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森林,独特的风格,演个人色彩和审美趋向吗?
《重庆森林》作为王家卫导演的经典之作之一,获得了无数观影者的追捧,也得到了官方的众多奖项。影片讲述了两件发生在都市生活中的细微事件拆汪,勾画出现代都市中人际感情的微妙关系,并在整体上呈现出一种焦躁不安的疏离和暧昧。独特的摄影技巧和出色的配乐让这部影片风格明显,并带有很强的导演个人色彩和审美趋向。导演在片中将都市中的小人物设定为一种符号,没有名字只有代号,含糊不清的身份,体现出都市人在钢铁森林里的渺小,也通过剧毕迅中角色指代了整个群体。因而影片所表现的人物也是所有都市生活中人物的写照,内心深处的不安、孤寂、流离是这个群体的共同特征。而警察、空姐、杀手、店员等角色的职业都体现着一种流动和不安定,这些没有安全感的角色引起的是一种自然的恐惧和流离。 在叙事方式上,两段故事所占时间比例大致相同,故事情节并不紧凑,而是通过演员大量的内心独白将剧情延续下去,这在一般叙事影片中是少见的。导演运用了大量的晃动镜头和视频的后期处理,呈现出炫目恍惚的视觉效果;光怪陆离的色彩和独特的布光,整体艳丽却冷漠的色调,加之镜头的不规则构图,制造出了后现代酷炫的感观体验。 在电影语汇上,导演大量运用特写、近景、中景,进行私人的主观叙事。在镜头运用上的独具匠心,这也要归功于摄影师杜可风鲜明的个人特色。 片中两次出现了同一个画面中的快慢镜头,均为飞速流过的人群和旅数仔缓慢举杯的主角,使得时间自相矛盾,营造出一种混沌不清时间错乱的感官。总体来讲,导演通过电影影像的风格化和细节处理的匠心独运,塑造出的现代都市扑朔迷离的忧郁和暧昧,表达的人心疏离和犹豫,很恰当地从感官上唤起了观影者的共鸣。