣曲、双簧管奏鸣曲、低音管奏鸣曲(各一首)。11.歌剧《参逊与黛丽拉》。12.七重奏OP.65。

(24)比才(1838~1875):法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C大调第一号交响曲。2.《卡门》 组曲。3.《阿莱城姑娘》组曲(序曲 、一 、二 )。4.《儿童游戏》组曲。5.《贝城-丽姝》组曲。6.歌剧《卡门》。

(25)布鲁赫(1838~1920):德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G小调第一号小提琴协奏曲OP.26。2.苏格兰幻想曲(小提琴、竖琴与管弦乐)。3.大提琴曲《晚祷》OP.47。4.第二号小提琴协奏曲OP.44(D小调)。5.小夜曲OP.75(小提琴与管弦乐)。
26)穆梭斯基(1839~1881):俄国作曲家。推荐曲目:1.《展览会之画 》(钢琴版及管弦乐版)。2.交响诗《荒山之夜》。3.歌剧《包利斯?郭德诺夫》。4.联篇歌曲《死之歌舞》。5.歌剧《霍望奇纳》中的《前奏曲》与《波斯奴隶之舞》。

古典主义:
莫扎特
代表作:
g小调第40交响曲
c大调第41交响曲《周彼得》
降E大调第39交响曲
d小调第20号钢琴协奏曲
D大调第26号钢琴协奏曲
c大调长笛与竖琴协奏曲
G大调弦乐小夜曲
A大调竖笛五重奏
A大调第11号钢琴奏鸣曲《土其进行曲》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
歌剧《魔笛》
歌剧《唐璜》
d小调《安魂曲》

贝多芬
代表作:
降E大调第3交响曲《英雄》
C大调第5交响曲《命运》
F大调第6交响曲《田园》
A大调第7交响曲
d小调第9交响曲《合唱》
序曲《爱格蒙特》
序曲《柯利奥兰》
降E大调第5号钢琴协奏曲《皇帝》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C大调第9弦乐四重奏《拉祖莫夫斯基》第3号
c小调第8钢琴奏鸣曲《悲怆》
升c小调第14钢琴奏鸣曲《月光》
F大调第5钢琴奏鸣曲《春天》
F大调第2号浪漫曲
献给爱丽丝
土耳其送行曲

