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赏艺术作品的“趣味中心”?

“趣味中心”是文化艺术界常用的一个专业术语,通常是指艺术作品中最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引人入胜令人回味的地方。通俗讲就是艺术作品中樱激山的亮点看点。文学作品比如小说中有趣味中心,叫“文眼”,艺术作品比如油画中也有趣味中心,叫“画眼”。趣味中心是艺术作品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和关键要素。

对于喜欢油画的铅银大多数读者来说,欣赏油画艺术作品,并非是想从中探索什么创作技法,也不甚关心它是什么风格,只是想从中获得视觉的美感和精神的愉悦,再进一步就是产生心灵的共鸣。而这中间起关键作用的就是油画作品中的趣味中心。

一般来说,经典的油画艺术作品都有它的趣味中心。不过,由于一幅画中包含许多内容和要素,有主体,有陪体;有近景,有远景;有明,有暗;有静,有动;不可能处处都是趣味中心。高明的画家往往会以恰到好处的表现形式来显示画中的趣味中心。

油画艺术作品的趣味中心,有的体现在画中人物的形象表情上,有的体现在画中人物的动作姿态上,有的体现在画面的构图设计上,有的体现在画面的背景图案上,有的体现在画面的色彩渲染上,有的体现在画面的明暗关系上,有的体现在画面流露出的气息氛围上,有的体现在画面的创意想象上。等等。

今天,笔者试以一些经典的名画为例,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如何欣赏油画作品中的“趣味中心”这个问题。

一,达芬奇《蒙娜丽莎》的趣味中心

《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巨匠达芬奇的代表作,有“西方第一名画”之称。该画问世500多年来,受到一代又一代人们的喜欢。这幅画的“趣味中心”在哪儿呢?就在蒙娜丽莎的微笑里。“微笑”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一种开心愉悦的表情。但达芬奇塑造出的蒙娜丽莎的微笑,却是“很不一般”。这微笑中包含着丰富的内涵,有女性的温柔宁静,有贵夫人的雍容优雅,有人性中的善良大度,有欲言又止的心事重重,甚至还带有几分神秘的色彩;这微笑中散发着柔美和谐慈善的人性的光辉。几百年来,蒙娜丽莎的微笑不仅打动了无数的人,而且引发了无数人的猜测遐想。

二,鲁本斯《三美神》的趣味中心

“三美神”是古希腊神话中代表美丽、智慧、贞淑的三位女神,是西方油画中常见的表现题材。但是17世纪巴洛克艺术大师鲁本斯创作的《三美神》却是与众不同。其他画家笔下的《三美神》或端庄秀美,或玲珑纤巧,或妖娆妩媚,或风情万种,而鲁本斯的《三美神》中的三位女子形象却是人高马大膀阔腰圆臀厚腿粗甚或可以称得上“彪悍”了。其实,这恰恰是鲁本斯的高明之处,也是这幅画的看点、亮点和趣味中心。其一,它特色鲜明。其二,它更显真实,更接地气。因为生活中的女子并不都是极尽美丽的。其三,它富于动感,更具视觉冲击感染力。也正因如此,在众多描绘《三美神》的作品中,鲁本斯的《三美神》给人印象最深,名气最大,让人过目不忘。

三,安格尔《泉》的趣味中心

《泉》是法国19世纪新古典主义绘画大师安格尔历经26年创作完成的一幅人体油画,被誉为西方人体油画的巅峰之作,并被许多国家列为美院教学的范本。如果单凭想象,一幅正面全身呈站立姿势的裸体少女油画,看上去难免会有些不堪。可是读者从这幅画中却看不出一丝一毫的低俗色情,反而是一种清澈透明的纯净,一种宁静典雅的庄重,一种外在美和内在美和谐统一的韵律。那么,这幅画的趣味中心在哪儿呢?不是人物裸露的身体,而是画面中释放出的“静穆的伟大,崇高的单纯”纯正无邪纤尘不染的气息、氛围和神韵。这种气息、氛围和神韵,给人带来的是至真至纯至美的精神享受,而不会产生荒唐无聊的念头。

