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現實主義繪畫是當今的熱門之一,它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發展成熟

超現實主義繪畫是指20世紀所興起的一個藝術流派,超現實主義的創始來自人應該是馬格麗特。

在弗洛伊德解釋了新的360問答時代之後,受其影響,出現了超現實主義繪畫。它非常神秘,而且與衆不同,有身密阿室介達延快聯探的時候甚至還有些恐怖。而這種藝術流派的出現,對于整個歐美國家藝術的影響是非常重大以及深刻的。早期的一些藝術都以寫實爲主,而超現實主熱從紅福額水聯抗想慢義繪畫大多強調現實與夢幻的統一,雖然看似不協調,但其實也是對生活的真實刻畫。

而超現實主義畫家的代表人有米羅以及馬格構聲套本升間居課麗特,馬格麗特早期的作品其實特别具有超現實主義的特點。他的畫作對于後人有着一定的影響力,在現代的藝術走廊裏,很多人會發現如今的繪畫信息非常多變,有描繪空間和誇張拼接等做法,這些創起随征勢放剛漢粒作其實就是超現實繪畫

它常常被用于各種藝術類的創作,或者是一些文化領域中,而且它不僅存在于繪畫世界中,現在超現實這種做法更存在一些影片中,以及小說甚至時裝裏面。可以說它對我們的生活起着很大的影響,而且因爲它的出現,我們的審美方式也開始出現了封配轉變,生活方式等都出現了非常大的變化。特别是現在一些廣告設計或者是宣傳文案中,更有超現實的設計特點,而且因爲它的出現,大家的購買欲望也強了很多。

可以往說不隻是繪畫,超現實主義早已占據了藝術發展的重要地位。

超現實主義繪畫發展

試議超現實主義藝術對現代設計的影響

試議超現實主義藝術對現代設計的影響

超現實主義的藝術實踐是内在于人,而且是以人的精神活動爲依據的,是以人爲出發點的,是人自身主觀存在的反映,強調表現人潛在的意識,從而創造出新穎的、震撼的、激動人心的作品。以下是我爲大家整理的試議超現實主義藝術對現代設計的影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鍵詞: 超現實主義;自由寫作;創意思維;傳統藝術

一、超現實主義藝術的起源

超現實主義是現代西方資産階級文藝流派之一,産生于本世紀二十年代的法國。它的先驅達達主義是一種極端形式主義的文藝流派,它以本格森的直覺主義與弗洛伊德的下意識說爲基礎,否認理性的作用,否認客觀現實,追求“超現實”,着力開發人的心靈的秘密及夢幻世界。具體來說,超現實主義者要在文學與藝術中表達人們的頭腦在無意識狀态時的活動,提倡采用“自動寫作”的策略。

二、超現實主義藝術的發展

超現實主義是基于現實主義而産生的。在文學藝術範疇,現實主義是對生活的表現和反映,其特征是真實、客觀的再現。而超現實主義的核心是脫離現實世界,回到原始狀态,強調人類的下意識或無意識活動,以感性替代理性思維。它反對一切既定的藝術主張和觀念,嘗試将現實觀念與本能、潛意識與夢的經驗相融合,實現“夢與現實的統一”。

三、超現實主義藝術對現代設計的影響

(一)超現實主義對當代攝影藝術的影響

純藝術類别的超現實主義攝影,一直以來是超現實主義藝術家長期摸索的。包括完美的構圖、夢幻般的故事情節、讓人歎爲觀止的光影藝術效果等。

超現實主義經曆了一個世紀的滄桑,它不是在苛求我們利用它作爲一種表現藝術的手法,更多的是給我們指明一種态度,一種深思的方式。超現實主義攝影也是一樣的,它不僅僅是表現自己夢中壓抑的情感,同樣也是一種對攝影藝術的态度。因此,隻有用心的作品才能打動自己、打動觀衆,隻有思想才能令技藝不朽。

