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征主义名词解释

象徵主义(Symbolism),是约1885-1910年间欧洲文学和视觉艺术领域一场颇有影响的运动。象徵主义摒弃客观性,偏爱主观性,枝段背弃对现实的直接再现,偏爱现实的多方面的综合,旨在通过多义的、但却是强有力的象徵来暗示各种思想。象徵主义把宗教神秘主义与反正常和色情的兴趣结合起来,把对所谓「原始性」的兴趣与复杂微妙的颓废崇拜结合起来。与这场运动有关的艺术家是法国的奥迪隆·雷东、居斯塔夫·莫罗和皮耶·皮维斯·德·夏凡纳,奥地利的古斯塔夫·克林姆,比利时的费尔南·诺普夫,荷兰的扬·托罗普等。
中国的象徵主义艺术家有诗人李金发。
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注重以细节表现现实,法国象徵主义一大部分上是对自然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挑战。象徵主义运动倾向於灵性、想像力和梦幻的感觉。一些作家,譬如约里斯—卡尔·於斯曼,最初是博物学家,後来才向象徵主义的方向发展,这反映了他在宗教和性灵的觉悟。
在文学方面的象徵主义源於夏尔·波特莱尔的《恶之花》,斯特凡·马拉美和保尔·魏尔伦在19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发展其审美观。19世纪80年代,象徵主义吸引了一代作家。波特莱尔极其推崇并翻译成法语的爱伦·坡作品对其影响重大,成为许多修辞和形象的来源。
与文学不同,艺术象徵主义运动是愈为哥特化和黑暗的浪漫主义的衍生物;但浪漫主义浮躁,反叛;象徵主义艺术静谧,畏神。
象徵主义者认为艺术应用间接的方式来表现更猛脊誉绝对的真理,因此他们用极其隐喻化和暗示性的手法写作,赋予一些画面或物体象徵意义。莫雷亚斯(Jean Moras)的象徵主义宣言发表於1886年。Moras宣告象徵主义反对「平铺直叙,雄辩,矫情和就事论事」,它的目的於「思想观念用可察觉的形式装饰起来」、「形式本身不是目的,思想观野枯念是目的」、「在这样的艺术中,自然景观,人文活动,和所有其他世界万象自身并无任何意义,它们只是与原始观念之间的奥秘联结」。

象征主义是

象征主义,名词源于希腊文Symbolon,它在希腊文中的原意是指"一块木板(或一种陶器)分成两半,主客双方各执其一,再次见面时拼成一块,以示友爱"的信物360问答。几经演变,其义变成了"用一种形式作为一种概念的习惯代表",即引申为任何观念或事物的代表,凡能表达某种观念及事物的符号或物品就叫做"象征"。它与通常人们用的比喻不同,它涉及事物的实质,含义远较比州旧走士重务汉组死五仅喻深广。是19世纪末在英国及西方几个国家出现的一种艺术思潮。

法国文学史上的一种流派和文学思潮。出现于1886年。年轻诗人让·莫雷亚按名兰江氢素场补倒精斯在《费加罗》报上发表了一篇文学宣言,主张用“象征主义者”来称另旧菜析委子临自呼当时的前卫诗人。这份宣言标志象征主义流派的诞生。

事实上,在此之前,象征主义作为新的创作方法,早在浪漫主义盛行的时期已经萌芽。许多浪漫主义诗人在一定程度引层上运用了象征主义的手法:暗示多于解释,含蓄多于畅尽的发挥。象征主义的先驱波德莱尔和马拉梅、兰波、魏尔兰等象征主义名家就已经发表了大量的象征主义作品。

象征主义重新回到以抒写个人感情为重点的老路。但它抒写个人情移正名龙阿划广练尼般沙怀和浪漫主义的抒情大异其趣。它抒写的是不可捉摸的内心隐秘;或者如马拉梅所说,表现隐藏在普通事介电措月青雨叶继物背后的“唯一的真理”。

为此,象征主义对于诗的语言进还李干杀考阿杀易行了很大的改造。对于日常用的字和词加以特殊的、出人意外的安排和组合,度静介会南技征叶板使之发生新的含义。象征主义不满足于描绘事物的明确的线条和固定的轮廓,它所追求的艺术效果,并不是要使读者理解诗人究竟要说什么,而是要使读者似懂非懂,恍惚若有所悟;使读者体会到此中有深意。象征主义不追严毫求单纯的明朗,也不故意追求晦涩;它所追求的是半明半暗,明暗配合,扑朔迷离。

象征主义也能够文翻译

22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