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式建築和羅馬式,拜占庭式有什麽區别?

一、起源不一樣:巴洛克建築是17~18世紀在意大利文藝複興建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建築和裝飾風格;羅馬式建築是10~12世紀,歐洲基督教流行地區的一種建築風格;拜占庭建築是誕生于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爲東西2個國家這一時期的拜占庭帝國的一種建築文化。

二、風格特點不完全一樣:

1、拜占庭式建築屋頂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頂”;整體造型中心突出;創造了把穹頂支承在獨立方柱上的結構方法和與之相應的集中式建築形制;在色彩的使用上,既注意變化,又注意統一,使建築内部空間與外部立面顯得燦爛奪目。

2、羅馬式建築的典型特征是牆體巨大而厚實,牆面用連列小券,門宙洞口用同心多層小圓券,以減少沉重純簡枯感。西面有一、二座鍾樓,有時拉丁十字交點和橫廳上也有鍾樓。中廳大小柱有韻律地交替布置。窗口窄小,在較大的内部空間造成陰暗神秘氣氛。

3、巴洛克建築的特點是外形自由,追求動态,喜好富麗的裝飾和雕刻、強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橢圓形空間。如以變形和不協調的方式表現空間,以誇張的細長比例表現人物等。

巴洛克藝術圖書

三、影響不完全一樣:

1、拜占庭建築是在繼承古羅馬建築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同時又汲取了波斯、兩河流域、叙利亞等東方文化,形成了自己的建築風格,并對後來的俄羅斯的教堂建築、伊斯蘭教的清真寺建築都産生了積極的影響;

2、巴洛克建築從羅馬發端後,不久即傳遍歐洲,以至遠達美洲。有些巴洛克建築過分追求華貴氣魄,甚至到了繁瑣堆砌的地步;

3、羅曼建築作爲一種過渡形式,它的貢獻不僅在于把沉重的結構與垂直上升的動勢結合起來,而且在于它在建築史上第一次成功地把高塔組織到建築的完整構圖之中。

擴展資料

巴洛克藝術産生于16世紀下半期,它的盛期是17世紀,進入18世紀,除北歐和中歐地區外,它逐漸衰落。巴洛克藝術最早産生于意大利,巴洛克藝術雖不是宗教發明的,但它是爲教會服務,被宗教利用的,教會是它最強有力的支柱。新建築憂慮爲顔色、光和樹蔭、雕刻的價值和咐寬強度描繪巴洛克式樣。

巴洛克風格打破了對古羅馬建築理論家維特魯威的盲目崇拜,也沖破了文藝複興晚期古典主義者制定的種種清規戒律,反映了向往自由的世俗思想。另一方面,巴洛克風格的教堂富麗堂皇,而且能造成相當強烈的神秘氣氛,也符合天主教會炫耀财富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因此,巴洛克建築從羅馬發端後,不久即傳遍歐洲包括俄羅斯,以至遠達美洲。

拜占庭式建築的特點是十字架橫向與豎向長度差異較小,其交點上爲一大型圓穹頂。穹頂在方形的平面上,建立覆蓋穹頂,并把重量落在四個獨立的支柱上,這對歐洲建築發展是一大貢獻。在建築及室内裝飾上,最早的成就表現在基督做洞教堂上,最初也是沿襲巴西 利卡式的形制。但到5世紀時,他們創立了一種新的建築形制,即集中式形制。

羅曼式建築是自羅馬帝國之後第一種遍及歐洲的獨特建築風格,也在10世紀的意大利北部、法國的一部分地區以及伊比利亞半島同步發展,并且要先于後來的克呂尼修道院的影響,這種風格有時候也被稱爲“第一羅曼式”或“倫巴羅曼式”,其特征爲厚重的牆體,缺乏雕刻以及出現富有節奏的裝飾性拱。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巴洛克式建築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拜占庭式建築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羅馬式建築

100
标簽
顯示驗證碼
沒有賬号?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