四,克里姆特《吻》的趣味中心

《吻》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奥地利象征主义绘画大师克里姆特的代表作,这是一幅表现爱情的象征主义油画,是克里姆特以他一世的情人米芙洛为模特创作的,相信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大都看到过这幅画。这幅大异于传统写实油画的作品有两大看点:脊中一个看点,是它新巧的构图。画面中,一对亲密恋人被裹在一个金灿灿的圆包里,两人似乎已经融为一体,男子似乎掩在画里,只隐约看到女沉浸于爱的幸福表情。再一个看点,就是它极尽华美富于装饰性的色彩图案。这两大看点构成了《吻》这幅画的趣味中心。

五,夏加尔《爱情》的趣味中心

夏加尔是20世纪早中期活跃于法国画坛的俄罗斯裔著名画家。《爱情》是他为纪念与爱妻结婚3周年而创作的。画中,玉树临风挺挺站立的是画家夏加尔本人,而他单手撑起的,穿着一袭紫红长裙在半空飘舞的女人,正是他的爱妻。这幅画的趣味中心在于它奇妙绝美的创意。画家以这样的画面预示爱情的甜蜜和伟大,预示爱情可以给人以无穷的力量,预示让爱情无拘无束,自由飞翔。

六,达利《时间永恒》的趣味中心

《时间永恒》是20世纪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达利的代表作,达利被称作是西方画坛的天才、奇才、怪才,其很多作品充满魔幻般的想象。通常在人们看来,做为计量时间的钟表,不管是手表还是座钟挂钟,它们只会停摆,无论如何是不会弯曲的。

但达利的《时间永恒》却让一个个钟表呈弯曲状,有的挂在树枝上,有的垂在平台上,有的搭在叫不上名字的动物脖子上。这种充满想象力的画面一下子就引起了读者的兴趣,同时启迪人们思考:画家让钟表弯曲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暗指不管有没有钟表,钟表是走着还是停摆甚至弯曲,时间都会照样一分一秒的过去,而时间又是无限的、永恒的……

瓦多·达利有

萨360问答尔瓦多·达利是20世纪超现实主义画派的巨匠,一个自信而狂妄的天才:“六岁想当厨师,七岁想当拿破仑”,从此,“野心与日俱增”杂强都里烧头迫。达利说,“超现实主义就是我”,在超现实主义领域无人匹敌。他开创了“偏执狂批评方法”,并创作了一系列著名的形象,柔软的钟表、腐烂的驴子和聚集的蚂蚁……达顶代弦夫尽沙大挥轻输利喜欢最真实地表现最不真实的物体和情景;矛浓使香源到分斤居台达利自我炒作、标新立异,登峰造极。达利说,“我与疯子的惟一不同之处在于我没疯”。他创造了一个时代的形象, 那个经常在其画作中出现的“柔软的钟表”,在达利的世界里,时间第一次被质疑、被消解了……
萨尔瓦多·达利(1904-1989)1904年5月11日出生于西班牙东北部果味升按电刑操械乱知加泰隆尼亚省的小城菲格拉斯。达利从小热爱绘画,并对生活周围异常的、新奇的事物具有高度的敏感。1919年,年仅15岁的达利的作品在菲格拉斯剧院展出,受到了评论家的重视。1921年,他进入马德里圣费南度美术学院就读,但晚安南等怀蛋青是学院传统的教学无法传授给他渴望学习的东西,他潜心钻研,探索毕加索、莫朗迪、基里柯等人的艺术,大受启发。达利在1929马官的历年参加超现实主义运动以来,给予艺术世界极大影响,创作出《记忆的延续软钟》、《欲望的幽灵》、《纳希瑟斯的蜕变》、《原子丽达》、《带抽屉的米罗维论止充吃拿纳斯》等等惊人视听的作品。他的创作理念,是从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潜意通举冷呢万观导主齐雷识和偏执狂的批判方法发展而来。战后他则透过宗教与原子物理学的触发,在构思上力求接近“超合理性”的世界。
自从达利的妻子加拉在1982年过世以后,达利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1989年1月23日,达利死于心脏病和呼吸并发症
作为一名艺术家,达利不把自己局限在单一的风格和创作媒体中距功车。他的作品,历经了早期的印象派,作为过渡的超现实主义,直到最后经典时期这一变迁过程,证实了达利不愧是一位不断探索和进步的艺术家。达利几乎在所有的艺术载体上工作,他留给世人的不光是大量的油画、水彩画作品,还包括许多雕塑作品,珠宝设计早背积或便均菜鱼卷除刻等等。

400
标签
显示验证码
没有账号?注册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