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后期印象画派人物乔治·修拉的代表作有哪些?能不能简要赏析一下?

乔治·修拉出生于1859年的巴黎,他比保罗·塞尚(Pual Cezanne,1839-1906)晚二十年,他的艺术活动大约从1880年开始。1875年修拉在巴黎的一所学校学习素描。1878年考入巴黎造型艺神桐术学校,进入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Jean-Auguste Dominique Ingres,1780-1867)的弟子亨利·勒曼的画室。修拉在那里学习了的两年,于1879年11月,奉召去布雷斯特服军役。在服军役的那些日子里,自然环境给了修拉描绘大海、海滩和游艇的机会。次年修拉服完军役回到巴黎。 修拉非常沉醉于色彩,1882-1883年间,他致力于素描,用黑、白两色作画,他希望理解并掌握色调。25岁时,修拉探求出一种新的技法——点彩法,这种点彩技巧是将几种原料并列,但并非直接在调色板上调色,而是利用人的直觉经由大脑所转换的多种颜色的基点,在观赏者眼中呈现出某种色彩. 修拉是一个热烈崇拜理论的人,他把理论看得高于感觉和直觉。印象派那种以对抗颜色混合的那种色彩的光学混合作用,在修拉这里取得了更为严谨的性质。 在1883年以前,修拉画素描多于油画;那时他精细入微地临摹着安格尔的素描,研究欧仁·德拉克洛瓦(Eugene Delacroix,1798-1863)的作品及其理论,阅读夏尔·勃朗、谢弗勒尔、舒特、鲁德和其它一些理论家论述色彩的科学著作。 <<安涅尔浴场>> 修拉渴望着树立自己的风格,一心要创造气势磅礴的大画,他竭力要把自己的感觉表现达到气派庄严的效果。1884年,修拉在第一届“独立派”沙龙上展出了“安涅尔浴场”一画。为创作这局衡幅画,他曾用了一年的时间去画许多写生和草图。在这幅画上,构图结构的理想已是有目共睹了,而且,这种理想贯彻得十分彻底:形象绝对静止,没有个性表现,只求更好地提示整体作用和画面明暗部分的明确界限;总之是一派非常平静的景象。为了强调人物形象在整个画在结构中的作用,修拉用铺大面的方法和厚腻的笔触来画他们,但草地和河水仍用玫瑰色、黄色、绿色、深蓝色和紫色的细小笔触画,有着细腻的印象派的中间调子。这样一来,在这幅画上就出现了两种互相对立的观察方法——结构式的观察方法和印象派的观察方法。不过,在这两者的对比、永恒同瞬间的对比、形的稳固性同光的幻变性的对比之中,毕竟还是有某种庄重和诗意。 <<库布瓦的塞纳河>> 非常自然地,修拉深深感到必须解决这个矛盾,必须使形与光达到完全的结合,利用光来实现自己的结构。“库布瓦的塞纳河”大概是修拉发现这种结合可能性的第一件作品;因此,这幅画具有一种特独的魅力。修拉首先在这里使景物贴近了观众,把它拉到表面上来,从而强调出他所描绘的自然景色的片断性,这就使他有可能更无拘束地形成整个画面的结构。然后他就用小碎笔铺色(笔触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变成小点子),房屋和河水、人体和树木都是这样画的。这一切就像出没在涣散的光雾之中的影子那样展现在观者眼前。在“安涅尔浴场”上,人物同风景的对比使修拉可以只着重游腊坦人物构图,风景仅仅是人物的背景。在“库布瓦的塞纳河”上正相反,构图的基础是风景,人物仅仅是风景的一个组成部分。画面上的妇女形象显得很拘谨,这是因为艺术家要使一切景物都从属于光的颤动而造成的;在这种静止的状态之中,还有一些只是强调着喜悦感的嘲讽色彩。在用笔方面,也表现了一定程度的拘谨,失去了印象派的那种多样性。“点彩法”一一这是一种可以表现出光线所特有的结晶性结构感觉的方法。 人物与风景在光的结构中统一的问题,在1884-1886年这一期间,曾经真正是修拉的一出重头戏。那时他为创作大幅油画“大碗岛的星期日”画了许多素描和草图。在正稿之前,共作素描20余幅,写生稿更是不计其数。 当修拉还在画草地、树木和河水的时候,在画布上就已经产生了杰作。光的结晶化不仅没有减弱光的颤动,反而造成了光的连续不断的感觉。在最终的一张草图上,修拉保持了同“库布瓦的塞纳河”一样的把人物纳入颤动的空气之中的手法:人物宛如非现实世界里的幻影一般显现出来。 大碗岛的星期日 这幅“大碗岛的星期日”整整花了修拉一年工夫来点他的圆点。当这幅画在第八次印象派画展上出现时,立刻引起社会的反应,攻击和赞扬之声同时袭来,有的撰文称它是"新风格"的展现,有的骂他是"带有稚气和学究气的离奇结合"。总之,这种新鲜画法实质上是当时哲学上实证论对艺术实践的危害作用。“大碗岛上的星期日下午”描写的是巴黎附近奥尼埃的大碗岛上一个晴朗的日子,游人们在阳光下聚集在河滨的树林间休息。