海顿
代表作:
升c小调第45交响曲《告别》
G大调第94交响曲《警愕》
F大调弦乐小夜曲
清唱剧《创世纪》
小夜曲

论田汉早期浪

作为创造社有代表性的浪漫主义剧作家,作为现代戏剧艺术的奠基人,田汉剧作有其鲜明的艺术特色,体现在他的两个创作主题和独特的戏剧风格上。
Ⅰ.对“真艺术(艺术家)”与“真爱情(艺术家——女性)”的追求,是这一时期田汉的人生选择与艺术思想,同时也是他早期创作的一个总的主题。在田汉早期剧作中,引人注目地出现了“艺术家”形象系列听妒了怕
(1)艺术家为艺术献身的殉道精神。从《梵峨嶙与蔷薇》里的大鼓女柳翠、琴师秦信芳,《苏州夜话》里的老画家刘叔康,《名优之死》里的名老生刘振声,到《湖上的悲剧》里的诗人杨梦梅,《古潭的声音》里的诗人,以至《南归》里的流浪诗人,这些艺术家们在面临灵与肉、精神与物质的冲突时,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前者,具有浓重的“精神至上”,“艺术神圣”的色彩。
(2)女性为艺术家、艺术的牺牲精神。不仅他们自身都是具有献身精神的“殉道者”,剧作者还特意在一些男性艺术家周同,设置女性形象,甘愿为他们,也为他们所从事的艺术献出一切。《湖上的悲剧》的白薇,为了对穷诗人杨梦梅的爱,不惜投江自杀被救起后隐居西360问答湖,以人做鬼,苦等三年;重逢时却得知讨人以为自己已死,并正在写记录这爱情悲剧的小说,遂慷慨自尽,因为她害怕自己的“复活”,会使创作中的悲剧变为笑剧——这样的情节安排或许有过于离奇之处急,但剧作者所要表达的“以牺牲一己肉体的生命,成全提感句世唱句越两模米才艺术(精神)生命的完美”的生命命题,却自有其动人的力量。
(3)艺术家的“精神流浪汉”气质。
《梵峨嶙与蔷薇》里的琴师自称他如大雁般“飘来泊去”;《苏州夜话》里的画家也说他是个“四海无家的人”;如果说《南归》是一曲“流浪者之歌”,《古潭的声音》就是一部神秘的象征诗剧。戏剧开幕前本是一个艺术肩蒙的故事:诗人把女主怀调选人公美瑛“由尘世的诱惑令侵规怕选里救小来了,给一个肉的迷醉的人以灵魂的醒觉”事造整,使她懂得了“人生是短促的,艺术是悠久的”的道理,并且自愿地到诗人的家中闭门读书,以求精神的升华——在与女性交往中,男性常常(并且喜欢)扮演启蒙者的角色,而且大半是成功的。但大幕拉开,两个月后,在外流基巴划蒸易真通浪的诗人带着最流语东城东项审会行的围巾、绸鞋、香水与乐谱,来看望他的美瑛,以追求同时满足灵肉要求的新音降生活(这正是他真正追求的)时,他却意外(甚至是惊恐地)发现,这位被他唤醒的女性又被“古潭的声音”唤去,并且永远不归了
女性内在生命的骚动一旦被唤起,就会走向“彻底”,从而将本质上是妥协、中和的男性肩蒙老师抛弃:诗人终于失败了。在剧本中,作为“永远的诱惑”的象征的是“古潭白探冷维的声音”:这是一个精心的艺术设计。如田汉自己所说,这意象是取自于日本古诗人芭蕉的俳句:“古潭蛙跃人,止水起清音。”而据日本学者的分析,这古潭的清音乃“具足了人生之真谛与美的福音”。这样物审,田汉的“古潭的声音”,本是很容易联想起鲁迅《过客》里的“前面的声音”的,都是表现着一种“生命的永远的诱惑”(这其实也是现代文学的一个贯穿性的主题);但在剧作家笔下,却值界良小临氧增加了几分神秘、感伤的色彩:这恐怕正是田汉的思想、艺术个性的流露。
Ⅱ.田汉早期剧作的另一个主题是“美(爱情、艺术)的幻灭与州道员服足婷毁灭(摧残,扭曲)”,这一部分作品更具有社稳井苏置两垂室三心会批判性,而且是越来越强烈的。
《咖啡常磁误未场航许边阶店之夜》、《苏州夜话》的主人公都经历了“爱之梦”或“艺术之梦”的破灭,重无乱联从而正视了“社会的真实”。
被视为田汉早期代表作的《获虎之夜》,更是第一次“接触了婚姻与阶级这一社会问题”,那深山里的莲姑一声高喊:“世界上没有人能拆开我们的手。”可以说是呼出了反封建、争取个性解放的时代强音的;而男主人公关于爱情的“寂寞”的倾诉,则表明剧作者仍没有完全走出“感伤”。
《名优之死》是田汉前期创作的一个总结,也是艺术上最为完整、相对成熟的剧作:剧中女伶刘凤仙的“堕落”不仅仅因为外在的金钱、权势的诱惑,也由于自身的虚荣、软弱。这就将“美的毁灭”的主题更深入了一步。一代名优刘振声也不再是一个只会含泪叹息的弱者,而有着铮铮铁骨、敢于反抗恶势力,最后死于舞台,充满了悲壮的色彩。这种美学风格的变化,其实是反映了剧作家自身思想的日趋激进的,自然也预示着创作道路的某种变化。
Ⅲ.田汉的早期剧作“诗人写剧”的特色是十分鲜明的。像《南归》更是郁达夫这一时期所写的《戏剧论》里所说的“不以事件、性格或观念的展开为目的”,“专欲暗示一种情念的葛藤或情调的流动”的抒情剧。在这一时期的剧作中,人物常有长篇的独白,或叙事(讲述情节故事),或抒情,以此作为推动戏剧发展的要素,在这个意义上,田汉早期戏剧是更重视“语言的艺术”的,而此时剧作者的语言风格又是偏于华丽的,或竭力炫耀色彩的绚丽:“我像海底的鱼望着水面上透进来的阳光似的等了你三年了”(《湖上的悲剧》)。这样的语言追求显然有唯美主义的影响,却大大增强了田汉剧作的文学性,对现代戏剧文学语言的创立,是有独特的贡献的。

43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