(二)超現實主義對平面設計的影響

超現實主義對設計的影響首先是意識形态和精神方面的,它揭示了人類直覺和本能的方面,并且通過藝術創作表達這種意識。在所有已知的深思方式之外,這些不受常規限制的思維啓迪人們的創作靈感。

米羅創作的平面設計和他的純藝術作品有許多類似的地方,他善于用主觀創造的物象,如點、線、面等。這樣的畫面也可以聯想到一些現實形象,但這些形象并不是根據自然出發而作的寫實性描繪,罩拆拆而是根據内心的感覺、幻象描繪出來,米羅的平面設計表達了一定的精神狀态和内心世界。因此,超現實主義在觀念上、在創造性上對平面設計的影響甚大。

(三)超現實主義對當代圖形設計的影響

超現實主義在現代圖形設計中的應用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即創意思維模式的應用和表現策略的應用,簡單的說是“想”和“做”這兩個方面的應用。

1、創意思維模式的應用

排除理性和邏輯思維的幹擾,就成了這些非理性主義者認識世界的先決條件物棗。超現實主義繪畫中非理性的認識和策略對于現代圖形設計的創意思維模式的培養和形成作用重大。

2、創意表現策略的應用

非理性意境的表達策略對現代圖形創意設計的作用既表現在構形策略上也體現在表現技法上,超現實主義繪畫将抽象意境與具體實物相結合,組構出視覺沖擊力強而作用深遠的視覺畫面。超現實主義畫家達利等人的出現爲圖形藝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對現代圖形設計乃至現代藝術設計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四)超現實主義對廣告設計的影響

超現實主義廣告的常用表現手法:

1.夢想、夢境和夢幻。

2.拼貼、重組。

超現實主義強調遠離或者超越現實,深入到人的精神領域,因此它的創作主題都是從人的潛意識中喚起的幻覺中吸取出來的。誇張、變形、支解、重組、錯位、倒置、疊印等,都是超現實主義試圖表現人們潛意識的手段。超現實主義将視角伸入人們内心深處禦攜,挖掘并表現欲望、夢想、幻覺等心理活動,使作品達到前所未有的震撼、警醒或撫慰的效果。

(五)超現實主義對服裝設計的影響:

超現實主義風格的服裝不僅僅隻是一個穿着的衣服,它本身也是屬于超現實主義的藝術載體。超現實主義風格的服裝通過面料、款式、圖案、色彩以及一些配飾将相互間沒有關聯的對象結合在服裝當中,形成了一個新的服裝現實,體現了濃厚的.超現實主義藝術氣息。

(六)超現實主義對環境藝術設計的影響

環境藝術創作過程中的兩個重要的而且是密不可分的環節就是思維與表現。我們在環境藝術設計創意過程中遇到理由,有一條很好的解決途徑,就是借鑒繪畫藝術創作的方式策略。超現實主義繪畫藝術具有的反常規的幻想式的創作手法無疑可以爲環境藝術設計注入一股新的能量。

四、結論

安德烈·布列東認爲,潛意識是自動産生的,是一種純粹的心理活動,它反映了人的靈魂深處的許多秘密。人隻有表達了自己的潛在意識,才有可能對自我達到完全的認識,也才有可能解釋現實世界中的所有動因。

事實充分證明了超現實主義運動的創始人安德烈·布列東的預言:“超現實主義在我之前就已經存在,我堅信在我之後它依然存在。”

擴展資料:

現實世界受理性的控制,人的許多本能和欲望受到壓抑,能夠真正展示人心理真實和本來面目的是現實之外那絕對而超然的彼岸世界,即超現實的世界,這就是人的深層心理或夢境。打破理性與意識的樊籬,追求原始沖動和意念的自由釋放,将文藝創作視爲純個人的自發心理過程,這些都是其基本特點。