有的散步,有的斜卧在草地上,有的在河边垂钓。前景上一大块暗绿色调表示阴影,中间夹着一块黄色调子的亮部,显现出午后的强烈的阳光,草地为黄绿色。阳光透过了树林,而投射在草地上的阴影,被色彩强调得界限分明。赤色、白色的衣服、阳伞和草地都现出一种好象散发蒸气一般的黄色。色点彼此交错呼应,给人以一种装饰地毯的效果。画上的人物也画得很可笑,一个个看不清面孔和五官,连轮廓本身也都被小圆点弄得模糊不清了,似乎所有事物都是影影绰绰的。 此画的整个创作过程约分四个步骤:以素描布置明暗对比;以色彩写生;以写生为基础组织背景;以色点完成正稿。 在“大碗岛的星期日”之后,已经不可能再举行印象派画家的作品展览会了;大家都感觉到:一种新事物诞生了。这种新事物人们可以接受或者反对,但是,在艺术风格的进一步演变中,不考虑它是不行的。至于修拉本人,他确信:在“大碗岛的星期日”一画之后,他 自己的绘画方法已经彻底建立起来,剩下的事就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使自己满意。担心一种方法会有损于或者会阉割掉艺术家感觉的真实性,这是修拉所不曾考虑到的。 修拉的那些多人物的大幅油画,通常是在画室里画的,有时甚至是晚上画的。他的色彩调配的理论设计,精确到使他认为可以不必考虑人工照明对于人的色彩感觉所造成的种种变化。许多人惊佩这种设计才能,他们把这种才能看成是一种智力强大的标志;可这也是艺术家要丧失感觉的标志。于是,修拉走出了画室,到海边去写生:1885年去格兰康,1886年去翁弗勒,1888年去贝辛港,1889年去勒克罗图瓦,1890年去格拉弗林。在1885-1890年间修拉的风景画都是在外光下完成的,他的观察方法是别具一格的。他是追求强烈的感觉的艺术家,但他对这种感觉进行了整理并且理性地给以加工。他的这种感觉使他的作品保持了生命和力量。在1885-1890年间完成的这些风景画上,修拉取得了自己感觉与理论的平衡。因此,这些风景画是艺术家的最佳代表作,他的天才在这些风景画上的表现,要比在那些构图性作品上表现得更加充分,如:“格拉弗林的运河”。 格拉弗林的运河 从绘于1890年的“格拉弗林的运河”可以看出修拉对装饰性的主题日益增长的兴趣。这种兴趣同修拉的整个艺术观察方法联系的很密切,以致装饰性主题在他画中出现得是那么自然,那么可信,同时又是完全脱离真实的,像一个纯诗意的创造那样,像梦幻世界的形象那样。这些风景画充分显露了修拉天真无邪的心灵。只要认真体味这些作品,我们便能理解,以科学家的光学发现为装甲,以及他那少年老成、无亲无友的孤僻性情,嫉妒一切、甚至嫉妒自己成就的心理,无非都是企图竭力掩饰他那过于温柔和天真本性的一种表现。 女模特儿 绘于1888年的“女模特儿”表现了与“大碗岛的星期日”同样的对光的敏感,同样的以光为媒介的形体塑造,同样的光的结构和同样强烈的对世界的感觉。但在最终完成的创作上,线的装饰性却占了上风,设色效果已经显得乏力了。 点彩派 即即前期印象派,人物有莫耐等

名词解释:印象派,点

360问答1、印象派,也叫印象主义,19世纪60—90年代在法国兴起伟声绿武调氢的画派。当时因克劳德·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受到一位记者嘲讽而得名。1874年第一届印象派画展在巴黎卡皮西纳大道的一所公寓里举办,有31位印象派画家参展。在艺术观点上,印象主义画家反对当时占正统地位的古典学院派,反对日益落入俗套、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绘画(Romanti外举具司收重cism),而是在C.柯罗、巴比松画派和G.库尔贝等人的写实画风的推动下,吸收感额盾古受良席画荷兰、英国、西班让队显牙、日本、中国等国家绘画的营养,同时受现代科学,尤其是光学的启发,认为一切色彩皆产生于光,于是他们依据光谱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来调配颜色。由于光是瞬息万变的,他们认为只有捕捉瞬息间光的照耀才能揭示自然界的奥妙。因此在绘画中注重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主张到户外去,在阳光下依据眼评亚食松终谈谈商睛的观察和现场的直感作画,表现物象在光的照射下,色彩的微妙变化。由此印象主义绘画在阴影的处理上,一语局训个前扩既反传统绘画的黑色而改用行有亮度的青、紫等色。印象派绘画用点取代了传统绘画简单的线与面,从而达到传统绘画所无法达到的对光的描绘。
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凡高的《向日葵》等更是鼎仅财都研草士毫名升交鼎大名。
