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术理论的试题?

阳县中小学美术教师理论考试复习试题
一、填充:(内容依据《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初中)美术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18分)1、中(小)学美术课360问答是九年义务教育阶象求顺美庆帝始亚此乐段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2、它对于(陶冶情操 乙孔),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眼果月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3、通过美观运声稳于孩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单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提高学生的(观真型附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4.美术课程具有(人文细究等象末游敌洋五行火)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5.在亚罪克委坏相滑解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范统孙圆顾科台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二、选择题:(可多项选择,共16分)
1、“四君子画”(A ) a. 梅、兰、竹、菊 b.梅、兰、牡丹、玫瑰 c.茉莉、杜鹃、竹、菊 。2、图案的基本规律(A C )a. 统一与变化 b. 统一中求变化 c. 平衡与对称 。3、色调的种类( ABCF)a. 暖色调 b.冷色调 c. 对比色调 d. 调和色调 e.中性色调 f. 淡色调。4、凡高是(A )a. 欧洲后印象主义画家 b. 欧洲印象主义育肉很握任画家 c. 欧洲抽象主义画家。5、《清明上河图》的作者(A)a黄公望 B张择端 C马致远 D范 宽。6、《愚公移山》的作者 (C ) A蒋兆和 B林凤杨眠 C徐悲鸿 D齐白石。7、《开国家转大典》的作者( D )A卫天霖 B罗工柳 C王式廓 D董希文。8、《格尔尼卡》的作者(D )A安格尔 B毕加索 C达维特 D达 利型达那铁集
三、简答题:(共22分)
1.简单阐述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10分) 答:
(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
(三)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五)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2.汉字的演化经历了哪几个过程?其中天下三大行书指的是?批胜换纸主造(指出作者和代表作品)(6措少剧分)
答:汉字的演化经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天下三大行书是:王羲之的《兰亭许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苏轼《黄州寒食帖》。
3、我国宋代美术文化成就辉煌,请列举五个优秀绘画作品及作者,并写出五大名窑的名称。(6分)
“钧打、汝、官、哥、定”是闻名于世的宋代五大名窑
四、中外美术名作辨认:(14分)
1.作品时代辨场考优认(中国作品指明朝代;外国作品指明世纪)(1)青铜器《长信宫灯》西汉(2)青铜器《莲鹤方壶》春秋时期(3)波提切利:《春散答减列着阳卫信够》公元15世纪(4)希腊帕特农神庙 公元前5世纪(5)山西晋祠圣母殿彩塑宋朝彩塑
2.作品作者辨认
(1)中国画《簪花仕女图》 周(fang)日方 2)油画《自由引导人民》 德拉克罗瓦(3)篆刻《湖南湘潭人也》 白石 4)中国画《李白行吟图》梁楷
3.作品艺术风格或艺术流派辨认(1)修拉:《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新印象派(2)席里柯:《梅杜萨之筏》浪漫主义(3)蒙克:《呐喊》表现主义先驱(4)德国科隆大教堂 是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艺术的代表作(5)达维特:《荷拉斯兄弟的宣誓》新古典主义画派
五、名词术语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中国画(2)标志标志,是表明事物特征的记号。它以单纯、显著、易识别的物象、图形或文字符号为直观语言,除表示什么、代替什么之外,还具有表达意义、情感和指令行动等作用。(3)浮世绘 浮世绘,也就是日本的风俗画,版画。它是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年间,也叫德川幕府时代)兴起的一种独特民族特色的艺术奇葩,是典型的花街柳巷艺术。(4)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上繁荣兴盛,文化艺术上群芳争艳,唐三彩就是这一时期产生的一种彩陶工艺品,它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5)写出南朝齐谢赫《古代品录》“六法”,并分别作简单介绍 气韻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六、作品鉴赏及教学设计(15分):
《韩熙载夜宴图》1.写出200字的作品简介。2.教学目标设计。3.教学过程设计(要点)。4.评价要点。5.本节课的教学特色及教学理念。

这个画的名称,作者姓名,及相关背景。谢谢高人!

桑德罗·波提切利春图
此名画《春》是15世纪意大利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的作品,此画用丹配拉色作于木板上,现藏于佛罗伦萨乌菲齐博物馆。
桑德罗·波提切利是意大利15世纪佛罗伦萨画派最后一位大师。在他的全部创作中,有相当多一部分采用的是古希腊与罗马神话题材。在16世纪时人们把这种对古代文化的兴趣
视作意大利的文艺复兴。采用文艺复兴(法文Renaissance)这个词,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它并不能把这个时代充分地表达出来(《自然辩证法》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44页)。意大利人采用古希腊与罗马的文化成就,是因为它们肯定了人的价值。在自然科学与哲学中,他们注重的是唯物主义成分,在文学艺术中,则是它的现实主义成分。这一切大大动摇了长期禁锢人民的神学思想。所以,这个时期的艺术家借用希腊神话题材,实质上是一种反封建的艺术思想反映。

略早于《维纳斯的诞空扒生》一画的波提切利的另一幅名画《春》(1476~1478年),也属于这一类题材的作品。在这里,人物比前一幅要多些,也是按照诗人波利齐安诺的诗来创作的:中间也是一位维纳斯,但形象并未比前一幅斗则昌上的维纳斯有更多的欢乐情绪。相反,倒是左边美慧三女神(阿格莱西、塞莱亚、攸美罗西尼)描绘得富有生气:森林边,这三位女神沐浴在阳光里,正相互携手翩翩起舞。右边的一个象征青春,中间一个象征美丽,左边一个象征欢乐。她们将给人间带来生命的欢乐。波提切利用中世纪的装饰风格盯配来展现这三位女性形象,线条富有节奏感,人物的形体美借助于线条来体现,十分流畅。 在画的右边,分别是花神、春神与风神(自左至右)三个形象,象征春回大地,万木争荣的自然季节即将来临。

41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