作爲一種思潮得到确立,是此派理論家布列東于1924年在巴黎發表第一篇“超現實主義宣言”以後。在宣言中他給超現實主義下了定義:“超現實主義,名詞。純粹的精神自動主義,企圖運用這種自動主義,以口頭或文字或其他任何方式去表達真正的思想過程。它是思想的筆錄,不受理性的任何控制,不依賴于任何美學。

發展曆程

準備時期

達利作品《達達派的蒙娜麗莎》(1919-1924)

達達主義:一戰期間出現的現代派文藝流派,也叫早期超現實主義。領袖是羅馬尼亞人特裏斯唐·查拉。

最初是從繪畫領域開始的,1913年,杜尚把一個自行車座倒置在一張凳子上。被奉爲達達的先驅。1919年,杜尚在達·芬奇名畫《蒙娜麗莎》的印刷品上爲蒙娜麗莎添加了小胡子并重新命名,于是《L.H.O.O.Q》誕生了。

1916年,許多知識分子不願進入“血腥的屠宰場”而避居瑞士,一位德國作家鮑爾在蘇黎世組織了一個“伏爾泰小酒店”俱樂部。2月8日,羅馬尼亞人查拉将一把裁紙刀插進一本德法辭典,然後在刀尖所指的那頁上随意用“達達”作爲流派的稱号,Dada,兒語,意思是“馬”。用它作爲文藝活動的旗号,并無任何意義,又恰恰反映了他們對世界的看法:一切都具有偶然和不可知性,也就是毫無理由、毫無意義。

查拉的宣言給達達的定義“自由:達達、達達、達達,令人抽搐的痛苦的号叫,一切對立物、矛盾、怪誕和不合邏輯的事物的交織,這便是生命”。“讓每個人叫喊吧:有一件摧毀性的、否定性的偉大工作要完成。清除吧,掃蕩吧。”虛無主義、無政府主義。達達的精神破壞一切,否定一切,甚至包括達達自身。

法國:布勒東、蘇波、阿拉貢号稱“三劍客”,1919年3月在巴黎辦了一份名爲《文學》的雜志,取名文學是種反諷,其宗旨是反對一切文學傳統。同年開始接觸達達主義。1920年,查拉來巴黎組建了法國的達達主義集團,三人全部加入。在1922年宣布“抛棄達達”。

宣言

(1924-1929)

1924年布勒東發表第一篇《超現實主義宣言》。以布勒東爲首,阿拉貢、艾呂雅、蘇波等形成聲勢浩大的潮流,與達達不同,他們有理論、有奮鬥目标、有比較成功的作品。

同年在巴黎格勒奈爾街15号,建立了常設機構“超現實主義研究辦公室”,提出以生活本身爲原料,歡迎一切追求創新、和現實生活不和諧的人。

同年還創辦了機關報《超現實主義革命》雜志,在上流社會眼中是“世界上最無恥的一份雜志”。出版了十年。

傳單、小冊子,《一具死屍》,諷刺剛去世的法朗士:“随法朗士而去的,是人的一些奴性。讓我們把埋藏詭詐、傳統主義、愛國主義、機會主義、懷疑主義、現實主義和懦弱的那一天作爲節日來歡慶吧。”

逐漸轉向法國共産黨,比如阿拉貢,内部分裂。

鼎盛時期

(1929-1941)

1929年12月,布勒東《第二次超現實主義宣言》,“純化超現實主義”。阿拉貢事件,1930年阿拉貢參加蘇聯舉行的第二屆國際革命作家代表大會,結果沒有捍衛超現實主義路線,導緻與布勒東的決裂。

參加西班牙内戰。

組織十幾個國際超現實主義展覽會。

大量作品問世。

被二戰打斷。

戰後時期

(1946-1969)

1947年,布勒東召集巴黎舉行的國際超現實主義博覽會,重振旗鼓。

拓展爲世界現象,延伸到各個領域。

1966年,布勒東去世,讓·許斯特接替,1969年宣布解散。

;

310
标簽
顯示驗證碼
沒有賬号?注冊  忘記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