2、新印象派,或称新印接象主义是继印象派之后在法国出现的美术流派。19我家世纪80年代后年期,一群受袁止找组右谁只观身到印象主义强烈影响的画家掀起了一场技法革新。他们不用轮廓线条划分形象,而用点状的小笔触,通过合乎科学的光色规律的并置,让无数小色点在观者视觉中混合,从而构成色点组教晶究自哥现绍天成的形象。
新印象造向高房守缺息营情派的奠基人之一保罗·西涅克三红在其著作《从E•德早部同拉克洛瓦到新印象主义》(1899年) 中为新印象主义下定义说:“他们是自1886年以来发展了分割苦停拿结拿总示普如面主义技术的人,分割主义用色彩和色彩进行光的混合,以此来表现自己的意图。”分割主义技术的目的,是采用光学原理将纯粹的色彩用小点块的方法,彼此相邻近地排列在画布上,以求得比在画板上进行色调混合更高明的亮度。所以新印象派又叫作点彩派。
新印象派的理论主要包括:①色彩的分割理论,及分割法。②主张色彩、线的表现性与情感的特质相结合。新印象主义既是印象主义的某些技法和科学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是印象派(凭直觉、凭经验的写实主义)向古典主义(重法则、重理论、重秩序)的转化。 代表人物有乔治·修拉、保罗·西涅克、卡米尔·毕沙罗、M. 吕斯、H.-E. 克罗斯等。
新印象主义的倡导者是乔治·修拉,代表作是《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1884–1885),把他开创的理论加以发扬的画家是保罗·西涅克(Paul Signac,1863–1935)。修拉死后,西涅克成为新印象派的首领。他运用长方形笔触描绘巴黎城市风光和乡间景色,特别是许多水上风光。虽然仍然使用纯色,但画面较为活泼,与修拉的古典气派不尽相同。西涅克还把他和修拉的理论写成专著《从德拉克罗瓦到新印象主义》,总结了从法国浪漫主义到印象主义再到新印象主义的实践和理论。
不久, 20世纪以后,立体派兴起,首先被打败的就是新印象派。
3、野兽派(Fauvism)是20世纪最早出现的新艺术象征主义的画派。特点是狂野的色彩使用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常给人不合常理的感觉。1905年一群以亨利·马蒂斯为首的年轻画家在巴黎秋季沙龙展出自己的形象简单,色彩鲜艳大胆的作品,震惊了画坛,人们惊呼“这简直是野兽!”从此画坛上出现了一个新的野兽派。
法国象征主义画家居斯塔夫·莫罗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野兽派的先驱,他鼓励他的学生们不要遵循程式化的画法,要根据自己的想象力去作画,马蒂斯就是他的得意弟子。
野兽派的领袖马蒂斯和安德烈·德朗都是莫罗的学生,他们吸收非洲、波利尼西亚和中、南美洲的原始艺术表现手段,以横扫千军的笔力和大胆的构图模式,将朱红、翠绿、天蓝和嫩黄等惊人的不和谐颜色糅合起来,使色彩达到一种新的烈度。
野兽派将梵高和高更的画法更推向极端,用生硬的线条和大胆的色彩表达自己强烈的感受,颜色变成画面的主题,不再讲究透视和明暗关系。
马蒂斯代表作是《舞蹈》系列。
4、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运动和流派。又译为立方主义,1908年始于法国。毕加索的油画《弹曼多林的少女》(1910),被认为是包含了立体主义因素的作品。立体主义绘画方法的产生,经历了一个酝酿过程。20世纪初巴黎画坛异常活跃。继后印象主义、象征主义之后,年轻的艺术家们普遍关注的是如何革新形式,来表现在迅猛变革的工业社会里人们的内在情绪和心理。新的流派在法国、德国、意大利和俄国相继出现。在法国,继野兽主义崛起后,另一群文艺家常在蒙马尔特的”流动洗衣房”聚会。参加的有毕加索、布拉克、M.洛朗森、G.阿波利奈尔、A.萨尔蒙、M.雷纳尔、J.格里斯、F.莱热等。他们赋予分析的立体主义以秩序和规则,从而促进了立体主义朝着更为抽象和主观的方向发展。从1912年开始,毕加索等又进行综合的立体主义的试验。在分析的立体主义破碎而又剔透的结构中,还保留着强烈的光线和某种空间感。画家们将不同状态及不同视点所观察到的对象,集中地表现于单一的平面上,造成一个总体经验的效果。综合的立体主义不再从解剖、分析一定的对象着手,而是利用多种不同素材的组合去创造一个新的母题,并且采用实物拼贴的手法,试图使艺术家接近生活中平凡的真实。
代表画家有毕加索、勒泽、布拉克、格莱士等。

220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